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自动化条件下膜下滴灌管理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膜下滴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以自动控制为代表,特别是配合了墒情监测和辅助决策等更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已经成为其转型升级必然的发展趋势。新疆地区拥有数千万亩膜下滴灌面积,且地广人稀、财力困难,因此积极探索自动化条件下的膜下滴灌管理模式十分必要,此项技术的应用对节省物力、财力、人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膜下滴灌;自动化;赛克露模式
  1 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
  在滴灌自动控制技术发展早期,无论是用户还是实施企业,注意力都集中于关注技术本身,在系统设计和集成中主要目标是功能怎么实现,往往忽略了与后期管理的结合。比如操作过于复杂,专业性太强,又比如设备无序叠加集成,维护量巨大等等。而在这样的技术框架下,再结合通常采用的几类管理模式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2 福海县赛克露膜下滴灌自动控制项目
  福海县赛克露膜下滴灌自动控制项目是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位于福海县齐干吉迭乡赛克露村,原来是传统地面灌的老灌区,在进行高效节水改造的同时进行了自动化配套建设。该项目水源为福海水库,利用了原有5条斗渠供水,建成19个独立的灌溉单元,总控制面积2万亩,通过有线加无线的混合组网模式进行集中控制。该项目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首先是规模大,一次性建设2万亩面积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目前在全疆乃至全国也可算首屈一指;其次是配套全,首部沉砂池、水泵和过滤器等全部自动监控,项目范围内的斗渠配水也全部实现自动调度;第三是技术新,田间执行机构采用一体化设计的电动蝶阀,减少了设备数量和维护量,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触屏控制和高度自动化的一键灌溉,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第四是重管理,引进灌溉服务理念,建立专业合作社,确保系统能够连续稳定的运行,发挥长期效益。
  3 管理模式要点分析
  经过广泛了解、调研和谨慎的研究,认为滴灌自动控制的发展方向没有错,技术体系基本上也是成熟的,建后管理的敏感因素不外乎人、财、技术。“人”是建后管理的核心。建后管理必须依靠专职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而解决途径只有聘用和培养两条路。聘用就意味着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体现出来就是工资高低和事业发展潜力。培养则要针对现有体制内或招聘的有潜力,有意愿的人员。“财”是运行维护的基础。没有资金保障,运行维护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资金来源初期必然依靠外界投入,但最终必须找到合理的经营模式,实现体内循环,才能长期连续的生存下去。 “技术”是运行维护的保障。
  4 灌溉服务理念的提出
  服务本身是一种商品,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服务的购买和交易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比如现在的膜下滴灌本身就已经形成了社会化服务,有的商家提供从采购毛管支管、覆膜铺管、毛管回收、管道放水、过冬维护等系列的一条龙服务。而服务性商品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取决于投入产出比和服务的质量,投入产出比是用户对该服务支出的费用和他获得的服务所产生的效益是否成正比,而服务的质量又取决于服务能力、服务意愿和用户体验。
  4.1 服务能力。就自动化条件下的灌溉服务来说,要求服务提供者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一般故障排查解决能力,重大故障快速协调处理能力,科学灌溉的相应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农业种植的背景知识和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4.2 服务意愿。这通常取决于技术难度和经济效益。在提供灌溉服务过程中,多种原因使服务难度逐年增加,如设备老化导致的运行不稳定和故障率增加,技术的更新换代带来的设备更新等,当缺乏长效机制时服务意愿就会逐年降低。另外,在服务定价机制建立,签署服务契约以后,服务提供者自然会考虑最低成本获取最高利益,因此在灌溉服务市场形成之前,还是以公益属性为主,必要时还需依靠水管单位或在此方向有长期发展计划的企业输血维持。
  5“赛克露模式”的主要内容
  5.1组织机构。赛克露模式的核心是创建了一个面向“灌溉服务”的发展型新型主体,这个主体目前是一个偏向于企业经营方式的专业合作社,具有经营和公益的双重性质,而且初期以公益性质为主,确保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并提供优质灌溉服务。当其被市场完全接纳,且具有一定规模以后,逐步加强其经营属性,转向专业性服务企业,并最终走向市场化。它的组成包括了水管单位、科技企业和用水户,使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相关的联合体。水管单位代表政府部门拥有滴灌自动控制系统固定资产的产权,并主要承担沟通协调的角色,在水量分配,灌溉定额确定,灌溉制度试验,费用征收等方面给予支持。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水全过程统一调度,以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利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国家投资安全,使系统能够长期发挥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科技企业主要提供技术支撑,负责培训操作维护人员,协助解决技术问题,并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零配件,其利润来自于合作社收益分成和零配件销售,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微利来源。对其自身还可积累行业经验,获得丰富的运行数据,为改进产品,升级换代打下良好基础。
