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已然成为各校教师管理的重要举措以及紧抓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程度,对于社会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就必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进行强化,通过“道德自律”这根指挥棒作用的发挥,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中职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持续输出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构建
教育强则国力强,中职院校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载着教书育人、塑造灵魂、锻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中职院校只有打造出一支专业知识过硬且思想道德觉悟高的教师队伍,才能从根源上把好技术人才的质量关卡,为国家培育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坚定政治信念
学校要想规范教师的行为,首先就应该正确引导教师学会用历史与发展相结合的眼光来看待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和发展的新趋势,加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政治思想学习较为枯燥乏味,不少教师独自学习难以坚持,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对党的政治理念以及教育发展的方针和路线进行集中学习,组织测试,将学习效果落到实处。学校作为教师的主管单位,不能忽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旦忽视,师德建设将流于形式、如此一来,教师们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得不到提升,还会对应付差事的行为产生疲惫心理。教师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一定要在思想上和党保持高度的统一,透彻领悟党的指导思想,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党的重要会议召开的机会,对党的重要举措进行集中学习,共同探讨,从思想根源上进行拨乱反正。
二、使师德内容明朗化,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中职院校要想又好又快的建构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首先就要对教师做好师德教育。学校应该立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做好全方面的引导,引导教师立足于德育,树立威信;立足于德育,开展教学;立足于德育,制定教学目标。学校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中职教学的实际,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公益活动,践行“服务社会”的职业理念,多为教师创造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机会以及教科研的交流机会,让教师对师德内容更加明朗,在提升自身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上有方向有目标,对提升职业道德的途径做到了然于胸。
三、扩大对师德典范的宣传,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在中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构建中,師德典范宣传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师德榜样就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南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可以取得直观的成效。中职院校在师德典范宣传的方法和形式上要不断做出改变,做到与时俱进,让广大教师在生活中有机会自然的与榜样进行接触和互动,减少教师与榜样的距离感,让教师能够从内心更为真实的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光荣与自豪。例如学校除了利用常规的宣传栏、横幅以及表彰文件进行师德典范宣传外还可以利用微博发起话题、微信投票、豆瓣讨论组等方式让普通教师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能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这样既扩大的宣传的范围,也不会显得刻意生硬。在易于让教师接受的同时,也在对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调动教师的学习参与度,为中职院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观构建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四、设计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机制
师德考核是检验师德构建成效的试金石,是良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的重要保障。中职院校在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观前首先要设立好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考核标准化、透明化。学校可以将考核机制设计的更加全面和多层次,例如采取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组长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与教师教学成效相结合,且将最终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选、表彰、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让教师从内心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让教师能够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使“道德自律”这根指挥棒的作用能够完全被激发出来。比如笔者调查湖北的一所中职院校,该中职院校每学期特别重视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评价,从教师的衣着形象、言语是否恰当、教学是否规范等方面设计了详细的评价表,且采取真正的不记名方式进行,将教师的评价成绩以分数的形式进行呈现,对评分较低的教师进行约谈以及情况通报,并将教师个人考评的结果记入档案,扎实的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构建,保证了实效的取得。
总而言之,教师职业道德观的构建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打造出一支职业道德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的育人成果才能更加的显著,学生综合素养各能力方面的提升才会有更多的保障,使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够被输送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文精神重建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1):89
[2]史秋衡:加强专业道德规范,深化高校师德建设.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