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经济环境下中日农产品贸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背景下,中日之间作为邻国,期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加之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与实行,中日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低碳经济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以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原因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低碳经济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影响,并从建立健全农产品低碳安全标准、政府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产品的区域与国际合作、相关协会需要极大对低碳贸易的监督四方面入手,深入探究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促进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方式。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旨在能够掌握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从而优化两国之间的贸易,实现合作、供应的目的。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日贸易;农产品贸易
1 低碳經济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影响
1.1 低碳经济对中日农产品贸易影响的体现
(1)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日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在不但扩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显著增加。我国农产品对日的出口总额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2004年至2017年其出口贸易总额有原来的56.5亿美元上升至109.7亿美元,实现了双倍增长的目的。但是,就农产品的数量来看,2004年中国对日出口的农产品占世界出口的36.6%,而到2017年时则为15.8%,总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日本政府为了能够刺激本国农业的发展,推行贸易壁垒、高关税保护政策,直接限制了中日农产品的贸易。
(2)对贸易区域的影响
基于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地区分析,对中国而言日本是最大出口国,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15.6%,而从进口的地区来看,我国则主要在巴西、美国进行农产品进口。对于日本而言,中国是其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国家,占据着其进口总量的13.25%,而第一位则是美国。总体而言,中日在农产品方面的贸易是两国重要的经济活动,而落实低碳经济理念对于推动中日贸易的友好往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对贸易产品的影响
在中日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出口量的排名为:第一,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和肉的制品(HS16);第二,水生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HS03);第三,建国、水果与蔬菜制品(HS20);第四,蔬菜、根和块茎(HS07);第五,食品加工的残渣与废料(HS23)。在中国农产品对日的贸易中,以上五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为84.2%,其中HS16的出口额大约在29.41亿美元左右。在农产品方面,日本属于净进口国,但是在中日贸易中也包含部分农产品,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前五名分别为:第一,水生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HS03);第二,杂项食品(HS21);第三,醋、酒和饲料(HS22);第四,插花、鳞茎和根、活树与植物等(HS06);第五,秸秆、稻草、药用植物、果实等(HS12),其中贸易额最大的是HS03,是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7.77%。
1.2 低碳经济对中日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因素
(1)中日农产品相似度较高
在地理上,中日均位于亚洲东部,纬度相似,所以两国的气候大致相同,均生产水稻、水果、蔬菜等,除此之外中国还生产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所以,在农产品进出口的过程中,中日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使得两国处于一种激烈的竞争状态。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产品无法实现自给自足,所以对于农产品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然而仅限于其国内稀缺的产品,如玉米、小麦等。另外,由于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较为相似,所以其产业结构同样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日之间的农产品贸易。
(2)区域竞争性较强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同时其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所以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农产活动的全过程全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合理施肥,从而能够保证其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所以,日本在选择农产品贸易的对象国家时,会优先选择农产品质量过硬的国家,从而加剧了中国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另外,我国并没有对农产品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在收购、处理等环节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甚至运输、生产的环节较为混乱,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并没有得到日本的高度认可,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3)我国成产方式较为落后
在我国,农产品是由农民完成种植的,然后企业在完成收购以后进行加工,最后将产品进行出口,完成农产品贸易。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农民、企业与出口商之间无法及时实现信息交流、反馈,所以无法解决农药残留问题,进而导致很多用农产品不符合出口质量的相关标准。受工业发展的影响,土壤污染、水源污染严重,所以农民在种植、管理农作物的时,由于技术方面的缺失,使得很多污染物留在植物中,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影响下,日本重视农产品的生态标准、绿色标准,但显然我国的农产品很难符合这一标准,进而影响中日的农产品贸易。在这样的农产品贸易中,我国无法占主导地位的,甚至在发生质量问题的情况下较为被动,不利于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
2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促进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方式
2.1 建立健全农产品低碳安全标准
(1)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在我国,农产品安全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卫生部、农业部、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工商行政管理和商务部的工作也涉及农产品的安全管理。但是,从当前现状来看,上述部门对于优化农产品贸易并没有发挥其本质的作用,加之质量安全管理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有限,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各个部门、机构仅在内部开展关于农产品质量的相关工作,也就是说部门之间并没有深入的横向交流、沟通,甚至很少进行协作。因此,为了能够优化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日本的贸易壁垒与保护政策,就应该明确划分政府的相关职能,加深各机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相互协作的背景下促进中日的农产品贸易。 (2)健全安全法律体系
就我国对日的农产品出口来看,由于其本身的质量问题常常会发生退货等问题,影响我国农业大国的形象,所以需要建立更加完整的法律体系,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法律保护。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均与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相关,但是能够看出这些法律的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此增强其法律效率,规范农产品的贸易行为。在此基础上,《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与实行有效的完善了对出口农产品质量的管理,对于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健全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弥补以往对农产品管理的不足,推动中日农产品贸易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入依法管理的阶段。
(3)完善安全标准体系
根据ISO的相关规定,标准化就是经过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以后,所制定并通过认证机构批准的准则内容。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均需要落实IOS的准则,而标准的内容一旦发生变化,将会直接影响贸易国的经济利益。在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完善安全标准体系,具体的方式为:(1)在制定新标准的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的解决以往标准中所存在的配套不合理、操作性差、指标落后的问题,由于我国在此面经验不足,所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安全标准体系,并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并加大对农药检测技术的研究;(2)结合当前的国际标准,提高国内农产品安全标准的水平,但由于我国面积较大,且东、中、西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构建管理标准,实现与国际贸易的接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2.2 政府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