  5.2运营方式。首先是合作社的人员组成。目前状况下,合作社的固定人员由水管站派出人员和聘用人员各1人,科技企业派员常驻1人,但不定期更换,用水户派员1人,共4人。其次是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合作社开办费由水管单位和沃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注资输血,用于初期的人员、日常巡检维护和小微故障处理等,用水户根据作物不同缴纳灌溉服务费,初期能够持平或微利,逐步走向盈利并拓展市场。具体的核算详见下文定价机制。第三是合作社的技术支撑。技术支撑由沃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除了派出人员长期现场指导培训以外,还承诺在重大技术问题,故障设备维修更换,软件升级等方面提供无偿支持。
  5.3 服务内容和质量控制。合作社提供灌溉的全程服务。在用水户与合作社签订灌溉服务合同后,只需要缴纳服务费,提交种植结构和种植时间即可。由合作社负责编制灌溉计划,并按计划执行,期间出现故障等一切运行问题均由合作社负责处理。灌溉计划和灌水量需要作为合同附件得到用水户的认可,特别是在推广一些新型灌溉制度时,合作社有责任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不可单方面执行,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服务质量由水管单位和用水户共同监督。   5.4 定价机制和发展前景。合作社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可以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而节省下来的费用理应成为合作社的收入,因此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电费和水费要通过合作社代缴。而据此核算,合作社年运营成本大约为180-240万元,其中包括人员费用约20万元,电费约30-40万元,水费120-160万元,巡检维护、耗材、设备维修等约10-20万元。用水户根据种植作物不同按照90-120元/亩/年缴纳灌溉服务费,合作社的年收入刚好可达180-240万元,基本能够持平或实现微利(利润依靠节水、节电和节劳),粗略估算每再增加1万亩规模,利润就可以增长10%。
  6“赛克露模式”的特点
  “赛克露模式”集建设、运行、维护三位一体,形成以下优势和特点。
  一是技术服务专业化。从机构设计、人员配置、仪器设备等几方面构筑了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并通过合理的机制保护了各方的利益,使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更加专注于专业技术研究和经验知识积累,不断的促进人才培养,形成专业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二是灌溉服务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合作社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灌溉服务操作流程,以避免由于人为失误所带来的损失。比如:标准巡检流程、标准机械维护程序、操作互检机制、定期操作日志记录检查等等,确保了灌溉服务质量。
  三是运行服务长期化。以合作社作为依托,上有水管单位的支持,中有科技企业的支撑,下有自身具备的造血能力,可以确保灌溉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保持连贯性和继承性,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时也能轻松解决相关问题,并从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服务长期化是该运行模式一个明显的特征和固有属性。
  7 “赛克露模式”的前景
  在运行初期,用水户是面对土地流转集中以后的农业生产企业。企业对自动化控制的接受度更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管理人员数量的需求更加迫切,操作起来更容易实现。当这套模式真正体现出其优势,被大众认可,被市场接受,再考虑向大户和散户推广。特别是针对散户,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承包地块、轮灌区和种植结构要保持一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对已经建灌溉系统,由乡、村协调对承包地块进行重新调整,地况接近的进行置换,使种植户地块与灌溉系统统一,种植时保证最小轮灌区内的种植结构一致;二是对新建灌溉系统,要在设计中就考虑承包地块的划分,必要时可以牺牲一部分水力学计算参数和增加一些管道量来确保其统一。信息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复杂情况下进行优化处理,所以面对复杂种植结构,实现对散户的自动化灌溉服务,真正服务于一家一户的农牧民,才是真正能发挥信息系统作用的最终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5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