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运行效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中最为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不仅在工业与城市民用燃气中广泛应用,而且在发电业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去除原料中的有害物质是天然气液化前的净化工作,同时,可以在低温制冷过程中固定物料。天然气不净化会对环境有巨大的危害,所以天然气必须经过净化才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天然气净化装置。
  关键词:天然气;净化装置;运行效果
  直接开采的天然气,其成分是复杂的,并不是纯净的天然气,包含有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有机硫化物,这些气体与水作用,就会生成酸性溶液,在长期的作用下,会对运输管道造成极大的腐蚀,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及其燃烧物会破坏周围的环境,损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量受到严格限制,开采出的天然气往往需经脱硫预处理以满足传输及使用要求。而像硫化氢和硫醇这样的硫化物,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从天然气中分离,并使之转化为可供工业应用的元素硫,这样便构成一条天然气工业中普遍采用的净化回收硫磺的基本技术路线。此外,当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不符合大气排放标准时,还应建立尾气处理装置。所以,现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需要更高效的自然净化装置,该装置不仅应该能够产生大颗粒的灰尘和大量的灰尘,还能保证操作周期足够长,可以按顺序排列达到保护精密设备天然气配送系统的目的,同时对于燃气的质量可以再次大大提高,最终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1 目前我国天然气净化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探索,将国内外非常先进的技术进行内化,我国的天然气净化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了,有一套处理流程,能够对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油田使用提供帮助。对于原料气含硫化氢<100g/m3的处理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与国外相比,已经不落下风,甚至超过。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我国的关键设备、催化剂方面与最先进的技术来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的天然气净化技术一定可以位列世界前茅。
  2 目前在国内外常用的天然气净化装置
  ①重力沉降分离器:该天然气净化装置成本相对较低,分离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可将大直径(如100微米以上)的杂质颗粒从中分离出来;
  ②旋风分离器:天然净化厂的成本也较低,但与第一级分离效率比较高,但他不适合直径小于5微米的杂质去除是干净的,这是由于他的分离原理决定的,所以他对于气体的净化水平要求很高。无法到达,所以是一般情况。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预处理器;
  ③湿式除尘器:这种类型的能耗相对较高,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样的分离效率也相对较高,但其净化工艺非常特殊,同时其成本要求较高,所以现在基本上不使用这种装置;
  ④滤芯/筒式过滤器:与其他类型的除尘器相比,这种过滤器的分离效果相对突出,但它对于直径小于3微米的颗粒物净化,现在在很多净化过程中,这种过滤器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即便如此,他也有这样的局限性:他只能在很少灰尘的情况下这样做。然而,我们知道,我国天然气管道中杂质颗粒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人们的预期。因此,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滤芯/筒式过滤器不能满足要求。
  3 天然气净化装置及其工艺
  根据天然气工艺条件中所含的油,灰尘和水,天然气主要通过主入口进入净化装置,先进入重力沉降室,沉降室才会经过分离器。然后它通过沉降室然后通过第二级分离装置,其中分离器稍微滑动一点。之后,气体通过第三级高效过滤器,然后通过第四季循环脱水器。整个过程由单元设备组合而成,因此它以一整套设备命名。每个单位設备申请了自己的专利,并已申请整体专利。同时,为了使天然气净化程度更加完善。为了使过滤效果和精度要求更符合标准,我们使用天然气组合噪声消除过滤器排污缓冲装置,以补充天然气净化装置。
  4 天然气净化装置的使用及好处
  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天然气净化设备,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各地的天然气净化厂,集输站和门站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实现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生产效益。在实际应用中,优点如下:
  ①净化效果突出:总净化效率可以远超98%,可完全达到净化要求;
  ②良好的耐受性:特殊的中空纤维过滤材料具有相当的弹性;
  ③能够容纳大量的污垢:高过滤元件过滤器的污染量远远超过;
  ④使用条件稳定:相关工作人员操作非常方便,不容易出现错误,净化结果非常稳定;
  ⑤适应性强:适应性强,可适用于极端恶劣的条件。
  ⑥操作灵活性比较大。
  参考文献:
  [1]常鑫,王善亮,魏巍.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运行效果探析[J].化工管理,2018(27):74.
  [2]劳家仁,夏兴祥,金伟.组合式高效气体过滤器在天然气及煤气高压输送配系统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1(02):97-99+2-1.
  [3]夏兴祥,劳家仁.新型高温旋风分离器的研究[C].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美国能源部,欧洲委员会能源管理局.洁净煤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