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林业常见树种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林业树种病虫害发病率极高,尤其是以辽宁为首的东北地区,为造林工作制造了诸多困难,经济损失不断增加,造林效率越来越低。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要对病虫害防治予以高度重视,采用正确的防治技术开展工作。本文将主要围绕林业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并提供具体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40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点林区,其规模和数量都排在前列,但造林工作常因为病虫害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无法获得理想的工作效果,更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处理此方面问题,科学组织治理工作,推动东北地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林业树种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1.1缺少正确认识
在林业工作中若不具备正确的病虫害预防认识,只关注树种的使用效益,无法正确预防病虫害。很多地区在开展造林工作时,选择的树种过于单一,出现纯林状况,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生物多元化较差,致使林木系统抗病害水平越来越低,无法彻底防治虫害和病害。另外,在树种育苗过程中,也没有做到良种壮苗[1]。
1.2引进不良树种
在引进树种时,没有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挑选了很多不适合本地存活的树种,致使树木抵抗力不足,引发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在管理林木时,也未及时组织集中化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缺少专业性的剖析手段与方法,工作效率较低。部分地区在平常工作中未全方位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集中管理树种,不具备技术标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也未对天然林的管理工作予以一定关注,导致林木无法健康成长,病虫害问题加剧。
2东北地区林业常见树种病虫害防治技术
2.1关于根腐病
针对此病来讲,病状主要为树种根部腐烂,失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到后期植株死亡率极高。发病高峰期在一般在每年的3—5月时病情最为严重。根部是浅褐色,在病情严重后会越来越深,致使树木皮层组织失去正常功能,引发严重后果。在防治此种病虫害时,要选用精品品种,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水平。处理种子时刻利用在种子内拌入退菌特药物,或者选用80%的抗菌剂放在2000倍液中5h。播种过程中在土壤中放入多菌灵,加强消毒工作。在发现病害后,可在根部施入甲霜恶霉灵药物,从而实现防治效果。
2.2关于蚜虫
此虫害通常出现在树种成长发育过程中,每年的4—9月是其主要活跃期,最佳生长温度为25~27℃,最佳湿度为60~80%,4~5d繁殖1代,繁衍速度极快。具体防治可采用以下方法。
人工防治法:条件允许的地区(苗圃地),可采用喷水冲洗的方法来管控虫口密度。
生物防治法:使用蚜虫的天敌,比如异色瓢虫、食蚜蝇、七星瓢虫等。
化学方法:通常采用浓度为10%的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的敌敌畏,或者喷洒浓度为6%的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
2.3关于叶斑病
此病是寄生病害的一种,病菌通常会寄生在树种上来越冬,开春后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树种发病以后会出现褐色斑点,病情严重后斑点范围扩大,还有可能导致死亡。针对此种病害,相关人员要定期修剪树枝、树叶,还喷施消菌零、甲瑞农、链霉素等药物,1棵树的剂量最好控制在70mL加50mL的水,依据发病情况7d施1次。
2.4关于针叶树枯稍病
辽宁区域造林树种落叶松居多,一般常见的品种主要有长白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其中落叶松枯稍病始终是最难处理的一大问题。其在苗期表现极为明显,因此要加强出圃前的防治工作。苗期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当年新稍遭受威胁,受害部位呈现暗褐色,一有收缩会逐渐变细,对林木的成长与木材的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所以苗期预防工作非常关键。具体防治可参考以下方法。
人工防治:加强苗圃地除草,保证田间没有杂草。不可只注重苗木产量,忽略苗木数量的控制。其密度通常在360~400株/m2,良种壮苗的抵病力较好。
化学防治:通常使用药物防治,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浓度一般控制在1200~1500倍液,7d左右喷洒1次。可轮换使用这些杀菌药剂,以防树种具有抗药性[2]。
2.5关于介壳虫
此虫害一般出现在光照效果较差或者通风不佳的地区内,在发病以后树木生长速度变慢,若无法及时解决,有较大几率引发树种死亡。所以,必须要加强林分的抚育,处理好旱死树,若发现此种虫害,通常喷洒浓度为900~1000的苦参碱或者氟氯氢倍液。
2.6关于桑萎缩病
此类病症主要包括花叶型、黄化型以及萎缩型:花叶型在发病的初期,桑叶上卷、缩小,叶脈上会出现黄绿色、淡绿色的斑块;黄化型在发病的初期,桑叶卷曲于背面,且叶面发黄;萎缩型在发病初期,桑叶皱缩、节间也缩短。发病严重的桑树,新枝比较弱小,最终枯死。
桑萎缩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有关人员必须强化对苗木的检疫工作,选择抗病性能良好的苗种。另外,防治人员应当在初春时节定期(每隔20~30d)进行喷雾防治,选用药物为80%乙蒜素的3000倍液与1.5%多抗霉素的500倍液。
2.7关于桑红蜘蛛
桑红蜘蛛病害多发生于初春至晚秋,最严重的时期为夏季、秋季中的干旱时期。发病时,若螨以及成螨会吸食叶面背部的汁液,导致叶面逐渐变黄、深褐色。另外,虫卵或者雌成虫会在土缝、树枝甚至干树皮缝内越冬,极大影响了桑树的成长。
桑红蜘蛛的防治方法主要为:防治人员应当在初春时节到每年的5月中旬前后,每隔7~10d进行喷雾防治(根据实际情况连续防治2~3次),选用药物为1.8%阿维菌素乳油的2000倍液或者40%丙溴磷乳油的2000倍液。
2.8关于野蚕
野蚕一般会在5月的中下旬期间进行孵化,低龄的幼虫集中成害,老熟的幼虫分散成害。其中,老熟幼虫会在桑叶的2叶之间、叶面背部、枝条的分杈处以及叶柄的基部进行“化蛹”。幼虫期的野蚕对桑叶叶片的危害极大,仅仅留下叶片主脉,甚至会在病发严重时期吃光整株整枝的叶片。
野蚕的防治方法主要为:防治人员应当在野蚕的后卵期和次年的初春时期进行喷射防治,选用的药物主要为30%桃小灵乳油的1500倍液,从而将越冬的野蚕卵杀灭。部分桑园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防治人员可以于野蚕高发期施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环益”微胶囊悬浮剂的1000倍液或者3%高渗苯氧威的3000倍液,不仅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这些药剂也属于无公害的药剂,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边环境。但要注意的是,在防治后的40d内,不可以将这些桑叶喂养家蚕。
2.9关于红松落针病
在红松落针病发病时期(多为20a左右林龄的红松树林),树叶枯黄,叶片落地后树的枝梢光秃,病菌侵染红松的幼龄林木和苗木,严重影响了红松林木的生长。
红松落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防治人员应当在树高3m以下树林中,对林龄为15a左右的树林进行喷雾防治,主要的选用药物为代森铵的500倍液。
3结论
要想确保东北地区林业工作落实到位,必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关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其的重要性,正确展开防治工作,坚持系统化准则,重视苗木、种子的检查工作,全方位掌握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和规律,正确选用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夏彩霞.浅析东北地区林业常见树种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8,36(12):83,86.
[2] 旭梅,刘喜明.林业常见树种病虫害成因[J].农民致富之友,2014(09):242.
作者简介:海涛(1977-),男,研究方向:林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