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北省某基坑井点降水施工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更新,地下工程也越来越重要,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比原来有了更大的价值,而在向下发展的同时,地下水的客观存在则影响到了整体的施工进度安排,所以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降水工程关系到后续所有工序的开展,降水工程的质量,也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简要阐述了井点降水过程中的工序及各个技术要点。
  关键词:井点降水 井位布置 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3(c)-0025-02
  1 地下水情况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3.60~4.20m,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范围内的地下水对基础部分的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基础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基础在长期浸水条件情况下,交替出现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基础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2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2.1 基坑降水目的
  拟建工程通过设计和比较,决定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现场情况,必须先做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保持干场作业环境。
  2.2 降水方案比选
  目前在华北平原地区常用降水方法有如下几种:
  (1)明沟排水:施工方便,设备简单,降水綜合费用低,适用于地下水水量不大,透水性好,槽底较浅的基坑。
  (2)无砂混凝土管井降水:施工工艺简单,排水量大,效率较高,有利于土方开挖,但抽水量较大,对周边环境易造成影响,适用于基坑涌水量较大的情况。目前有些地区已经禁止使用。
  2.3 降水工程分析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内地下水埋深约3.60~4.20m,所揭露的地下水对本基坑的开挖及对施工产生影响,本着经济合理的理念考虑采用管井降水为主,集水明排为辅的方案。
  2.4 降水方案设计
  地下水控制采用管井降水和明排相结合,外围降水井井深15.0m(31口),集水坑位置井深18.0m(6口),直径600mm,间距约10.0~12.0m,共布置37口,内部疏干井井深15.0m(12口),集水坑位置井深18.0m(3口),直径600mm,间距20~25m,共布置15口。在坑底坡脚处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3 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3.1 降水方案
  3.1.1 降水井
  降水管井在基槽周边和基槽内部布置,布置方法和位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另需在坑底坡脚处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管井孔径为600mm,滤水管外径为400mm、内径300mm,水泥砾石(无砂)虑水管,井壁四周采用细石(2~10mm)填充,施工时应避开地下管网等地下设施。
  3.1.2 明排设施
  沿基槽边布置排水沟和集水坑,排水沟深约350mm,宽约330mm,级配砂石填充。在基槽四角布置集水坑,坑深约750mm,直径约620mm。槽内积水及渗流地表水通过提升泵及时排出至基坑外。
  3.2 降水井施工
  3.2.1 工程主要施工工艺
  (1)施工顺序。
  钻井设备进场—开挖井点定位—管井施工—管井试抽水—设备调整—管井降水—基础施工—基础回填—降水管井封闭—钻井设备撤场。
  (2)降水井定位。
  现场技术人员根据甲方提供的轴线标出控制点,通过经纬仪、钢尺定位,然后撒白灰确定井点。
  (3)降水井成井。
  设备采用泥浆护壁回旋钻机钻进成孔。成孔后需洗井,将井底沉渣冲净,并在安装过程中需连续下入井管和滤料。
  (4)安装井管。
  井管采用400mm无砂管井,井管外填滤料。摆放无砂管需扶正,偏差不超过1%,确保井管整体垂直度。
  (5)洗井。
  管井安装完成后,需及时抽水洗井,防止因为空置,使滤管因泥沙的进入而堵塞。
  (6)抽水。
  管井洗井至排水管道流出清水后即可连续抽水,如出现水混浊并大量含粉粒时,需调整滤料粒径。
  (7)施工控制。
  降水过程中安排人员对地下水进行观测。可以根据水位观测情况及天气情况适当调整降水井降水时间间隔。
  3.3 降水井质量的检验标准及保证措施
  (1)井点放线:设备钻进前需由专业测量人员放线,并会同甲方,监理进行抽查。
  (2)降水井成孔。
  检验标准:垂直度<1%,孔深设计要求,孔底沉渣厚度<300mm。
  保证措施:成孔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随机检查钻杆标尺垂直度和钻杆进尺深度,钻进到达指定深度后测绳量测深度,检测沉渣。保证孔深和垂直度。若沉渣厚度超标,则要进行清孔。
  (3)下管。
  检验标准:井管垂直度1%,井管插入深度≤200mm,井管间距≤150%。
  保证措施:清孔检测合格后需立即下井管,检查井管质量和数量,严禁强行下管,接头处用纱网及铁丝绑扎结实,注意要保持垂直度,到设计深度后固定在孔中,管口高出地面300~500mm。
  (4)填滤料。
  检验标准:过滤砂砾料填灌≤5mm。
  保证措施:下完管后注入清水稀释泥浆,开始填入滤料,填料前检查滤料质量,滤料要沿四周均匀填入,填料时边填边测量孔深的变化。
  (5)洗井。
  检验标准:洗出清水。
  保证措施:①将空压机空气管及喷嘴放进井内,先洗上面井壁,然后逐渐将水管下入井底。②打开空压机,空气将快速经各管壁向井壁程漩涡状喷射,借气水混合冲力迅速破坏泥浆壁,并将泥浆及细沙携带到井外,直至水清沙尽。   (6)渗水运行。
  检验标准:井内水位低于槽底标高>1m。
  保证措施:渗水系统施工完后,进行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立即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疏干降水期间定期检查、记录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基槽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保持在槽底底至少1m以下。
  3.4 降水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控制
  管井降水,使周边的地下水进行汇集,然后外排。这样的过程会因为水体的流失而对周围建筑物造成沉降,对此可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进行预防预防:
  (1)调节水泵运行时间,减缓降水速度。
  在降水井邻近被保护建筑物一侧设立沉降量观测点,根据情况间隔井位抽水,或在一段时间内停止水泵的运行。
  (2)防止将土粒带出的措施。
  需确保管井周围砂滤层厚度和施工质量,防止将土粒带出。
  3.5 降水过程中对设备的维护
  降水期间需安排专人对抽水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且每天24h内检查不少于3次,绘制表格详细观测记录并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出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抽水水泵必须置于设计深度,水泵吸水口应始终保持在动水位以下,因损坏需要更换抽水泵时,技术人员需测量井深,控制好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降水过程中发现基槽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人員处理。
  保证地面排水系统畅通,定期派人清理沉淀池。
  3.6 降水过程中的管理
  (1)在开始基坑抽水泵运行之前,所有设备进行抽水试验,从而保证抽水系统完好正常运行;
  (2)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如实做好出水量记录,对因故停抽的降水井更应测量水位,及时分析整理资料,以指导和调整降水施工。
  4 结语
  以上为一实际降水工程中的井点布置方案,其中主要的是涉及到水井的布置和井点的维护。其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实时观察地下水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调节降水的速率,防止形成超采。
  参考文献
  [1] 李广信.基础工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化建新,郑建国.工程地质手册[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