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甘薯病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病虫害的防控是甘薯栽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甘薯高产优质的保障。病虫害防控原则要以预防为主,农业措施优先,运用抗病品种、繁育健康种苗、加强植物检疫、物理诱杀等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物品投入,确保食品安全。
  [关键词]甘薯;病虫害;防治
  当前,甘薯已成为广东的重要副食之一,是广东省粮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化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截止到2015年,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达28.12万hm2,产量为142.58万t。由于广东气候温暖多雨,甘薯病虫害发生程度也有蔓延的趋势,甘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为摸清其病虫害发生特点,以便指导病虫害防治,近年来,笔者对广东省甘薯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甘薯生产威胁较大的主要病害有薯瘟病、甘薯疮痂病、甘薯软腐病和黑斑病等,主要虫害有甘薯小象鼻病、甘薯茎螟、甘薯卷叶虫等。现将病虫害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总结如下:
  1薯瘟病
  薯瘟是甘薯的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极毛杆菌,可通过病薯、病株、土壤及肥料等传播,病菌从植株伤口或根尖侵人,为害薯苗、植株与薯块。甘薯受害部位维管束变褐色,植株茎叶凋萎,薯块表皮有黄褐色的斑点,易脱皮且煮不烂,有的薯块腐烂并有臭味。薯瘟病菌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广东在4~11月份都可发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薯田容易发生该病。
  2甘薯疮痂病
  又名缩芽病或“麻风病”,属真菌性病害。以带菌的种苗或带病的薯蔓为田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与再侵染接种体,借气流和雨水溅射而传播蔓延,从寄生伤口或表皮侵人致病。为害嫩梢和茎叶。病部初时呈棕红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凹陷病斑,后来病斑成疮痂状灰白色的斑块,叶片皱缩,嫩梢畸形,块根细小。广”东在4~10月份均可发生该病,遇风雨天气,易出现发病高峰。
  3甘薯软腐病
  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根霉属甘薯软腐病菌,是甘薯贮藏期间发生的毁灭性病害。该病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特别是贮藏过甘薯的地方残留病菌较多,随空气传播,从薯块伤口部位开始入侵。受害薯块组织变暗褐色,发软腐烂,薯皮易破,渗出黄色汁液,带酒味,后变酸霉味,如薯皮不破,久置后失水变成干腐状。在温度159C~23C,相对湿度为78%~84%时,此病最严重。
  4甘薯黑斑病
  又称黑疤病,病原菌为长喙壳菌属甘薯黑斑病菌,是威胁甘薯生产的严重病害。苗期、成长期及贮藏期均可为害,苗期引起烂床,病苗移栽大田后,常造成死苗、缺株,烂薯。被害苗部或薯块有近圆形凹陷黑褐病斑。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带病薯和病苗,而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及水流等均可传播。土壤湿度为60%,温度25C时最适合该病菌活动。病薯有毒,不能食用。
  5甘薯小象鼻虫
  又称甘薯小象鼻甲,属鞘翅目,象虫科。其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为害巨大,是甘薯的頭号害虫,主要靠带虫卵薯块和种苗调运扩展,在广东一年有5~8世代,世代重叠。成虫啃食茎叶皮层、叶脉,产卵于薯蔓基部或薯块皮部,经4~8天后,幼虫孵化,蛀食薯块,造成不规则隧道,排满虫粪。被害薯块变褐,发异臭味,人畜不能吃,造成的薯块伤口容易感染软腐病。幼虫经15~30天成熟化蛹,蛹经8~10天化为成虫。在甘薯生育中、后期,遇干旱高温天气,土壤龟裂,薯块外露,更利于害虫取食和产卵,繁殖快,危害大。
  6甘薯茎螟
  俗称藤头虫,鳞翅目,螟蛾科。幼虫钻人植株茎部蛀食,被害植株茎基部肿胀成畸形,并常有虫粪排出,茎基部中空,容易折断,影响植株生育,甚至造成缺株。全年可发生4~6代,老熟幼虫在冬薯或残株遗薯内越冬,次年3月份化蛹。成虫羽化后当晚交尾,第二天晚上开始产卵。卵多数散生于叶芽、叶柄或茎上,卵期一般4~10天。幼虫主要为害春、夏薯及秋薯。
  7甘薯麦蛾
  又称卷叶虫,鳞翅目,螟蛾科。幼虫在叶面吐丝使叶片部分卷起,虫在其中啃食叶肉,使叶面呈透明网膜状。该虫在田间发生较普遍,一般为害不甚严重,但大发生时大量啃食薯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甘薯产量。甘薯麦蛾一年发生8~9代,以7~10月为害较严重。
  8防治对策
  甘薯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要注重种薯种苗的病害检疫,禁止带病虫的种苗、种薯进人甘薯种植区,杜绝病原菌及危险性害虫的传播。培育无病壮苗或选用脱毒种苗,如:广薯79、广紫薯2号、普薯23等,具有较高的抗薯瘟病性。避免连作甘薯,采用轮栽方式减少甘薯病菌与害虫的发生。对病薯、病苗要采取焚烧、深埋的方法处理,彻底毁灭病虫害。同时对种植地或贮藏室进行彻底消毒,建立安全无病虫育苗基地。对甘薯种植栽培管理方面,要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使甘薯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9药剂防治
  薯瘟病:栽植前,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10分钟可有效预防。田间发病初期,可用高锰酸钾600倍液喷洒病株。黑斑病:用50%多菌灵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浸洗薯苗3分钟。疮痂病:发病初期采用70%托布津800倍喷雾连喷2次。甘薯小象鼻虫和甘薯茎螟,用5%辛硫磷1.5.~2.5公斤混干细砂土25公斤作毒土,撒施甘薯藤头周围并覆盖薄土。对卷叶虫、茎螟、斜纹夜蛾等食叶类害虫,可在三龄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晶体600倍或10%氯氰菊酯1000倍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孙海华.甘薯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351.
  [2]谢逸萍,孙厚俊,邢继英.中国各大薯区甘薯病虫害分布及危害程度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15):23-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