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教育大背景下关键性的一环,它是前提也是基础,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未来教育下的新语境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课题,本身试图通过初中语文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两个关键点(即学生需求和学习方法)以及创设情境两方面去深入分析初中语文教学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学习方法;语文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07-01
  在教与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快乐地成长,教学本身是一种欣喜和兴奋,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乐趣。教学生难,教好学生更难,如何让学生重视语文,爱上语文成为许多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话题,现就我的实践经验略谈几点,借以抛砖引玉。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经不再满足我们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受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和主导作用的关系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學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课外阅读有其重要意义,有人把语文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比喻为“语文教学的两翼”我深知课外阅读的重要。因此为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我做了以下工作:
  1.提高阅读认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让学生了解到广泛阅读课外书的意义。他们可以从阅读中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懂得辨是非、丰富自己的人生,有助于完善自我,成为知识丰富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能自主、主动地阅读课外书。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书目,这课外读物要考虑到它的思想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指导。克服学生在阅读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计划要细致,老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养成习惯。
  3.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阅读时要求边读边圈点。还要养成摘录、写读后感的习惯。还要教会学生速读的本领。用尽可能少的时间阅读尽可能多的书籍。还教会学生做自制卡片,以便于查阅。还定期召开学生课外阅读研讨会,让学生谈读书的感悟和收获。这样把学生阅读时的随意性和消遣性提升到有品位性、研究性、积累性的阅读,让学生真正在课外阅读时学到知识,积累知识,充实到课内阅读中。解决在课内阅读时遇到的难题,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首先,课外多积累词语、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写作的基础。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而学生大部分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忽略了课外阅读。长期以来,学生对阅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平时学得不错,临上阵前再搞突击,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作积极思考,很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在课前要求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所积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语故事及优秀文章等,并且要求其他同学在本子上作好记录,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积累更多名言名句,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写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坚持写日记、随笔、读后感,也是提高写作的关键。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创新作文,强调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但在实际中,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使得学生只是为了作文而写作,没有让学生养成自觉、自愿的构思作文的习惯,作文内容往往空洞无物,有的只是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很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
  总之,语文教学不但要学生掌握知识,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增强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刻地思维能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强烈的学习动机;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确的独立自主性;美好事物的情感;坚定不移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性格。这些都应在教师的灵活多样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学中体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