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重要节点。现如今,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在课堂之中,过于死抓书本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总是死记硬背,而大大减少了动手实验的时间,也没有了实验积极性。这样的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而言,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要求。为此,老师应当使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前言:如今,教育部改革不断落实,学校与老师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大部分的教师已经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牢记心中,把学生提升到了课堂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习惯。然而,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实验教学认识不够深入,教学思想僵化、模式死板,过分在意学生实验结果。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勇敢正视,积极思考,设法解决。本文从化学实验教学的角度切入,重点讨论了老师应当如何转变教育模式,落实教育改革。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如今,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关于化学老师。化学教师教学模式死板,教学思想僵化是主要的教学问题。在日常的化学课堂之中,老师总是死抓书本基础知识不放,过于强调学生对化学专有名词的记忆。导致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而死记硬背,忽略感受化学知识的奥妙的过程。这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和积极性。而这一问题,是老师对于化学实验教学认识不够深入、全面所导致的,化学老师过分在意学生的操作的结果,对于操作过程则一带而过,如此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与教育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对于化学的兴趣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与最终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而除了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化学老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的习题设置,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的化学教材和资料上,涉及化學实验的客观题目较多,而真正培养化学思维能力的思维题较少。客观题目的设置作用是,帮助学生记忆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化学仪器、实验现象等。这样的题目除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印象之外,只会起到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反作用。
一般来说,严谨而正规的化学实验应当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展示和实践。而实际的化学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因为避免麻烦,选择带领学生在教教室中做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一定的危险,也丧失了化学实验原有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奇妙所在,也就丧失了化学实验这一课程安排的重要意义。事实上,从对于学生的化学兴趣培养这一长远目标出发,这样做是无疑如弃帅保卒,是十分不明智以及没有远见的行为。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待化学丧失严谨的态度,以及造成其动手实验能力薄弱的情况。
最后,在实验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缺乏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也是日常化学教学中常见的纰漏。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有的老师选择以向学生描述化学实验过程来代替实际操作,以直接公布化学实验结果来代替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缩短了教学时间,但剥夺了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思考的机会,会导致学生无法学会从化学现象看本质的化学思维,甚至造成对于一些化学问题的误解。
二、关于转变教学模式的建议
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而言,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谈论一切教学方法的前提。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将知识真正的内化于心、应用自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转变观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抓住化学实验的机会,带领学生尽情领略化学实验的神奇之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培养学习兴趣之外,为了贯彻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老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规定学习目标和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课本中要求重点记忆的基础知识,然后把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给予他们进行思考、演示、实验、操作以及交流,让其能够尽情的推理假设。并要求学生将讨论得出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通过合适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遗留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结语:综上所诉,初中是培养孩子化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机,老师们应当抓住化学实验的课程,为学生充分展示其中奥妙。促使学生爱上化学,爱上实验,提高其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日后进入高等教育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龚龙生. 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学教育,2017(3)
[2]张贤金,吴新建. 基于实验研究素养的提升开展实验培训[J].化学教学,2017(1).
[3]汤小梅. 从兴趣到探究:构建交叉式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