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发展资本,就必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高等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堪忧,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06-01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一部分,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了大学生数量巨大,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就业质量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培养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迫在眉睫,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的界定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对自主学习能力有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对自主学习仍然没有统一的定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齐莫曼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1]。王洁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消极被动、机械式学习相反[2]。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些目标,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实施等活动综合管理的能力。当学生拥有了这种能力,往往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主动学习的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创新思维。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大学生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求助意识。由于受到高中“灌输式”学习方式的影响,老师作为知识传递的主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解决问题时对老师的依赖程度高。环境的改变,使他们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遇到问题缺乏主动求助老师、同学的意识;二是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大学生终身学习观念还有待加强。三是大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使一些学生成为“网瘾少年”或“手机控”,这些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以往,大学生掌握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很多大学生对未来充满迷茫,对人生目标没有清晰的表达,不知为何而学,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缺少激情。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学习规划能力较弱,也缺乏相关指导。由于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受家人,朋友以及分数等因素的影响,对专业了解不足,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于就业面窄,专业性不强的学科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学业倦怠的状况。
3.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低下。
受大学之前被动接受式学习思维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属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效率较低。存在一些无效勤奋现象,这种现象是指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了取得成绩上的提高,就用更多的休息时间代替学习时间,学习效率随之降低,于是更加勤奋,花更多时间去学习,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低效率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没有掌握学习中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时间不是衡量学习成就的标准,效率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4.对学习缺乏信心,自我成就感低。
一方面,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学习者追求的目标,但学习效果的取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当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最终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逐渐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感。另一方面,学习态度与学习成就有很大关系,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促进学习成就的生成。由于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或实践性不强,学习成就感低,消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实际情况中,在课余时间很多大学生是被网络游戏,电视剧,睡觉等包围着。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一些大学生从小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责任的缺失,对自己、亲人、社会缺乏责任感,对人生没有准确的定义,因此不注重职业、学习等方面的规划,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迷失方向;最后,经济方面的原因,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忙于低价值的兼职,无心学习,逐渐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心态。
2.教师因素。
首先,教学方式传统,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教师更多关注科研任务,评职称等,对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缺少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师生关系淡漠;最后,教学内容不够全面,高校教师通常上完课即离开,很少主动询问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学习内容,当学生面对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时,就会进一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因素。
一是学习环境的改变使大学生学习态度发生相应的变化,从高中那种封闭、紧张的学习状态跨越到大学这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短期内没有培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很容易放松对自我的要求,随波逐流;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主要关注就业率高、专业性强的学科,对职业规划相关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学校管理体制过于僵硬,更多只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建立考勤制度,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态度;四是学校不良风气严重,很多学生受到行政化的影响,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举办等方面表现积极,而忽视了自己的学习这一本质任务。 4.社会因素。
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因素包括很多种,其中包括家庭方面的因素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知识经验、学习方法以及自律程度都会孩子学习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家长对大学生即“天之骄子”认识的延续,使部分家长降低了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管制。由于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只增不减,就业岗位有限,优质岗位更是少之又少,一些企业对大学生学历、院校、专业等方面的条件越来越高。严峻的就业形势,过度的压力导致部分大学生更侧重于关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于是在大学期间忙于各种兼职,急于提高能力,丰富经验,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少,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降低。社会环境功利色彩浓厚,对高校影响巨大,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侵蚀着这片高雅之地,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错误价值观的扭曲。再加上创业大潮的影响,“读书无用论”思想抬头,使得一些大学生为放松学习,随波逐流找到了理由[3]。
四、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克服各种困难,增强自制力,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给自己确定人生目标,制定好長期、短期规划,并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锻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与他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增强自己的信心。课余时间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目前有很多网络学习的工具,比如MOOC、网易公开课、有道等。
2.教师方面。
第一,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平,关注国内外前沿问题,提高教学能力。第二,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在职业、人生规划上给予指导。第三,鼓励支持引导学生间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
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完善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自主学习室等基础学习设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完善激励措施,扩大奖学金范围,提高获得者的比例,认真落实贫困助学政策,简化助学贷款程序,让大学生有款可贷,有款能贷,使大学生安心学习。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助学岗位工资水平要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工资发放要及时,不能流于形式。重视职业规划课程的开设,定期安排专业人士为大学生做考研考证、公务员、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进行学术讲座。学校还应该组织各种活动,普通高校要积极主动保持与重点高校之间的合作,增加不同高校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社会方面。
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关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坚决抵制不良社会风气进校园,侵蚀大学生的身心,消耗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其次,倡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大学教育,合理设置招聘条件,在一些岗位上适当放宽对高校层次的要求,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家人要注重家庭教育,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在各个阶段安心自主学习,以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更加有信心。
参考文献
[1]胡新梅.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7):110-112.
[2]王洁,蒋灿华.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J].高教探索,2016,(11):117-120.
[3]陈明.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困境与指导策略反思[J].知识经济,2016,(19):115-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