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辽宁省西部荒山干旱地区一直是造林的重点地区之一。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等因素影响,该地区干旱少雨,风沙侵蚀现象严重,土壤肥力较差。为了提高辽西干旱地区育苗效果,合理选择樟子松育苗技术,才能改善育苗品质。
[关键词] 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
[中图分类号] S791.2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7-84-2
辽西干旱地区立地造林环境相对较差,很多树种不适合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在辽西地区组织造林工作期间,应结合辽西干旱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等状况,选择抗旱、抗寒、耐贫瘠等效果好的树种进行栽植,才能提高育苗质量。
1 科学选地,合理施加底肥
1.1 科学选地
辽宁省西部地区常年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有限,经常处在干旱缺水状态,导致当地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由于樟子松具有一定的抗旱、耐寒等优良特性,所以适于在辽西干旱地区栽植。但是,栽植期间必须结合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优选地下水位低、土质松软、排水便捷的土壤区域实施栽种。
1.2 施撒底肥
樟子松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栽植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量的影响。鉴于辽西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土壤有机质稀缺的现状,在樟子松树苗栽种期间,每667 m2育苗地均匀撒入腐熟的农家肥2 kg,然后利用机器翻整耕地。在耕地内均匀混入农家肥,增加土壤内有机质含量,提高育苗地蓄水保墒效果。
2 催芽处理
2.1 种子采集
在开展樟子松育苗工作时,可选择40~100年生的樟子松采集其果实来收集种子。通常,每年6月1—10日樟子松开花,每年9月10—30日种子成熟。第3年的4月份球果逐渐裂开,种子呈分散状。因此,采集樟子松树种最佳时间为每年的春季与秋季。一般,秋季选择9月10日—11月20日采集,春季则选择3月10日至4月20日。采集中,由于坚固的樟子松球果开裂难度较大,若需要大量采集,应通过室内烘干法促使球果脱粒。一般应先清洗球果,然后在烘干室木架中均匀摆放球果后,加温至(52.5±2.5) ℃,且保持三四天,就可促使球果开裂。加温中,要对球果进行翻动、敲打,从而将种子打落。若球果处于准开裂状态,应将其倒入(45±5) ℃水中,充分泡8 min左右后,全部捞出、烘干,静置3 d会自动裂开脱粒。种子脱粒后应精挑细选,科学处理后有80%会发芽[1]。
2.2 混沙埋藏发处理种子
通过此法对种子实施处理时,需利用消毒设备处理种子,然后选择地势较高、土壤水分低的位置挖一个规格为0.5 m×0.5 m的坑,通常种子数量决定坑的长度。将草席子均匀铺入坑内,以1∶2的比例将种子与砂子混合在一起倒入坑中。每日白天要搅拌、撒水;黑夜为了降低坑内温度,要将草帘遮盖在种沙混合物上。15~21 d后,种子开裂即可选种使用。
3 合理播种,正确管理
通常播种时间应选在春秋两季,因为春秋播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与抗病害能力。当辽西地区温度达到8 ℃时应展开播种,一般可在4月10—30日播种。播种前应充分浇水,待土表风干后,应垄起0.8 cm深麻面在床面处。然后,播种时经播种机播种,一般垄宽在4 cm上下,行间距应在9 cm上下最佳。播种后应把0.8 cm的土壤覆盖在种子上,通常每667 m2播撒5 kg种子。同时,播种期间应将阻风屏障安装在育苗地四周,6月中旬拆除即可。另外,要在苗床上铺垫适量杂草,避免鸟类偷食种子。
4 樟子松育苗期管理
4.1 合理浇水、正确施撒肥料
播种至出苗期,应保证育苗地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且每日午后浇水最佳。在4—6月,每日应勤浇水,浇水量要少;在7—8月,每4 d浇水一次,且要浇透;8月底左右,每15 d浇一次水;起苗初期,每2 d浇水一次,且要浇透,从而使土壤更加松软,确保完整的苗木根系能被顺利挖出。
施肥最佳时间为6月15日后,从该时间点后树苗进入生长旺期,一般每667 m2育苗地每10 d撒4 kg有机肥最佳,直至9月中旬。施肥期间应适量浇水。
4.2 做好锄草、松土、间苗管理
在撒种、播种时,应在遮盖土内混入锄草醚。通常,每667 m2施撒40%锄草醚10~15 kg。第1次喷药30 d后喷第2次,第2次用量与第1次相同。
松土时间为每年7—8月,中耕松土时深度要控制在3 cm上下,10 d松土一次,保证樟子松幼苗及时扎根、生长。
间苗时间为每月7月中旬,通常要铲除老弱病苗,并补充健康的新苗。
4.3 治理樟子松育苗时的病虫害
防治病害时,应在每667 m2育苗地中混入1.5 kg五氯硝基苯,然后将混合土壤均匀覆盖在种子上。亦或除苗结束时,将1%波尔多液喷洒在育苗地,通常7 d喷洒一次,连喷4次。
幼苗期后,要做好立枯病预防与治理工作。鉴于立枯病发病迅速、树苗感染后呈猝倒型等状况,应秉承“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在病害防治中,要做好种子、土壤等消毒处理。通常樟子松幼苗破土时,要组织幼苗防病消毒工作,即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1 kg/m2,隔六七天喷洒一次,7月底后可适当延长喷药间隔期;或喷洒0.1%~0.2%的多菌灵溶液500 g/m2,每隔15~20 d喷洒一次,并可视病害发生程度适当延长或缩短喷药周期[2]。
4.4 合理起苗
树苗的移栽效果直接受起苗过程影响。通常,起苗初期要提前2 d将育苗地浇透,然后基于“边起、边运、边载”的原则起苗。另外,要提前配置泥浆,在树苗运输前在树苗根部涂抹均匀,同时适当为树苗覆盖遮阴网,避免烈日灼烧伤害树苗。
5 樟子松移植苗的培养
5.1 畦床育苗
樟子松幼苗生长2 a后,应在第3年4月10—20日移栽树苗。移栽期间应沿着畦床,每株树苗之间要相距4 cm,行距12 cm最佳。作垄期间,株距、行距分別为4 、16 cm最佳,且采取双行栽植。栽植期间树苗幼叶不可入土,踩实土壤后要立即浇水。待树苗成活后,要及时施肥、浇水、锄草和松土,待幼苗规格达到使用要求后,方可出土使用。
5.2 樟子松营养袋移植苗培育方法
营养袋育苗方法可改善土壤使用率和造林成活概率。通常,营养袋大小应控制在30 cm×28 cm,三面实施封口,底部戳直径在1 cm左右孔洞15个。使用的培养土采用V有机肥∶V沙子∶V土=1∶3∶6比例均匀混合搅拌方法配置,并在育苗地中挖1.5 m宽、25 cm深的育苗沟,长度结合育苗量确定,然后将营养袋依次放入沟内[3]。
一般装袋时间应选择每年10月10—20日,且挑选的幼苗应符合两年生、根系旺盛、顶芽丰满、生长健硕等条件后才可装袋。同时,装袋前应适当修剪根部,如剪除地表上侧所有侧枝,并对根系实施保湿处理,避免树苗根系失水、死亡。要适当施肥,提高营养袋育苗成活概率。经研究,最佳装袋季节为秋季,成活率高达95%。
6 结语
在辽西干旱地区选择樟子松树种开展造林工作,符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因此,在造林工作开展中,要优选樟子松育苗技术,提高樟子松育苗质量,保证后续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洪军.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浅谈[J].农民致富之友,2019(4):198.
[2]韩宇.樟子松育苗技术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4):199.
[3]王晓红.简析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9(1):118-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