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问题带来的思考与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引导学生展开数学阅读。通过数学阅读,学生既可以掌握较多的数学信息,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阅读”问题带来的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203-01
閱读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一说到阅读,人们首先就会联想到文科阅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数字化,只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数学的学习也不能与阅读脱离。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应该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来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1 挖掘有效资源,激发阅读热情
大量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展数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挖掘有效的数学阅读资源。一旦忽视了此环节,就难以发挥出数学阅读的实际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课内外的数学阅读资源充分挖掘,以此来提高数学阅读活动的效率。一般来讲,课内阅读资源主要包括计算题、图形题和应用题这三种形式[1]。就计算题而言,除了需要进行计算,还应该加强阅读。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加与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8-5=?”,并且在计算前,引导他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来展开阅读:8减5的差为多少?8比5多几?或者是被减数为8,减数为5,差为多少等。从而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就图形题而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将课本中的图、线段和立体图形表达出来。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数图形”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立足于多个角度来剖析图形,并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就应用题而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应用题的技巧,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审题习惯。另外,课外阅读资源主要包括数学史、数学故事和数学名题这三种形式。其中,对于数学名题阅读来说,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渗透一些中外名题。如“鸡兔同笼”“牛吃草(牛顿问题)”等,通过这种简单有趣的问题设计,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 基于导读提纲,引导整体阅读
就小学生而言,由于其思维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因此,他们难以系统性地认知事物。另外,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数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缺乏整体性与条理性。为此,十分有必要为学生构建导读提纲,从而能够确保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做到有纲可循,还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为他们构建以下提纲:①“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包含了哪些关键词?②能否将其替换掉?③能否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将其表达出来?根据以上提纲,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正确地找出里面的关键词,并以此为依托展开进一步分析。从而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且还使其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由此可见,导读提纲在学生的数学阅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3 创新阅读评价机制
实际上,数学阅读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与理解数学文本的能力。另外,要想确保数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就应该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基于此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既能够针对阅读成果展开交流,同时还能够评价自身的阅读水平。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数学阅读积极性,另外,还使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数学阅读的独特魅力。此外,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时,除了需要注重结果,还应该注重阅读过程,以此来确保评估的精准性,从而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数学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做到正确地审读和理解题意,而且还能够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左二建.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