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从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政策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往来也更加频繁。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港口的航道建设发展进程突飞猛进。只有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才能够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航道建设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相关部门一定要注重万韩现有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够促进航道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  引言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港口航道建设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适当的管理搓死,这也是关键所在。我国水路领域的内航建设路线复杂多变,自古以来水路交通运输就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十九代倡导“一带一路”的发展政策以后,互联互通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潮,人们开始注重对航道建设的工程管理工作。
  2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控制措施
  2.1  充填技术
  港口软土地基采用置换法时,应先去除软土,再用其他材料填筑。充填的时候,要注意材质的硬度,通常使用的沙子和砾石材料必须坚硬,充填材料必须不易变形,耐腐蚀性良好。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砾石等材料,夯实地基,使地基成为硬垫层、假若软基不深,置换法加固同样适用、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时,很多时候采用挖填法和抛石法。在施工中,如果港口工程排水系统不好、地形低洼,一般采用抛石充填技术。
  2.2  排水加固技术
  排水加固技术是在港口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将排水管系放置在软土基部,在此基础上,通过排水技术排放地基中原有的水,缩小软土之间的间隙,使地基不易变形、下沉,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固坚硬性、排水系统和压力系统两部分组成排水加固技术、在进行工程施工前,软土地基段应采用压力系统加载,使其下降、但是,假若软土地段的土壤较深,那么排水加固技术是不适合使用的、在设计排水系统时,塑料排水板或沙井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设置、沙井是在软土地基上钻孔实施、在打孔之前应先设计好这些孔的形状和排列、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打桩机将钢管推到相应的地基上、另外,高压水射流法也可用于钻孔作业、然后将制备好的粗砂倒入相应的孔中,使之成为砂柱,这样就形成了很好的排水性能。在软土工程施工中,砂井灌浆应采用专用布袋、这不但能够很好地减少施工成本,还能够使施工更加方便、快捷,避免地基变形引起的排水断断续续、我们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要按照测量资料和场地的情况,科学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从而使港口工程顺利进行。
  2.3  真空结合预加载技术
  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过载预加载主要由真空负载进行。通过深化预压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值。在施工过程中,真空预压技术和预压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
  该工艺施工效果很好,没有分层施工问题。通过众多的施工案例,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固深基础软土,该技术可以在基础沉降过程中快速提高基础强度,同时也可以解决地基沉降问题,控制得很好、另外,真空结合预加载技术施工成本低廉,在地基处理中极具可操作性。施工后无横向变形,无剪切破坏港口软土地基。在采用真空结合预压法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清理软土地基表面,在此过程中,地基排水效果应加强、接着,在原始基础的表面上铺设相应的砂垫层.并通过垂直排水体进行排水。
  3   航道工程测量技术控制措施
  3.1  GPSRTK定位技术
  作为GPS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的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它的组成部分包含了电脑手簿、流动站以及基准站。在实际的测量工作当中,要先确定基准点,后在基准点的位置中设置接收机,形成参考站,对卫星实现连续的观测,流动站当中的接收机将基准站的观测信号以及卫星信号同时进行接收,同时流动站利用蓝牙装置来连接电脑手簿,最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GPSRTK定位系统就能够实时显示将流动站的三维坐标。
  3.2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化的摄影测量原理为,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等方法,对拍摄的数字影像进行处理分析。相对长距离的航道的地形测量,数字摄影测量的优势体现在:(1)速度够快、周期较短、效率够高;(2)精度清晰,航向拍摄像使用本身的丰富信息,测量精度较高;(3)自动化性能高,数字的影像、内定向等不需要人工完成的操作,可成批处理。
  3.3  多波束系统
  多波束测深系统也被称作多波束测深声呐,与传统单波束测深系统一次只能测量一个点相比,多波束系统可一次获得一个条带索覆盖区域多个海底点的深度值,实现了“由点一线”到“由线一面”的进步,效率成倍提高。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器阵列向水底发射一定宽度的扇形覆盖声波,利用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原理对其进行收集,通过这“一放一收”过程来对水底地形照射脚印,之后对这些信息进行信号处理就能得到成百上千个被测点的深度值,这样就可以制作出精确的水底三维地形图。
  4   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4.1  严格控制施工温度
  为减少大面积混凝土裂缝,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控制好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和逐渐成型时的温度。全面监测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好混凝土成型的整个过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洒水、加冰等方式,在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使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混凝土浇筑尽量在晚上进行作业,夜间的温度相对较低,混凝土的温度也相对低,内外温差不会过大,减少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4.2  优化施工条件
  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出现与许多客观原因有关,相关人员要优化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防止出现裂缝。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工序,施工人员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工序,预防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的问题,降低裂缝的几率。
  4.3  改善约束条件
  要改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约束条件,充分体现混凝土和钢筋的作用,应用预应力构件与混凝土内部存在的应力抵消,防止发生裂缝。施工中可以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分块浇筑,有效布置施工縫,充分释放混凝土的内部约束,也可以预留一定数量的温度收缩缝,降低内部约束力。或者缩小相邻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时间差,也可以减少内部约束力。改善施工约束条件,科学合理施工,可以控制裂缝问题。
  5  结语
  在港口与航道施工中总会出现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我国应该在进行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中,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前做好质量控制分析,然后对工程的重点环节重点对待,尽量避免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默. 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及控制[J]. 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131.
  [2] 余凯,黄苑婷.疏浚施工过程中保障港口与航道通航的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2017.
  [3]赵德恒.探析港口航道的施工管理技术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8):2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