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的建筑岩土勘察技术经过数十年来的累积与发展,理论体系、实践体系相对来讲较为完整,且取得的施工建造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建筑岩土勘察技术在实践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需要加强对岩土地基勘察技术的优化处理,将地基处理技术与之紧密配合,进一步达成建筑工程建造目标。
  关键词:岩土勘察;地基处理;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更为科学的技术分析和处理,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前,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的地基条件进行认真的勘察,在进行勘察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地基表面,要进行深入的勘察,用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持和施工依据,保证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方案的科学和可行性,从而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地基处理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岩土勘察工作。具体来讲,一是应该获取带有地形及坐标的的建筑工程平面结构图,针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认其是否会对工程施工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提出可行性处理措施;二是应该对建筑地震设防区附近的场地类型、土壤性质等进行合理划分,判定不良地质的分布状况;三是应该做好地下水发展趋势及水位变化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地基降水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层渗透性,判断建筑周边地质水文条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四是如果需要进行深基坑开挖,在开挖施工前必须获取相应的岩土参数,以此为依据做好桩基稳定性计算,结合计算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从目前来看,建筑工程岩土勘查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重视不足。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行业面临也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少建筑单位对于岩土勘察工作重视不足,甚至为了节约成本忽略岩土勘察,或者缩减岩土勘查的工作量,导致岩土勘察工作无法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影响了勘察工作的效果;二是越級承接业务。我国建筑行业岩土勘察管理缺乏规范性,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企业之间也没有能够形成规范的竞争合作机制,导致部分勘察单位存在越级承接业务的情况,在自身资质不足的情况下,给出的勘察报告内容简单粗糙,可能导致地基处理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三是沟通交流缺乏。现阶段,因为对于岩土勘察工作不够重视,不少单位在设计与勘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部分环节的工作安排不当,存在参数深度不足甚至缺失的情况,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2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2.1添加剂法
  添加剂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地基较软的地质环境,通过对土壤成分的分析,在其中添加适宜适量的添加剂,通过一些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使土壤的成分和密度、凝结度等发生变化,从而改善软土地基承载力差,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压力和某些大型重型机械不能顺利作业的问题。如在土壤中加入生石灰或水泥,通过一系列反应,将使土壤中的水分大幅减少,同时形成物质极大提升地基土壤的凝固性和强度,使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2.2置换法
  置换法是将软土地基的不满足要求的土层移除,换为满足地基要求的土壤,逐层填土后通过振动或夯压,使新形成的地基满足建筑的承载需求。在应用置换法时,需要注重置换区域水分对新地基的影响,应及时设置排水沟等排出原有的或渗出的水分,通常在垫层区域采用大沙粒的土质,既能有效排水,又能防止冻胀,减少变形和沉降,然后再上面铺垫粘性土,从而提升地基的稳固性。
  2.3强夯法
  强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专业的强夯机,将8~30t的重锤提升到6~30m的高度,然后自由落下,利用重锤本身的重量来对土壤进行夯实,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也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适用于多种软土地基。夯点放线工作完成后,需要做好复核,对夯坑位置进行检查,确定每一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乃至每一次的夯沉量,对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将之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夯击点的间距根据土质条件、加固土层厚度等进行确定,如果需要加固的土层厚度大,透水性弱,含水率高,应该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反之则适当缩小夯点间距。
  2.4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高压旋喷技术)是在传统的地下注浆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注浆施工工艺,这种工艺的关键是对高压喷射技术的合理运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是利用成孔装置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喷射至土体之中,利用高压喷射的水泥浆对土体的“切割力”将土体破坏,进而置换土体中原有的“浆液”,而常见的高压注浆施工是以螺旋状向下推进,所以成为高压旋喷注浆。以水泥浆替换原有“浆液”,从而改变土体的受力结构和承载能力,进而使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有效加强。这种地基处理方法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相应注浆的含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确定。
  2.5挤密桩法技术
  这种技术处理手段在地基建造期间,可以应用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处理工作,其技术应用效果相对较为明显。在进行改技术实践应用期间,需要根据施工建造的方案将桩孔的位置布设好,同时还需要将岩土填入到桩孔之中,满足其设计建造的基本要求。挤密桩法的主要分类还包含土挤密桩法、灰土挤密桩法等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土机密桩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强有力的压实处理,将一些地质的湿陷问题进一步控制处理。
  2.6桩基础法
  桩基础属于一种常见的基础型式,其本身可以看做是基桩与桩顶承台共同构成的结构。桩基础能够将承受的荷载通过桩体传输到坚硬地层,以满足建筑基础对于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相比较其他技术,桩基础具有沉降量小、沉降速度快、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动荷载与水平荷载,依照垂直荷载,可以将桩基础划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且变形更小,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使得桩体承受不同方向的荷载。
  2.7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本身属于一种特殊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基础中,将水泥和软土进行强制性搅拌,待水泥凝固后,会与土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混合基础,提升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主要是利用了水泥与土层在拌和过程中彼此之间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不需要掺入过多的水泥,通常不会超过需要加固土体的15%,水泥本身与粘土并不会充分融合,粘土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活性会导致水泥土硬化速度缓慢,过程也较混凝土硬化更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保证地基处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项目若要顺利进行,首先要做到对岩土进行勘察并使用各种地基处理的技术。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以重视,对当前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断创新关于地基处理的技术,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远方.浅析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5,13:47~48.
  [2] 刘士华,周国军.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浅议[J].城市建筑,2014,16:120~121.
  [3] 宋文杰,吕春帅.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技术[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3.
  (作者身份证号码:131082198810185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