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与之关系密切的建筑行业也成为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建筑企业都在不遗余力的研究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来抢占市场。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把握和现场的有效管理都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主要途径,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要点
1 建筑施工技术
1.1 桩基技术
目前,国内桩基技术主要包括灌注桩技术与管桩技术。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混凝土管桩由工厂制造,每一根管桩在出厂前都经过了多道程序的检查,强度高,承载力强,抗弯性高,比灌注桩施工更易实施机械化施工,且管桩吊装方便、接驳迅速,施工速度高,在施工中又不会产生污泥、废水;但采用锤击法沉桩,噪音与振动较大;混凝土灌柱桩在施工时则不会产生噪声与振动,也不会造成地面隆起、侧移,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实际桩长、桩径、桩顶与桩底高程,加大承载力;灌注桩可适用于各种软硬岩层、土体,灌注桩的配筋率也低于管桩,造价比管桩便宜30%~60%,施工设备也较为于简单、轻便,但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在施工中还会出现泥浆渗流与弃土堆积等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选择桩基技术。
1.2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寿命。现代混凝土技术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技术、高强混凝土技术、钢管混凝土技术、型钢混凝土技术、免振捣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预制混凝土技术等等。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技术与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国内推广得并不顺利,国内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湿浇,搅拌混凝土后在施工现场即时进行浇筑,在施工常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分层浇筑,浇筑后需采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混凝土终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并进行为期14天的养护。
1.3 深基坑支护技术
现在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它们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断上升,与之相对应的是高层建筑的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必须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档,进行加固和保护。这就需要应用卜鲁姆法、盾恩法、相当梁法等极限平衡法进行基坑设计,应用弹性支点法解决变形问题,还要应用有限元法,让平面、空间、土体与结构共同发挥作用。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有放坡、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挡、拉锚式围护墙;拉锚式支锚体系或内支撑支锚体系。施工企业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非软土地区,一般采用复合土钉墙;在软土地区,需要以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支护。
1.4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016年,国务院发文部署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非常便利:它采用的是工业化方法,在车间里生产建筑构配件,再把它们运到现场装配起来即可。这种技术污染少、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目前全国新建建筑面积中装配式建筑占比不足5%。
2 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
2.1 人员的管理
人员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一直处于首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来。不仅如此,在项目开工之前,各个环节要分配到个人,明确工程各级人员在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责任,并对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和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同时培养并引进专业性技术人才,可以使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具有针对性。还要特别注意,在施工前要做好各方面的交底工作,明确施工的相关重点与难点,才能确保其安全进行施工。
2.2 材料的质量管理
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要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就一定要对其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首先,加强采购材料质量是控制质量的最直接的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多加参考,选择实力强、性价比高且信誉好的供应商。
其次,对材料要多次进行质量检测,要具备相关合格证以及其他说明书,或者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及时清理不合格的材料,从源头保证施工质量。另外,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做好储存工作,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其的管理,防止施工现场因此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使用材料时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2.3 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案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就要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此外,要求机械设备的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 熟练操作,一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并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二是也保证了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企业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全方面的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进行各部门的工作安排。还要考虑当意外发生时,应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4 完善施工技术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包括管理标准和技术手段两方面,其中管理体制是根本内容,只有在体制上体现其科学性和优越性,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正确、不落伍。建筑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身企业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做好施工队伍的建设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制度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奖惩机制,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明确施工环节和技术要点。
2.5 探索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当前,施工企业喜欢在施工现场的农民工中选择、雇用一些有经验、老实可靠的农民工充当临时性的施工管理员,而他们根本不懂管理理论,只能靠大声吆喝进行粗放式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改变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选择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再对他们进行培训,把他们打造成专业化管理人才;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科学制定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方案,必须通过价值工程法选购价廉质优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实行全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再次,在施工管理中必须践行人性化管理,要关心每一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上的具体困难,要主动为他们治疗各种伤病,要保证施工人员每一天都能洗上热水澡,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尊重。有条件的施工企业还可以学习国外工程管理,在施工中引入了BIM技术,精确计算每一天、每一个班组的工程量,指导大家有序施工。
2.6 注重现场管理细节
必须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每次交底后要形成书面文件,由各施工班组签字确认后留存;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划分作业区域、作业道路,画下红线,严禁人员逾越红线之外;要合理编制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每道施工工序,杜绝同一垂直工作面的交叉作业(避免交叉作业);同时做好工程调度,合理安排、认真统筹,保证物资、设备的供应和现场施工人员的配备。
3 结论
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扩大,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会随之增加,这就促进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提高和创新,以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并进行施工技术的技术革新,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坤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50~251.
[2] 艾红云.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37~1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