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西瓜为主的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效能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主要介绍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多熟制栽培模式,该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多熟制栽培时间及空间的集约化优势,又能合理地将农作物搭配在一起并安排茬口。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需要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在一起形成多熟栽培的模式。通过对西瓜多熟栽培模式的研究,分析了西瓜在栽培过程中土壤成分的变化、肥料利用率、作物产量及收支情况,从多方面验证了多熟制栽培模式在未来发展的优势。
  关键词:西瓜种植;旱作立体;多熟制栽培;效能
  “复种”是指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它是一种多元化种植形式。实际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双重种植的模式,即在第一种作物收获后种植第二种作物;或在第一种作物收获之前,在第一种作物中开始种植第二种作物[1]。
  另一种相关的做法即伴随种植,常用于园艺、蔬菜及水果的集约化种植。例如,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种植户在同一块土地上播种12种或更多的作物,包括各种豆类、谷物和谷子,并在不同的时间收获它们[2]。多种作物伴随种植示例见图1。
  1   多熟栽培模式
  多熟栽培模式种植是指通过有效利用空间和时间,在作物生长季节增加作物产量的种植方法。多熟栽培模式即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一种作物收获后,另一种作物在同一空间种植。作物生长季节的长短、气候和品种选择是关键因素。
  2   西瓜的多熟种植
  在西瓜种植中,复种需要有效的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地区。雨季的雨水允许在这一时期种植西瓜,但在另一半时间里,如果没有灌溉系统,水就不能流入田间。亚洲的绿色革命导致了高产西瓜品种的发展,传统品种种植需要70~90 d,而西瓜的生长季节则要短得多,为70 d。由于这种情况,多种作物在亚洲国家变得更加普遍[3]。
  2.1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多熟种植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到土壤、气候、作物和品种等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作物为了物理空间、养分、水分或阳光而相互竞争。间作的策略是种植根深的作物和根浅的作物,或者种植需要部分遮阴的较短的作物。
  2.2   植物-西瓜-植物模式
  考虑到外界水分和光线对西瓜作物的影响,以山东西瓜种植为例,将西瓜和棉花或玉米等作物种植在一起,进行两组对比试验(图2)。结果显示,西瓜-棉花比西瓜-玉米种植效果要好一些。产生的原因是玉米比棉花高度高,影响西瓜的采光,而且玉米的高度还会影响空气的流通,导致西瓜产量减少。实际种植中,一般采取棉花-西瓜-玉米等模式。
  在附近种植两种作物,尤其是当两种植物以一种或两种方式相互作用以增加一种或两种植物的适宜性(从而增加产量)时,特别有益。例如,在刮风或下大雨中容易倒伏的植物,可能会得到它们的伴生作物的结构支持[4]。更高的植物也可以从结构支持中受益,有些植物被用来抑制杂草生长或为另一种植物提供营养,脆弱或光敏的植物可能会得到遮阴或保护。
  2.3   西瓜种植管理
  多熟种植能够提高作物多样性,减少害虫的发生。例如,这种做法可能通过增加掠食者生物多样性来限制作物害虫的暴发。此外,减少作物的同质性可能会增加防止有害生物通过作物传播的障碍。有几种方法可以通过间作来控制害虫,多熟栽培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多熟栽培模式可以减少农业害虫的危害,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虽然多熟栽培模式种植在试验中降低了商业上的害虫密度,但它往往不能降低在大规模商业景观中的害虫密度。此外,通过间作增加作物多样性,并不一定增加作物害虫掠食者的存在。在2008年对文献的系统审查中,有53%的研究表明,作物多样化战略下的害虫掠食者倾向于增加,而作物多样化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32%[5]。
  总之,以西瓜为主的旱作立体多熟栽培模式在农田种植过程中,为了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搭配合理的农作物一起种植和施肥,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达到有效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适应能力地目的,符合农业现代化种植的发展方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多熟栽培模式既能提高复种指数,又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种植业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1 ] 郑江,姜德明,闻舒. 西瓜、青蒜 青菜、土豆——多熟立体栽培[J].农家科技,1997(12):12.
  [ 2 ] 潘连公.天水市地膜马铃薯多熟栽培模式生态经济效能浅析[J].中国马铃薯,1997(02):99-101.
  [ 3 ] 李玉.试论大力发展多熟种植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4):14-15.
  [ 4 ] 罗春红.大棚蔬菜多熟高效种植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07,33(04):56.
  [ 5 ] 陶丽.以玉米为主的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在旧城的推广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04):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