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导任务,以输送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人才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课程改革,完善体系构架的通识教育应用实践对策,促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
  通识教育,即“General education”译为“普通教育”,美国博德学院Packard教授是最早定义“通识教育”的人,“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科学的,并尽可能综合的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这也是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对知识进行综合、全面、整体的了解。通识教育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它立足于知识本身,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教育,目的是培养道德、文明、博学通达的公民。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人才培养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亦是如此。目前传统高等教育还存在重教轻育的问题,通识教育的不成熟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发展的必要性。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中的不足
  高职教育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说,更注重技能的培养,虽然克服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同时也导致了基础知识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相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识教育。但是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
  1.课程设置科学性欠缺
  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通识教育的知识体系被扩大化,而课程体系是通过知识体系来体现的,所以无形中形成课时少而知识量大的问题,学生学习大多流于形式,有许多沦为了毫无价值的“酱油式课程”很难得到受益,同时也存在能选择的通识课程范围较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出现一定的消极影响。
  2.课程管理系统性不强
  许多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从表面上看起来种类丰富,但是整体规划上却显混乱,申报与评价都显随意。很多教师也对通识教育存在认知错误,准备不够充分,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偏低,同时在管理方面也由于关注度不够,考试过于宽松,使得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3.课程实践方法性较差
  大多高职院校都采用课程面授的方式,近几年引入了网络课程,但是在监管和拓展方面却远远不够,无法实现交流与互动,使得通识教育只成为学生们为了完成任务,修够学分的一门课程而已,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自我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改革的对策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在校时间仅为两年或两年半,而且大量的专业课、职业技能课、必要的公共课占据整个教学体系,要将通识教育的“情感教育”、“技能教育”和“创造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课程结构的合理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以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全新的教学管理。
  1.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
  许多高职院校的通识课,在本质上是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开拓思路,为学生更好的融会贯通专业知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大多繁杂无章,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套路。而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大多都是由学校规定的,甚至连具体哪一门课程都是由学校安排给学生,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的选择上相对比较被动,甚至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大大降低,影响通识教育的应用实施效果。这一点可以参考日本大学的经验,目前其通识教育和共同必修课程之间的比例为2:1,台湾的这一数据比例也达到了1:1.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更是达到了1:0.28。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力,找到兴趣所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态度,才能有效保证课程的质量及预期效果,这更加符合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
  2.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教育方式基本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实行小班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短时间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也会使学生懂得尊重与平等。同时,教学不一定围绕着课堂,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带领学生拓展性思维室外的教学案例更易被学生们所接受,还可以通过沙龙、访谈、实操等各种方式灵活教学。还可以通过现代网络平台开放体系,借鉴“MOOC”慕课、微课的有效方式,将开放式在线课堂引入教学环节,通过微视频、研讨、交流,引导带领学生拓展性思维。通过感觉、触觉,使学生将理论性的讲解,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提高专业兴趣的同时,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PT和微信,搭建了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间的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
  3.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通识教育的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学生要主动接纳、积级参与,才是高职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点。一般的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多安排在大一阶段,大二重点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大三主要侧重实习实训,但事实上通识教育的精神贯穿始终,无论法思政、法律、文学等人文社会课,建筑、水电、数学等理工课,还是美术、音乐、体育等文体课程,其中都蕴含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领会到更多学者的思考方式及思想境界,激发创新的灵感。高职院校学生相对知识基础较为薄弱,通识能力较低,许多知识来源需要依靠对世界及其他领域的认识、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提高通识课程参与程度,以提高自身的整体修养,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
  4.完善通识教育的管理
  通识课程是高职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并且对其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应在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一支专业的通识教育教师教育队伍。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都是由教务处代管,评价体系也是传统的考试+考勤,缺少专门的专业通识教育教师。因此,首先应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构建科学的管理组织机构,全新的认识和了解通识教育的实质,提高支持力度,强化内在协作。建立类似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成立的通识教育中心。其次,建立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识教育的目标,清晰地感知自身通过通识教育后有哪些收获,更能认识到在接受通识教育过程中自己的、教师的不足,形成有效评价。有利于其更好的认识通识教育,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最后,加大通识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较高,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兼具的全面型教师。同时注重引进其他院校的优秀通识教师的兼职教学工作,也可聘请名家以讲座形式吸引学生关注,联合打造一支专门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从而科学整合通识教师资源,做到效益最大化。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晚,涉及领域還非常有限,在应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通识教育带动专业教育,提高专业品味,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具有宽泛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动手能力,同时具备创新及开拓能力的人才,不仅是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是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具有重大的基础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李静.综合性大学师范生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2.
  [3]胡大志.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复旦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比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