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以及物理量场资料,分别从环流背景、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18年4月13-14日呼伦贝尔市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低槽是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主要的影响系统;乌拉尔山脊前的西北气流将西伯利亚冷空气输送到呼伦贝尔市,同时下游鄂霍茨克海的高脊形成阻塞形势,从而使得高空槽逐渐加深;偏南的低空急流令水汽不断向呼伦贝尔市输送,加之强烈的上升运动等都是此次暴雪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暴雪;影响系统;环流形势;物理量场
  一、天气实况概述
  2018年4月13日~4月14日呼伦贝尔市出现降雪天气,全市13个气象观测站均出现降水。 4月13日08时开始我市中南部地区迎来明显雨雪天气过程。牧区、农区及林区南部出现雪或雨夹雪的天气,牙克石市、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出现暴雪。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新巴尔虎左旗,为31.1毫米,日降水量创历年4月日降水量极值。
  此次降雪天气过程,降雪伴随大风天气,多地水平能见度下降至不足100米,且路面湿滑,给公路交通、民航带来明显影响。G10绥满高速在13日14时45分全线封闭,海拉尔区东山机场当天航班全部取消。同时冷雨湿雪给牧区接羔保育也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新出生幼畜影响较大。
  二、环流形势分析
  500hPa形势场上来看,亚欧中高纬度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型(倒Ω流型),贝加尔湖地区有一低槽,烏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附近地区各有一高脊。呼伦贝尔市位于高空槽前,配合850hPa上有一温度槽,-4℃线压在西部地区;到了13日20时,乌拉尔山脊前的西北气流将西伯利亚冷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呼伦贝尔市,同时下游鄂霍茨克海的高脊形成阻塞形势,从而高空槽逐渐加深并闭合,850hPa温度场上相配合的温度槽也加深,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有利于不稳定形势的建立和发展。14日20时,高空冷涡向东北方向移动,对呼伦贝尔市的影响逐渐减弱。海平面气压场上(图1),地面气旋形成,13日20时呼伦贝尔处于中心值为1005hPa的地面低压的顶前部;到了14日20时,地面低压配合着高空冷涡向东移动,逐渐移出呼伦贝尔,降水过程趋于结束。
  三、降水成因机制分析
  1.动力条件
  从850hPa相对湿度场上看(图2),从13日08时至14日20时,90%以上的相对湿度大值区从呼伦贝尔西南向东北方向发展,在13日20时甚至在南部地区出现了100%的相对湿度区域,表明该地区水汽达到饱和,同时建立了偏南的低空急流,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呼伦贝尔,所以降水范围涵盖了呼伦贝尔市大部地区,降水量级较大。13日20时850hPa垂直速度图上,降水区为垂直速度的负值区,表明存在上升运动,有利于大量级降水的产生。
  2.水汽条件
  从850hPa比湿场上看(图3),从13日08时至14日08时,呼伦贝尔大部特别是13日白天比湿主要以3~4g/kg为主,考虑降水量级较大,特别中部地区可以达到暴雪的量级,后期比湿大值区逐渐向东移动;13日呼伦贝尔市出现较强的水汽辐合区,并随时间向东移动,说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中水汽输送和辐合条件均较好,有利于暴雪天气的形成及发展。
  四、结语
  1.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是贝加尔湖低槽为主要的影响系统;
  2.乌拉尔山脊前的西北气流将西伯利亚冷空气输送到呼伦贝尔市,同时下游鄂霍茨克海的高脊形成阻塞形势,从而使得高空槽逐渐加深;
  3.同时,偏南的低空急流建立,使得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呼伦贝尔市,还有强烈的上升运动等都是此次暴雪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马福全,隋东.2003年3月2日辽宁暴雪天气分析.辽宁气象,2004(1):10-11.
  [2]张山清,田惠平.一次全国性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新疆气象,2005,28(4):7-8.
  [3]王文辉和徐德祥.锡盟大学过程和“77.10”暴雪分析[J] .气象学报,1979,37(3):80-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2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