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配网一体化的应用不仅使电力调配的效率大大提高,也使电力调度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也为电网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进行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危险点致使电力调度的效率与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使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正常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配网调控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是当下配网一体化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1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特性
  第一,实时性。电网系统中的配网调控一体化通过遥测技术的应用来对相关的信息数据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这些信息数据全部传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有关电力调配工作人员就能够根据信息数据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与了解,有关运行维护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数据信息对电网的运行状况等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使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第二,系统性。系统性的体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首先,配电调控一体化能够对电网网架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变电站进行有效控制。如果电网运行系统出现问题,其中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及时进行警报提醒,从而使相应的故障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其次,配网调控一体化在收集到有效信息数据后能够及时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并对电网运行中的问题进行细致、具体地分析,从而使电网运行的整体运行状况能够反馈给有关工作人员。最后,配电调控一体化在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后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判断依据对电网运行调控,从而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2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2.1福建省厦门市电网管理模式
  我国首批电网调控一体化试点单位福建省厦门就是其中之一,其管理方式由调度控制中心和运行管理两个部门组成;调控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将调度和变电站监控合二为一,负责断路器的远方单一操作、监控和电网的调度、运行监控等,调控中心由调度部门管理;巡维中心则根据检修工作及操作的情况来安排现场工作人员。原先的变电站监控或分片区的监控工作,集中到调控中心进行,电网运行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了。厦门电网管理主要由“调度控制中心运行所”构成。变电站监控与调度进行整合,由调度部门管理。除此之外还承担断路器的远方分合操作及变电站设备的监控等业务,值班方式采用的是“四值两倒”的值班模式(“四值两倒”指的是:地调值班人员分为四值,12小时为一班,四值循环式值班),原有的集控中心整合形成运行所,一般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适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高效管理的地方,变电运行值班人员采用灵活值班模式。
  2.2北京电网管理模式
  北京电网采用“调控中心+操作队”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电网调度和监控中心负责调度、监控、遥控及事故处理等工作业务,操作队负责现场操作和日常维护;调控员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电网实际运行状态,业务流程得到缩短,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运行人员短缺问题。调控一体化在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承担着原集控站监控及变电站监视的工作职责。北京市电力公司建立了电网集中管理控制系统,通过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来完成变电站监控业务,很大程度提高了变电站事故处理速度。目前,国家电网应用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将电力监控、调度、运行操作与运行维护进行一体化设置,共同对电网进行统一管理。不但可以使调度控制中心进行集中有效地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监测信息,且有利于监控管理系统的统一、稳定、安全运行,促进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2.3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情况
  2015年,落实《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按照《总体工作方案》推进各项工作,结合五省区实际情况,重点开展调控一体化工作。总调及中调:1、总调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中调采用传统“调度+有人值班站”模式;2、广州、深圳已实现了调控一体化。各地区:广东全部19个、广西4个,云南1个、贵州3个局,共27个局实施了调控一体化。
  3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问题
  3.1数据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面积往往比较大,所涉及的用电网络中的用电设备数量庞大。能否做到及时调控、有效调控,信息数据统计是关键。对于这些数据信息的统计工作如果单独依靠对工程图纸等信息进行统计明显是不现实的。在具体的调配过程中任何数据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判断失误,从而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3.2存在盲目调控的现象
  由于人力调控的不足,以及管理分散,增加了智能化管理难度,进而在电力系统中调控管理中存在盲目调控的现象。在调控操作中依然沿袭过去的经验与方法进行管理,智能电网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使得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智能电网可持续发展。配网架空线路开关会由于某种因素而发生预想不到的情况,这就提高了调控难度。与此同时,配网运行部门向上级部门上报的通常为单馈路图,没有将配网调控具体化,导致调控缺少直观认知,这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盲目调控现象的出现。
  4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1应用GIS配电网调控技术
  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主要针对SCADA系统技术。传统的调度管理模式主要针对配网在线自动化远程监控。目前,没有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自动化,采用人工翻阅图册进行配电网络系统调控,所以在系统接入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信息拥有快捷便利的条件,能更好的实施电网实时监控自动化调度管理,实现配电网络一体化管理模式顺利进行。比如:2016年5月3日湖南娄底冷水江10潜伏冷都线16号杆,FLD-F10型号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设备安装完成,FLD-F10型号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设备能够促进湖南电力配电网数据分析平台自动化应用分析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实现了湖南智能化终端接入配电网大数据应用平台正式启动,也预示湖南配电网络进入到智能化时代。
  4.2做好电网数据的统计工作
  智能电网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用电设备。要提高调控一体化的性能,需要对电网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统计。对此可以利用具备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将整个供电网络图形化,提高可视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工作的准确性。做好电网数据信息的更新工作,做到有新设备、新的电网加入时能够及时更新信息。配网调控系统可以与GIS系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形象的地理信息对电网信息进行管理,避免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盲区。此,管理系统可以设立对外开放的平台,及时了解调控范围内的用电单位变更情况。
  4.3加强调控合理化
  针对盲目调控现象的存在,要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在自动化设备引进SCADA系统。传统管理模式虽然也能对配网进行自动化远程监控,但自动化装备的普及率并不高,因此,SCADA系统在此就能发挥一定作用。与此同时,调控平台采集数据及系统要以数据为基础,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加大对设备维修的重视程度,通过电气设备检修,对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保障数据传输通道的流畅性,保证信息能够准确无误的上传。
  5结束语
  综上,配网调控一体化对电网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带来的电网运行问题,从而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并且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森.智能电网与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发展探微[J].通讯世界,2017,19:196-197.
  [2]余骏驹.浅谈配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J].科技展望,2016,2606:112.
  [3]王曜飞,王威,王波,杨承河,侯方迪.调控一体化配电网故障风险评估及安全预警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能源工程,2015,04:13-17.
  (作者单位: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