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武术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资料法、咨询访谈、实证调研等研究方法,依托学校省武术文化课程基地,以“武术之乡”沛县为个案,探讨传统武术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不断流失的背景下,研究传统武术文化对学生育人方式的影响与转变。
  【关键词】武术文化 特色课程 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13-02
  1.武术文化义涵界定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它已经由一门简单的实用技击术发展成为独具文化特色的民族瑰宝,以身体动作诠释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素有“武术之乡”美称的我县,培养了30位世界武术技巧冠军,这些都使学校具有了独特而有深刻内涵的武术文化底蕴,并为我校武术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极为便利的社会条件。深入民间,搜集史料,走访武术名人,探寻武术遗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从身体、心理、精神、社会四层面,从新界定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义涵为“健·义·侠·和”,使传统武术文化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科学的概念。
  1.1“健”:青少年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
  武术文化的身体层面是指“健”,通过习练武术拳法器械,实现体魄强健,开灵增智,内外兼修,全面发展。武术具有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强度适中、整体协调运动特点,十分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长期系统练习武术,可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青少年学生每学年系统地学会一段武术套路、器械,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各项身体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对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在每学期举办学校武术器械展示表演、在武术文化节期间进行专场武术汇演。学生在习练、排练、演出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身心健康素质,激发学生展示的热情与动力。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健身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热爱。
  1.2“义”:青少年学生对正义之气的价值追求
  武术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指“义”,感悟义士精神,向慕智勇双全,守信助人,公平正义。自古以来,习武之人一直以自身的行动阐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义”一方面是天下之大义,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大义,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所谓“义”,是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武术习练者正是通过行侠仗义,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
  在金庸的“侠义观”中,“义”是侠竭尽全力做所当为之事。“奋不顾身,拔刀相助”、“主持正义,打抱不平”。“义”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化表意符号,充满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正义精神。青少年学生通过阅读武侠文学了解“侠之大存,为国为民”历史意义以及、“义”价值内涵,从中获取更多正能量,树立社会正义之气。
  1.3 “侠”:正义之气的象征
  武术文化的心理层面是指“侠”,体会侠客情怀,培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扶危济困,为国为民。侠在中国是一种历史传统,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积淀成为一种具有华夏民族特征的文化传统。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就有“布衣之侠”的描述。在社会和人性层面,侠通常被视为公义的维护者。从司马迁开始,经过历代文人写意洗炼,“侠”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承载了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取向,它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组成部分。
  新时代赋予了“侠”新的内涵意义,它不仅仅是指打杀的勇气、尚武的精神,而更多的是指明辨是非善恶、坚强勇敢、不平则鸣的气节与精神,成为社会正义、公平、正气的象征。青少年学生一方面学习研究武侠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侠,另一方面学习研究汉刘邦带领的王陵、周勃、樊哙等武术历史名人以及抗清义士阎尔梅、抗日英雄“大刀”刘守信等沛籍民族英雄抗击外来入侵的民间传说故事,提炼“尚武”精神,感悟“武术名人侠者情怀,诚信感恩,回报社会,追求正气以及侠气、侠骨、侠节人格气质和良好道德品质。
  1.4 “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精神境界的价值追求
  武术文化的社会层面是指“和”,升华精神境界,追求动作协调,身心和谐,与人和睦,与国和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经典已经提出了“和”的问题。中国传统武术充分体现了“和”理念。如“天人合一”,《拳艺述真》中载述:“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结合。”武术的“和”还体现在习武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武术中模拟血缘关系师傅、徒弟及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称谓,是武术在伦理道德价值中对和谐的追求。武术“和”还体现在习练者自身的和谐。武术讲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就是指人体自身的和谐协调统一。武术正是通过对肢体的不断磨练,对自身心灵的不断净化,对人生的不断感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武术文化课程对青少年学习方式转变策略
  武术文化课程融入中学学科教学,通过“学”、“悟”、“展”等途径对武术文化的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大义。
  2.1“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指学习层面,以武术文化课程为突破口,借助本地区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相结合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武术文化教学活动。利用武术文化资源组织学科探究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利用课堂学习和课外探究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感悟探究学习过程,推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武术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课程内容的实施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学科探究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为手段,为广大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放飞思维的有效操作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2 “悟”:學生创新能力的辨思
  “悟”是指创新层面,通过学习武术技术技能、武术文化,感悟武术文化深邃内涵、人生哲理,带动学生“练、读、访、写”方面能力的发展,体现“自主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走访武术名人、传统武术传承者,参观武术文化古迹,观摩武术基地、武术馆校武术训练、表演,查阅沛县武术文化相关资料,加以研究学习,感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精髓和人生哲理,悟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生把自己感悟的真理,付诸于实践,勤于演练,为心中的人生目标奋发图强。
  2.3 “展”: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展”是指提升层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武术、武德、武文化,我学、我悟、我发展”武术文化特色课程建设,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以鲜明的教学环境熏陶人、教育人。通过对武术技术技能、武术理论的学习和感悟,对武术文化课程的体味、熏陶和内化,提高体能素质和人文素养、对事物分辨是否的能力,拓展与社会的联系、学习空间,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树立科学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精神境界的提升。
  3.形成“1356”课程建设模式,保障传统武术文化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4.传统武术文化课程建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在武术文化课程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后,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想学、愿学。技能课(体育与健康)结合年级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侧重,例如校园功夫扇是以扇子为道具、以传统武术为动作的简单套路,通过撩、刺、削等动作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其运动规律,锻炼学生身体的中正、各种开合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动作简单易学、表演性强,又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人文课结合武术文化和语文、历史、书法、绘画等衔接点,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组建社团进行对武术文化的研、学等,通过“学、练、读、访、写、悟”的基本过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做到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从中发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5.结语
  借助武术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创设“武术文化育人”环境;以“武术文化课程指导中心”为平台,达成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学习媒介和手段等便利条件;认识武术文化发展演变,了解武术文化与文学、书法、绘画等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关联知识,感受武术文化渗透各学科的育人功效。积极整合校外课程资源,搭建校外学习平台,使武术文化育人不局限于学校,而更具有开放性。
  作者简介:
  武俊清(1972-),男,汉族,江苏沛县人,任职于江苏省沛县湖西中学,研究方向为校本课程开发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