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实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到抗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抗震方案。本文主要是从建筑工程实例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些建筑抗震设计方式,为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抗震性能提供良好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前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如何保障工程质量,始终都是建筑设计中重点考量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后续的建设情况,需要做好抗震设计工作,强化和提升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建筑工程实例分析
某市建筑工程为24层,总建设高度为79.4m,总体施工面积则为26498.42m2,首层商铺的高度是5.5m,其中涉及架梁的最大跨度是8.1m。该房建工程主梁的截面积为550mm×1100mm,次梁截面的面积大小为280mm×850mm,260mm×780mm。该工程项目抗震等级为Ⅱ级,为确保良好的抗震结构效果,需要注重结合工程建筑结构,提升抗震设计水平。
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進行中,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很多工程实施抗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是表现在了:①缺乏高端结构设计人员。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按照行业建设标准,设计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环节的稳定开展。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缺乏专业性的设计人员,抗震设计方面有所缺陷,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开展情况。②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方式,有些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效果无法满足工程抗震强度需求,尤其是高层建筑之中。为强化工程建设结构的稳定性,采用三层支撑框钢架构方式,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然而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所选择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质量不佳,也不够十分科学,容易影响到工程的后续建设情况。
3 全面提升建筑抗震设计水平的措施
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为强化抗震设计效果,需要利用底部剪力法以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科学方法分析和计算出建筑物的薄弱层,针对塑弹性变形情况进行研究,得到准确性的计算结果,结合工程抗震设计需求,开展各方面抗震设计活动,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3.1 细致分析和选择建筑场地
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和环境,会关系到后续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这个主要是因为建筑物抗震性能会受到工程所处地形、位置以及水文状况的影响。对此,设计人员需要开展全方位的调研工作,实施实地勘察工作,重点发现其中是否存在着陷落、断层错动情况,如果存在此类状况,即表明工程现场属于危险地段,不适合工程施工。选址工作进行中,还需要做好细致充分的勘察记录,为开展建筑物结构设计工作、抗震设计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
3.2 设置科学合理抗震等级
抗震设计工作的实施情况,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结构设计工作实施情况都具有积极影响。为强化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工作实施效果,需要注重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施工标准、建设要求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出最终的抗震等级。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建设标准、工程建设用途、建筑类型以及高度等,明确工程地震设防的烈度和类型。从建筑工程所造成的破坏情况,包含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方面,可以科学划分建筑物的实际抗震能力,即为特殊、重点、标准以及适度。本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抗震等级为Ⅱ级。
3.3 优选安全性能较高的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包含多种类型的结构形式,应用程度较高的包含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以及钢结构等,这些建筑结构拥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在抗震性方面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实际设计建筑工程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科学选择到最为合适的结构形式,尽可能提升工程项目的抗震性。当各种建筑结构形式处在同等条件下,砖混结构抗震性能不如混凝土结构,究其原因在于,混凝土结构主体承重材料为混凝土,其构筑墙体的过程中,使用轻质填充材料,自重较低,因而在受到地震冲击的时候,将会拥有着较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砖混结构设计施工中,多数使用了砖砌体的主体承重材料,砖砌体本身强度不够大,存在着易破碎的情况,自重较大,再加上受到地震的影响,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大[1]。因而,大多数工程建设中,选择结构设计方案,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混凝土结构。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国外建筑结构设计之中,多是采用钢结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钢结构以钢材质为主要承重材料,其拥有着较高的使用性能,包含抗拉性、抗剪性以及抗压性,还拥有着优良的延展性、环保性、可循环利用性以及抗震性、防火性,且生产、施工简单便捷,这种结构设计形式可以延长工程项目使用寿命,为此,将钢结构形式作为未来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主要方向,也能够取得良好效果[2]。
3.4 合理制定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方案
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其抗震结构方案的科学性越高,工程建设质量也就越有保障。工程师需要注重加强自我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自我的实践经验,结合建筑物的实际现场情况,根据计算简图、地震作用特点,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案。设置出多道抗震防线,控制好建筑物部分结构、构件的设计效果,提升其整体建设水平[3]。
4 结束语
当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关于抗震性的需求,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强化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具体开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细致分析和选择建筑场地,设置科学合理抗震等级,同时还要优选安全性能较高的建筑结构形式,并制定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韬.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103,110-111.
[2] 董志刚.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8):206-207.
[3] 马晓光,刘瑞雪.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6,(8):00121-0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0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