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必须将抗震技术合理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才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掌握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和影响因素,才能在促进和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效果的基础上,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
引言
就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来讲,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周全,而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抗震结构。同时,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以建筑物的平面以及结构选型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建筑物的抗震力,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做好建筑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可以增强我国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使我国建筑物可以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建筑工程中抗震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中国地震地区分布广泛,强震频繁。很多城市位于地震带,因此预防和控制房屋地震特别重要。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500多万栋房屋倒塌,造成近7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房屋倒塌造成的。由此可见,地震灾害的破坏是由地震波对建筑整体稳定性的破壞引起的,因此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是势在必行。在实际建设项目中,改进抗震工程措施,发展隔震减震技术,对有效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何为抗震设计呢,抗震设计就是根据以往的地震作用,收集房屋破坏的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然后再结合当前现行的设计规范,结合先进的理念与标准,对在建的房屋进行抗震计算,并增加抗震构造措施,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在规范要求下进行设计,保证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御地震带来的强烈作用,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在设计中,首先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地震中地面运动对地基基础带来的强烈影响,计算不同等级的地震给予建筑结构的作用力,并且根据地震力制定相应的设计参数,如果规范中没有相应的参数,则应当通过实验对参数进行确定。以此来对结构的构件进行外形设计、配筋设计、连接设计等等,保证在地震灾害下建筑物还有一定的正常使用功能,或者保证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安全。为了做好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科学合理地进行计算与研究,吸取之前地震中积累的经验进行试验与设计是必要的,科学的设计方法可以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抗震能力,还能够在节约设计材料的同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环节还来自建筑结构的施工环节,所以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选择有资质和素质的施工队伍很重要,还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施工人员责任心的提高对于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小的问题施工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问题。设计人员有义务和责任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也应当尽可能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因为国土面积广,很多地震频繁出现的区域都包括在内,这些区域经常出现地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发生中的建筑物倒塌是导致灾害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楼层较高及抗震能力不强的建筑物,其一旦倒塌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为了确保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震力,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必须要认真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就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来说,因为其设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在设计中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特征选择适合的计算方式,比如:动力分析法等等。第二,设计中的弹性。其是为了确保整体建筑物内力位移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利用有效的计算方式可以正确计算建筑物在地震发生中的实际内力位移情况,并且利用计算着重分析有关位置。[2]第三,就连体建筑的设计来说,各种类型建筑之间的连接往往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抗震力,而连体建筑的振型数目通常在超过单体的8倍。因此,在连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吸收超过85%,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物整体抗震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1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
(1)在对建筑物结构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绘制好的图纸找出准确的主梁,并将主梁作为建筑物房间的主要受力点,然后,如何保证垂直的重力能够准确的抵达受力部位,就成为了下一个关键问题,要保证垂直重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通过传输路径抵达受力部位,同时,建筑物内室结构也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设计范围之内。(2)建筑结构的施工强度直接决定着建筑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所以,想要保证建筑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要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强度,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震强度设计,还需要针对建筑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进行抗震设计,进而达到提升整体建筑强度的目的。
4.2防震缝设计
由于建筑物的防震缝是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需要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合理设置防震缝,均匀、规则的分割建筑物。同时,在设计防震缝的过程中,应该切实保证建筑结构有足够的抗震宽度,从而保证防震两侧结构能够完全隔离开。但是,还需要具体分析每一个建筑物的外形特点,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震缝两侧的抗震墙。
4.3结构平面与竖向布局的抗震设计
一般来说,墙体和柱子之间设置的平面,其位置和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要保证高层平面以及竖向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具体设计中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确保结构构件的整体性。(2)保证刚度的重心和质量的中心相互结合。开展竖向设计,为确保位置的平衡性,需适当降低建筑的刚度重心,减少结构错向的发生,通过做好结构竖向高度和刚度以及强度等的控制,使其能够均匀分布,避免产生变鞭梢效应。开展竖向设计时,合理设置抗震缝,分割建筑物,保证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的同时保证建筑的美观性和使用功能的实现。
4.4抗震墙设计
墙体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承重结构,所以需要做好墙体设计工作。其中,在墙体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刚度确定墙体的数量。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承重墙的问题,合理设计墙体的横面和纵面,以此来增强房屋建筑物的稳固性。针对一些地震频发地带的房屋建筑设计,可通过增加墙体的厚度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结构设计要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基本原则,同时要保证建筑具有不错的抗震性能,从建筑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好把控,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抗震材料时要结合使用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其中,刚性材料具体包括水泥和砂石等,有着不错的抗渗透性能;使用的柔性材料具体包括油毡和玻璃布等,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过.浅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民营科技,2018(10):21.
[2]闫军.关于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四川水泥,2018(10):122.
[3]韩月.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83.
[4]王霞.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95.
[5]夏文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略谈[J].智能城市,2018,4(13):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0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