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音乐专业分流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谈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音乐专业分流模式,突出“整体化教学方向、个性化方向、天人合一乐教观”的课程理念,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大类招生;模式;高校音乐;专业分流;实践
  高校音乐教育理应是大众教育,却长期将自己定位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层面上,不仅使专业课越分越细,内容越学越专,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也顾此失彼。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思索发展目标与定位问题。一味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一定要走出符合学院特色与发展的创新道路。因此,在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音乐专业分流实践应下大力气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不断突破专业化精英式的教育模式,使其向精英与大众相结合的音乐教育转型。
  一、从分科递进课程体系向整体化方向的模式转变
  使专业课不断向整合优化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课类、乐感文化的新课型方向转型。可突破音乐大、小课界限,实现双向发展,即理论大课向技能小课发展,小课向大课靠拢。技能小课突破纯表演规格的个别教学,产生灵活多样的大课、小组课、个别课结合的新课型。表演大课讲授理论和技能的共性内容,促进师生在智力因素包括使人格、情性、毅力、肖力、自信心、专注力、适度感和控制力等。认识上增加理性思考;小组课突出互帮、互教和互学;个别课则突出个性。这种三位一体的新课型和因材施教,优生优教(优生优教是一些师院提出的鼓励拔尖学生的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学生上进心强、学习进度快、成绩显著,教师为适应学生的发展,也相应增加授课时间和授课形式。)的激励机制共同作用于表演小课教学,是改变“心授多于口传”,“模仿多于创新”的落后的教学状态的重要举措。理论大课采用大、小结合的课型,即课上与课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整合与优化结合、传授与指导结合等改革措施,前者为大课,后者为小课。在专业课的课界上,要突破理论课与表演课的界限。理论课中加进表演课的因素,表演课重视理论的内容。要突破作曲技术课与音乐学课程的界限,将二者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课程对作曲课程的指导作用,加强历史课程中以古鉴今的内容。在专业课的课域上,特别关注音乐课程与非专业的素质和文化课程的联系与沟通。
  二、从共性化教学观念向个性化方向转型教学实践
  其一是不断反思忽视人的本性发展的教学行为,反思音乐教学中各种共性化的条条框框。不断审视在音乐教学(欣赏、分析、表演和创作)过程中,是否充满体现了学生个性的魅力特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参与欲、创造欲和表现欲望?是否充分展现了学生个性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追根求源,多问为什么,提倡逆反思维,教、学双方都戴上研究的眼镜,达到知其然,也知所以然,师生共进,共同研究的目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有准备地和即兴地阐释自己的见解,可以讨论,可以递纸条,也可以在教师的同意下由学生主讲。这些都要发挥个人潜力去积极准备方可奏效还可进行个性化的学生学习成果汇报。
  其二是开设具有拓展个性的规划课程。每个学生从自我学习条件出发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学习过程中经老师指导不断得到修正,不断调适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与共性发展的关系,不断拓展和丰富个性,使其成为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一种“生存能力”,成为专业、人文和观念三项技能统一的思维基础,成为成功智力(成功智力的概念是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三种智力的平衡与搭配)之首要。其六是教学内容突破他人的知识和经验范畴,融进师生自我的知识与直接经验、生活经历、文化進展等方面等个性内容。与具有个性特征的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关注对每个学生的音乐审美和立美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社会生活的相联系,将学生的专业和非专业的个性经验和生活充实到教学之中,促进音乐课程内容向生活回归。
  三、用“天人合一”的乐教观审视高师课堂音乐教学
  “天人合一”的乐教观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程改革之上。在课程研制的过程中,要将音乐教育和教学中的艺术因素、科学因素、人文因素“合一”,必须形成综合性的新型课程形式不断促进旧课程在概念、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天人合一”乐教思想贯穿到课程研制的全部过程,通过整合优化、整合升华,使每一个音乐教学的时间切面,均构成综合的课程型态;使整合过的新型课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艺术创新意识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想象力、鉴赏力与文化认识的有效沟通;有利于艺术的情意教育贯彻和学生艺术情境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师从主导教学地位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型;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更,教师由至高无上的传道者变成服务学生的辅导者和促进者;有利于课堂上下、校园内外全方位的教学连接,既关注学生课外个人特长的发展,又帮助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相关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兴趣。
  四、结语
  大类招生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是目前高校改革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吴琼.核心素养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7,21.
  [2] 石晓平.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音乐创作,2016, 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2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