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理创设情境提升体能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特别重视体能素质的练习以及每堂课中复杂情境的创设。为了提高体能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创设情境前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选择场景,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融入健康教育,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以及情境的创设,最终要回归教学等工作,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形式,提高学生体能练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  体能  教学效果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135-02
  体能素质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小学学生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教师重视了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但是因为体能练习内容单调,学生练起来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体能练习兴味索然,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效果。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需要适当的做出改变。合理创设有利于体能较弱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能练习的教学情境与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  创设情境教学的诉求
  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要特别重视每堂课中复杂情境的创设、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学练、运动负荷的保证、多种体能的练习等关键要求[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2017版))重点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非常重视把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与健康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2]。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内容中,体能作为必修必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发展灵敏性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折返跑、变向跑、“Z”字形跑、“8”字绕环跑和移动躲闪等一系列的要求。
  情景教学法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就开始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书中,教学案例共有11种,如表1,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案例占比18.18%,创设运动情境的教学案例占比最高,为63.64%,创设学习与运用情境的教学案例和创设应用情境的教学案例占比相同,都是9.09%。《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更新了教学内容,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2  创设情境教学的现状
  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要求,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合理地创设不同的情境。
  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体能课中都会创设情境,但在运用时,难免存在不足,如:课前未做充足的准备条件为学生创设情境,可能引起学生沉浸在情境中或脱离课程内容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创设情境的之前,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基本运动体能情况,精心设计组织形式、运动负荷,合理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探索相关知识,以达到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争取做到学生的全面参与、实施有效。
  3  合理创设情境
  3.1 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
  情景教学的运用应该充分考虑使用对象是否适合。如果用错了教学对象,那么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能适得其反。例如,创设多种运动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學习和体验。在学生初步掌握跳远技术的基础之上,教师让学生自主学练完整的跳远技术练习,教师只需提出相关的要求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如要求学生每次练习后都要思考自己的哪些动作环节需要改进或者如何改进等。学生自主学练的总时间不少于20min。最后,教师与学生交流和讨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这个案例提示教师不但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而且还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要明白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练习,而不是教师的说教;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学生学练过程中给予的点拨、启发和鼓励。显然,上述案例的情景教学放在小学阶段进行教学不合适,因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强,如果让他们自主学习、思考,直接导致学习效果很差,应该创设的简单的、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3.2 合理的选择场景
  情景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创设的情境应该与学生从事的练习活动具有一定的联系[3]。在创设情情境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形象思维等特点,可以采用特定的情境任务的形式来开展让学生真正能“自主操作练习,实践练习展示,练习出困惑,探索出真知”。例如“搬运伤员”中的各种人体搬运活动,“冲过火力网”中的躲避和疾跑,就需要有一定真实性的情景,这些活动与情景互相融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是“水中营救”(不是游泳课),“打坦克”等情景题材,就缺乏必要的真实性,和学生课堂上练习的内容和练习方式相距太远,肯定达不到实际作用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情境,如何把课程内容与情境相结合是一线教师的首要责任。   3.3 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
  在体能练习中,只要对学生提出负荷要求,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有胆怯的心理。这时,创设合理的复杂情境,游戏类、比赛类等,这些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或者比赛中去,感受游戏和比赛带给他们的乐趣,乐在其中,此时就会忘掉之前练习的枯燥、乏味和胆怯,同时还能高效的完成一定负荷的体能练习。如:耐久跑教学中,分组进行超越跑,同时,要求各组成员在练习过程中都要相互鼓励加油,为了本组的成功都要坚持不懈地跑完全程不掉队。此种情境的创设不仅发展了学生心肺耐力,还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3.4 融入健康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内容中明确规定,必修必学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模块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常见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环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安全运动和安全避险,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绝大部分的体育理论知识一般都会作为风雨教材,需要单独的时间在教室进行教学。而合理的创设情境教学能把相关的体育理论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之中,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就能把理论知识讲解到位,这样一来,每创设一个情境就尽可能的融入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能在理论知识课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将健康教育尽可能地扩大化。较好的弥补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相对不足的局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体验健康教育,这样不仅不会造成学生在教室里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单调乏味感,还能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更认真投入到实践中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5 注重基本原理、练习方法的传授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情境教学的创设应该要向注重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的掌握上倾斜。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于基本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加大学生对于后期学习新技术的渴望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学生在自己掌握某项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之上,才可能会对该运动项目感兴趣。如果再掌握练习该项目基本技术的方法,更好地加以运用,将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那么他将会对该运动项目更加感兴趣。从而能够保持长期坚持运动的行为习惯,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學对于情景教学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中小学各阶段的一线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各个学段的新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把情景教学法适当地、合理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在具体的应用中合理的把握情境化的内容,师生互动,张弛有度,这样不仅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练习体能素质时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练习质量,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6):9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李国华,姜宇航.体育课程改革需要情景教学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118-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