(1)创新战略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为了能夠促进中日农产品的贸易,需要对当前的战略进行创新,对此需要采用绿色技术,积极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小型的管理,引导并推动其从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模式转向高技术、低能耗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同时,各个涉及农产品贸易的中小企业,都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的落实低碳经济理念,并积极汲取发达国家的环保、绿色产生与管理的经验,从而打破日本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壁垒。对此,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政府需要积极收集相关信息,并由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平台信息管理与处理平台,从而及时做好调整贸易战略的准备;(2)完成贸易信息的收集以后,政府应结合具体的需求对企业进行指导,帮助企业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2)资金扶持
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中小型的企业较多,但由于资金不足、技术匮乏等方面的原因,很难保证生产农产品的设备可以定期进行更换,因此影响产品的质量,限制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贷款的利息,从而激发中小型的积极性,为其发展指明方向。在政府资金扶持的基础上,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更换生产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还能够保证设备具有较强的科技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践行低碳经济的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农产品的贸易往来中,中国的产品能够进一步得到日本的认可,从而打破其贸易壁垒,加深农产品的贸易交流。
(3)改革方式
首先,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我国农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经常会在海关处检测出不合格的产品,而这样的现象面临着被召回、销毁的风险,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还会损害国家的形象。所以,经过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以后,企业可以会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在合格的情况完成出口贸易,同时在发现农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能够追溯其具体的原因,从而优化生产技术,推动会中日农产品贸易。
其次,发展品牌、特色的农产品。(1)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主要是因为当前以粗放经济模式为主导,所以企业中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所以出口的价格较低,而经过深加工以后,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并能够打造品牌性的农产品;(2)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将其与自身相结合,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增强我国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力,落实低碳经济的理念。
2.3 积极开展农产品的区域与国际合作
(1)技术创新
在当前的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而这也是一种低碳经济的方式,但是受我国农产品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出口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贸易壁垒。因此,为了践行低碳经济理念,打破他国的贸易壁垒,就应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具体方式为:首先,企业自身要对农产品的质量就行严格把关,保证农产品生产、管理以及运输的全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污染;其次,企业还应该努力开拓农产品的贸易市场,在追求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应该对农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增强产品的质量,满足农产品出口的质量标准。同时,由于我国生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虽然受到日本的青睐,但是市场较小,很难在中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企业需要大力宣传产品的优势,加深出口国对产品的认识,从而提高我国名产品的知名度,消除贸易壁垒。
(2)海外投资
基于经济全球的背景,跨国企业已经成为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形式,通过在他国建立分公司,能够的充分利用国外的市场、生产技术、劳动力以及资源等,从而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加强中日之间农产品交流。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基础上,企业能够直接在国外完成生产,而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今天,我国很多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实现构建跨国公司的目的,以此来实现海外投资并扩大经济市场。对此,我国应该在针对海外投资的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结合投资、收购、兼并、独资、合资的方式,增强企业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综合实力,从而将最大程度的降低日本贸易壁垒、经济保护政策的影响。 2.4 相关协会需要加大对低碳贸易的监督
(1)落实国际标准
由于国際贸易中经常会发生纠纷问题,所以在日后的中日农产品贸易中,需要以国际标准指导相关工作,遵循国际发展的趋势,从而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加深中日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首先,掌握国际方面与农产品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尽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便于将国
(下转第160页)
(上接第158页)
际标准落实在实际中。其次,积极构建先进的标准化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法规体系、管理体系,从而建立健全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标准,加强中日贸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基于中日之间的合作互认机制,能够积极反映出我国企业在农产品出口时的具体要求与利益,从而在构建贸易保护体系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2)建立预警机制
在发达国家中,其进出口贸易不仅设置了较多的名目,而且还变化多端,常常使我国在出口的过程中“防不胜防”,所以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预警机制。例如:我国在与日本进行农副产品贸易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日本的贸易壁垒,所以我国诶的行业协会可以针对欧盟的标准、国际标准获得更多关于农副产品贸易标准的相关信息,从而加深对日本贸易壁垒的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国企业可以对日本的贸易壁垒做出准确、快速的反应,从而避免在双边贸易的过程中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为了中日在农产品贸易中产生冲突、矛盾,还需要结合行业的发展现状、国际标准,制定符合贸易标准的准则,从而保证出口的农产品质量符合本行业的要求,从而降低贸易壁垒的风险。
(3)加强宏观指导
从我国出口企业现状来看,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该模式下,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容易遇到低碳贸易壁垒,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宏观指导,尽快转变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为达到这一目标,出口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积极研发低碳环保产品。行业协会应加大力度收集国外贸易信息,及时修订技术标准,并通知企业。企业方面则应根据最新修订标准,科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因信息闭塞遭遇技术贸易壁垒。此外,行业协会还应发挥企业自律机构的作用,积极参与贸易摊牌,加强与代理商的信息交流,将企业遇到贸易壁垒时的损失将至最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地区与产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两国加大重视力度,采用有效的方式促进低碳经济贸易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在低碳经济的视阈下,中日建立健全了农产品低碳安全标准,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低碳经济(农产品贸易)的扶持力度,加强了不同地区、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相关的经济协会也加大了对中日农产品经济贸易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并加深了中日的贸易交流。所以,为了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可以将文中的方式应用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
参考文献
[1]杨万平,卢晓璐.中日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OL].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14[2018-02-28].
[2]庞军. 基于MRIO模型的中日贸易隐含碳及效应分解分析[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7. 139-155+1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5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