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煤矿井下电气事故原因与预防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煤矿机电事端是由机电设备引起的事端。安装、调试、检修运输设备时发作事端。还有直流架空线路事端和高压、低压电网事端。机电事端在煤矿总事端中排名第五,是煤矿瓦斯爆破的首要原因。我国大多数煤矿瓦斯爆破都是由电火花引起的。机电事端形成的死亡首要发作在维修设备和建筑工程中。分析和概括我国煤矿机电事端发作的原因,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才能够保障煤矿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关键词:煤矿机电;煤矿井下;煤矿瓦斯爆炸;电气事故
  1 煤矿井下电气事故产生的原因
  1.1 设备事故的原因
  1.1.1 电网过电流的原因
  电网溢流是电力设备的实践电流超越额定电流,存在短路、过载和毛病相位。短路是指电流不流过负载,而是由导线直接衔接形成回路,从而产生强大的电流或火花。这种电流或火花会在瞬间引起焚烧或爆破。这是最严峻的地雷火灾和爆破事端。煤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焚烧等事端都是由短路引起的。其原因是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绝缘毛病而短路。例如绝缘老化、电缆潮湿、异物损坏、挤压设备、防护措施不当、操作失误。超载是指实践流过电气设备的电流不只超越额定电流,而且超越电气设备答应的过载时间。其原因是:高电流和高电压;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起动电机因起动电流大而焚烧。断开相为三相电机单相断开线,即电机的单相操作。其原因是:引信有相位引信;电缆芯线路在一个阶段断裂;电缆接线端子和电机开关不结实衔接、松、掉落;电机定子绕组和接线端子毛病可引起毛病事端。
  1.1.2 井下低压电网漏电故障原因
  电气设备的绝缘遭到水分、水的摄入和老化的影响,形成绝缘能力下降和电力走漏;电缆被揉捏、砍伤、过度弯曲,经常移动和呈现裂缝;电气设备过高或过长过载会形成绝缘老化;当设备修复时,由于中止供电的故障,电气操作或作业不慎,使人触相漏电。
  1.1.3 电气设备失爆故障原因
  电气设备的防爆外壳失去了防爆或防爆能力,称为爆破。煤矿井下爆破的原因有:电气设备保护层维护和检修不妥脱落,导致防爆面上有矿尘等碎屑;因为罐壳变形和机械损坏造成移动和搬迁不妥,可导致防爆电气设备爆裂;在装卸过程中没有特别东西或处理不妥;因为工作人员对防爆理论缺乏了解,未能正确履行各项规定,以及对防爆设备的草率要求,都或许导致引爆。
  1.1.4 管理上的缺陷
  企业领导遵循安全生产方针及安全法律法规的态度不仔细,安全督查不到位,勞动纪律松懈等。
  1.2 触电事故的原因
  ①低压触电事端原因:违章带电作业、装置、检修、查看;不执行停送电制度;设备及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失效;
  ②高压触电事端原因:带电作业;没有执行作业票制度、作业监护制度;误操作;没有高压露电保护装置或失效;
  ③直流架线触电事端原因:人员上、下矿车时触及直流架线;在有架线的运送巷行走,触及架线等。
  2 采取的预防措施
  ①避免将电缆和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避免机械损害,如揉捏、碰撞、过度曲折、刮伤和刺伤;
  ②在修理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中的导体,如操作和资料,被留下;
  ③电气设备不得增加任何部件,假如增加,应满足要求;
  ④补偿电网对地面的电容电流;
  ⑤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应能连续监测电网的绝缘状态,只监测电网对地面的绝缘电阻值,而不反映其电容大小。当电网的绝缘电阻降低到指定的值时,电源迅速被切断。泄漏装置必须灵敏可靠,既不能抵抗也不能错误移动;
  ⑥良好的接地系统已经到位:当设备的绝缘受损,电压达到其金属外壳时,外壳上的电压被限制在一个安全范围,以防止与带电设备外壳的个人接触并造成电击;
  ⑦防止人们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煤矿安全条例》规定,电力机车空线悬挂高度不得低于轨道表面的下列规定:人行车道、停车场2m,在人行道穿过运输车道的地方,在无行为能力者的道路上,有1.9m;在井底到骑车场的井底,有2.2m;
  在地下或工业广场,其他不同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少于2.2m。暴露在不能与外壳封闭的导电部件上的高压电气设备,应封闭在一个外壳内,以防止人员接近它,并应在外壳的门上安装一个供停电用的锁定开关。确保当工作人员开门进入高压电气室时,电气设备的电源断开。
  3 结束语
  煤炭工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能源,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然而,机械电气事故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我国煤矿企业的管理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技术设备和人员的质量不能达到国际水平。经常发生的机械和电气事故也对矿工和矿工家庭造成损害。因此,煤矿企业要重视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实行责任制,培养煤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董海.煤矿电气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17).
  [2]张文珠.浅谈煤矿电气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