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转基因食品”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大学生出现严重偏科的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策略,文章针对《转基因食品》教学进行了研究性探索,首先对于该课程进行了概述,其次详细地探讨了《转基因食品》作为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形式五方面内容。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转基因食品;课程设计;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16-01
《转基因食品》是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通常专业课更注重培养大学生在某一方向的专业知识,而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是针对大学知识割裂和学术分化造成的学生出现严重偏科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等的综合能力。《转基因食品》是一门具有有一定专业性的选修课,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有来自全院的生物科学专业、林学专业、园林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水利水电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由于选修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一些工科专业的学生觉得本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的优化改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该门课程是开设和讲授好这门课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转基因食品》在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的2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计、参考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學方式的改进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主动性,自我学习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汇报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现以《转基因食品》为例,探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选修课的教学与设计方式,旨在为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课程概述
自从我国2009年我国农业部给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士研制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转Bt汕优63品种颁发安全证书以来,转基因产品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中,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转基因食品》属于科学素质类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面向非生物专业的高校学生,侧重介绍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存在的争议和相关的研究进展,课程内容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基本原理与方法、转基因食品争论、包括转基因食品与人类健康安全、转基因粮食与国家粮食安全、转基因作物与生态环境、跨国生物公司的转基因专利陷阱、主粮转基因的商品化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是《转基因食品》课程主要教学授课模式,授课过程中结合课堂板书、短视频、小组讨论、选题限定性文献精读、专题汇报考核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充分、系统地理解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今转基因食品相关领域发生的热点问题。通过《转基因食品》通识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转基因食品相关内容也有所了解,能够科学理性地认识理解国内外有关转基因食品相关活动,对当代科学事件全面客观认识综合型人才,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现状、政策和生产现状等,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更充分客观科学地理解转基因食品与人类社会的安全性关系。
三、教材选择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取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本课程在教材选择时充分考虑了以下问题:一方面不能太简单,即既要避免使课堂讲授的内容只是一般的“科普常识”,也要使选用的教材展现转基因食品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授课学生的专业背景,这种通识选修课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各专业学生的需求与理解能力都不尽相同,为了让他们能充分理解讲授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地照搬选择的某一本教材,而是要参考所选教材的课程结构进行重新组织,编写课堂讲义,做到深入浅出,将基础知识、科学案例、争议热点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
编写讲义主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课程中所涉及的转基因操作技术的知识如何深入浅出让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理解,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讲解和表达;第二,在教学计划中怎么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对每堂课的讲授重难点的安排,这可以让课堂内容易于学生理解;第三,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使得教学过程不至于太枯燥,使学生保持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在第一节课初始,为学生介绍该门课程的参考书目及相关网络学习资源,通过阅读转基因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科普书籍,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第二,用专题的方式介绍我国转基因抗虫稻的相关案例分析、研究热点,可以更系统全面地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第三,在课堂上精减板书内容、尽可能的把知识图片和视频化,将课程内容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有兴趣掌握课堂知识。
四、教学内容
经过仔细翻阅资料及参考书,笔者确定了《转基因食品》通识选修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归纳成七个方面的专题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大米与传统大米;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试验等。第三章:转基因食品与国家粮食及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危机;转基因作物与粮食问题;转基因作物与农药;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第四章: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第五章: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影响。第六章:转基因食品的自主创新。转基因产品的专利问题;自主知识产权之争;占领生物技术制高点问题等。第七章:转基因粮食安全证书的审批及监管。我国转基因粮食安全证书的批准;转基因粮食安全证书的批准的争论;转基因粮食商品化问题等。
五、教学手段
《转基因食品》这门通识选修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有机结合一些科技短视频、图片、动画演示等多媒体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本门课程增加了学生小组讨论和互讲互评教学活动,分小组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本门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列举如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视频、动画演示等多媒体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用幻灯片将课堂的重点内容列出,同时结合大量的图片、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观点、规律等,使学生对于“转基因食品”这门选修课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然后播放与知识点有关的科技视频,通过实例可以更好地将课上所讲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并能够让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激发学生积极进行个人主动学习和组内协同学习。针对《转基因食品》课程涉及的专题内容,布置相关专题讨论任务,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的专利问题等专题,学生按专业类别以8-10人的小组分组,全班学生分为5-6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选题,与各自小组内确定的组员共同查阅和研读文献,之后通过幻灯片对自己选定专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理解学习,并在全班做汇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通过小组讨论,强化学生运用学校图书馆的专业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幻灯片的制作、学术演讲与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深入的查找掌握本门课有关转基因食品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能更深刻地理解转基因食品的课堂讲授相关内容复习回顾,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对科技知识产生加工过程深入认识。
六、考核形式
到课率低和学习态度不端正是选修课的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避免学生出现逃课、上课不听讲等不认真行为,笔者把该门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分成四个部分:课堂点名和课堂抽查(占总成绩20%),小组讨论查阅文献(占总成绩20%),期末论文(占总成绩30%),专题学术报告(占总成绩30%),结合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对于本门课程的重视度,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和对转基因食品课程内容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及期末考核还可以培养学生与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基因食品》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该课程课堂效果得到了提升。根据已开设2个学期的观察及探索实践,缺勤率越来越低,课堂纪律稳步提升,明显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对于“转基因食品”课程内容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课程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积极主动性,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无疑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建成,刘飞.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124-125.
[2]郭学勤.关于高校选修课课程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65-68.
[3]刘小庆,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9-56.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拔尖人才项目(黔教合KY字[2016]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