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周敦颐《爱莲说》中慎独精神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儒家学派的“慎独”思想,主要注重个人道德水平方面的修养,在最初的词源解释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而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也在其内部体现出“慎独”的独有精神,其强调面对外部诱惑时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关键词:爱莲说;慎独;儒家
  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其经典佳作《爱莲说》作为托物言志的短文小品,虽然仅有119字但其以短小的篇幅凝练着儒家洁身自好的君子情操般的“慎独”精神,但这种缺失恰恰是对传统儒家“慎独”精神的超越。
  一、《爱莲说》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品是作家人格的形象表现,而《爱莲说》中所蕴含的哲理与周敦颐的哲学思想、情趣爱好以及生活经历分不开的。莲花在中华民族观念中,通常以“花中之圣”或“君子之花”的形象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也是屡次被文人墨客所颂扬:《诗经》中有“灼灼芙蕖”的名句,李白更是称颂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只有周敦颐将莲花作为人格的写照,这也和其人生经历有关。
  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酷爱莲花,并且在湖南邵州和江西南康任职期间建有莲池取名“爱莲池”,池中有台且台上有六角亭,因其晚年移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创办了镰溪书院,后字号“镰溪先生”,并且在书院内修建莲池,常在夏季漫步池畔欣赏池内莲花,后作《爱莲说》一文。
  《爱莲说》作为一篇短小的议论散文,朗读起来却意境优美和意义深远,这篇短小的议论散文是周敦颐对人生哲学思考的精华所在,而作为读者可从文章中品味出作者对儒家“慎独”精神的精辟理解。
  清初名家黄百家在其《宋元学案·镰溪学案》中评价道:“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圣学大昌。……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公元之破暗也。”其后在经过二程等人对周敦颐思想的不断弘扬,发展至宋宁宗时期赐溢号“元”,后期世人称周敦颐为“元公”。
  二、传统儒家”“滇独”思想
  “慎独”作为儒家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其要求个人在独处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谨慎要求,提防在独自相处的时候出现违背道德的事情。慎独精神最初诞生于先秦时期,而在儒家传统经典的《大学》与《中庸》中就两次提到慎独精神,其中《大学》中说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 ]但是这里的慎独精神主要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在独自相处之时,应该坦诚的对待自己内心,不能随心所欲。因此,君子一定要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做好严格的自我监督。《中庸》中对于慎独的描绘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这里慎独精神指的是君子应该驾驭本性,片刻不能放松。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其著名的“日课四条”中将慎独、主敬、求仁和习劳,作为一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在这四则人生法条中,曾国藩最看重的则是慎独精神,因为其认为慎独是人生修养的根,其它则是枝条。因此,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发现从先秦到晚清,儒家的先贤均以“慎独”精神作为其修身的根本途径。
  笔者认为慎独精神作为儒家传统主要是指作为君子应在在独处之时,都格外小心注重自己的道德修行,并且小心谨慎的把自己的的良好德行体现在各处,做一个心怀坦荡的人,不需要别人的监督。
  三、周敦颐对传统儒家“慎独”思想的超越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鼻祖,其将儒学、道学和佛学融为一体,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爱莲说》中展现的“净染”精神,作为周敦颐的一个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无欲主静”的道德修养理论,其主要含义是要求人们通过自我的主观内省,来保持动机的纯洁性,以此来限制功利主义的念头,最后达到“诚”的境界。
  在周敦颐的理学思想体系中佛学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莲花作为佛家的圣物,周敦颐对莲花的热爱体现出了其身后的佛学功底。周敦颐对于莲花淡泊名利般的君子之风十分推崇,认为君子也应该向莲花一样来时两手空空,去时化作一缕尘土。因此,金钱和名利对于君子应该向过眼云烟一样,看得极为平淡。人与动物不同,动物追求的是饱食度日,而人类应该在物质基础之上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因此,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最著名的语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襄玩焉。”在欣赏此名句之时,我们发现周敦颐提倡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有一定的意义。
  我国儒家传统观点认为消极的避世观是不可取的,同时见利忘义的人生观也是君子应该鄙视的,因为真正的君子首要要务就是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而良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向善,相反而言人民在受到恶劣环境影响的时候就会内心向恶,但是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不但继承了我国儒家传统观点而且发扬了慎独精神,最具代表的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这种君子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和纯洁修行。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代表作之一的《爱莲说》中就蕴含了儒家的“慎独”精神,同时也是对传统“慎独”精神的一种超越,因为其认为君子在面对大环境的诱惑之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人格品质,同时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当人生的挫折,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有着独有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海辉,由《大学》《中庸》看“慎独”释义[J],田历史教学,2017(4)
  [2]刘铁铭,曾长秋.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1( 1)
  [3]王莹.论唐宋牡丹诗词的政治文化意蕴及其艺术表现[J],文学遗产.2014
  作者简介:蔡塬清,女,汉族,河南叶县人,2002年6月25日出生,现就读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