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百年老屋,三世情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也是高中语文经典教学篇目。这一课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改变过去教学中单篇精读、鉴赏的模式,探究以积极的语言实践为主线设计综合性的读写任务,利用项脊轩重建计划,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构成读写综合体。
  关键词:《项脊轩志》  学习任务群 重建计划 读写一体
  一、学习目标
  1.阅读与鉴赏。借助工具书,自主积累语言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2.表达与交流。结合文本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扩写或改写文学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对他人的写作进行综合点评,提出改进建议,积累、丰富、提升文学素养。
  3.综合实践与探究。绘制归有光人物小报,制作文言知识小卡片,设计项脊轩景观布局图。
  本设计是将单篇经典课文转换成学习任务群的尝试,试图改变过去教学中单篇精读、鉴赏的模式,以积极的语言实践为主线设计综合性读写任务,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写作)、探究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构成读写综合体。鉴于本文的文言性质,既需要有“言”的理解与梳理,又要有对文章内容与情感的把握,还需要有片段写作、有针对性的驱动写作,故计划安排3个课时。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名篇,备受教材编者的青睐。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都选入此文,可见其有着广泛的认知基础。该文简洁生动,读来朗朗上口,文中所体现的浓浓的亲情、爱情以及伤感之情,也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挖掘情感呢?笔者把任务设计成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读写结合模式。一方面,学生要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相应场景进行还原式描写,形成文字段落;另一方面,对场景描写段落的点评,促使学生再次回归文本,纠正谬误,加深理解,形成更有见地的认知。
  二、学习任务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他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该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
  时过境迁,如今文章千古流传,而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却已消失。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准备重建归有光故居,现在请参与归有光故居重建计划,完成相应读写任务。任务框架见图1。
  任务群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这样几个要求:首先,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创设。其次,具有真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活动相关,是为了应对现实中所接触到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理念。
  归有光是昆山文化名人。横穿昆山的震川路、位于昆山主城东部的震川中学,都能领略这位明代大家的流风余韵。如何架起桥梁打通古今,让今天的学生走近古代文化名人,在宽敞的教室中游览逼仄的项脊轩呢?笔者把总的任务情境,设定为归有光故居重建这样一个实践项目。
  活动1是强调自主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完成基础的积累与落实。活动2将文字表述转换为图片绘制,不仅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揣摩,是理解、鉴赏和运用的综合。活动3侧重文字表达,行文要有自己的辨别判断,有充分的理由根据,能形成更准确、更高水平的文字表达。图1三、学习活动
  【活动1】识其人,知其文
  1.具体内容。
  (1)上网搜索,自主查阅,搜集归有光的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了解归有光一生的经历与创作历程,制作一份归有光的人物小报,展示分享。
  (2)结合课文注释,查字典,梳理文言实虚词及文化常识,制作一份文言知识小卡片。
  2.教学提示。
  归有光是文化名人,学习他的作品首先要对这个人有所了解。知其人,才能更好地解其文。制作归有光人物小报,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归有光坎坷的仕途经历,对科举功名的执着,也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文言文阅读首先还是应该解决“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文”的理解。这一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由学生通过自读和查阅工具书,自己去梳理和归纳汉字、汉语现象,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如“胜”“先”“凡”“再”“比”“殆”“手”等,文学常识如“归”“来归”“象笏”“束发”等。
  【活动2】格局与景观设计
  1.具体内容。
  (1)立足文本,从细节处构想项脊轩的院落景观,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一张项脊轩景观布局图,并用文字呈现规划说明。
  (2)小组代表发言,用“图画+解说”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3)其他学习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点评设计图。通过图文对比,找到与课文不符的地方,提出异议,给出修改建议。
  2.教学提示。
  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细品文字、网络搜索、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展开学习,读写任务活动主要包括“项脊轩的格局与景观设计”“设计规划说明”“七嘴八舌议设计”三个环节。
  项脊轩本身的格局,课文里有较清楚的介绍。学生通过对“项脊轩”院落景观的构成分析,实现对文本细节的理解和学习,个别地方需要教师引导补充。
  【活动3】VR场景取材
  1.具体内容。
  项脊轩建好以后,内部摆设、外部规划也已经陆续完成。为了能让游客更好地走近归有光,亲身感受当年发生的故事,规划部门准备在轩中装上VR(虚拟现实)设备。现在请从课文中选择几个生活场景作为VR的素材。
  (1)如果要进行场景取材,你认为哪几个生活场景可以进入其中?请给每一个场景拟一个標题。
  (2)选择你认为最有必要选取的一个生活场景撰写拍摄镜头脚本。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4)在以上基础上,进行二次写作。
  2.教学提示。
  此学习任务的设计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景、物”转到“人、事、情”,从课文第一自然段过渡到第二、三、四自然段,对项脊轩生活情景的说明和描述。这个活动起于精读与揣摩,达于描述内容和分析理由的表达与交流。环节(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提炼概括能力;环节(2)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把握以及细节描摹刻画,着眼于具体细节写作。环节(3)点评、交流、修改,引导学生品味、比较、甄别语言文字,读写共促。环节4是在环节2、环节3基础上的完善、提高。
  四、学习测评
  1.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撰写《重建项脊轩记》。
  2.撰写“项脊轩”导游词,向游客介绍项脊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以上两个活动可以任选其一完成。
  学生可以参照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记”体文章,以追记的方式记叙重建的原因、过程、方案依据、意义和价值,将本文学习中对作者的了解、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以及文章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有兴趣走进项脊轩,走近归有光。
  导游词兼具应用性与文学性,其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口语化于一体。写作顺序一般为:(1)问候欢迎,自我介绍;(2)总述景观,概括价值;(3)分述景观,突出重点。写作时可以本文中描述的几幅生活场景作为重点讲解点,与项脊轩整体介绍相结合,以故事带动讲解,增强吸引力。
  经典文言文学习如何设计才能实现学习价值?还是课标里的那句话——以素养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文本为我的学习而在,而不是我为文本学习”,即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理解能力和接受方式,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设计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层层递进,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在实践活动和同伴启发中,进行积极的语言理解、运用与表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