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艺术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意象油画是代表地域文化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油画风格,见证了中国油画百年发展的历史演变。本文从中国意象油画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百年油画的风格演变,概括了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艺术特征,希望可以使读者对中国意象油画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意象风景油画;艺术特征;风格
  1 中国意象油画的含义
  中国意象油画是一种将代表西方文化的精神媒介与中国文化意境融合再造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它以油画材料和油画技法为基础,参照国画的某些技法和图式,强调中国本土审美要求。意象油画虽然经过中国化的改变,但本质上还是一种油画,在技法上突出写意性,也就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出画面“意境”的表达。“意象”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画面氛围的营造。中国地域辽阔,文化的不同造就各地油画风格的不同,对于中国意象油画而言,它主要产生于长江三角洲一带,因此观赏画面常常会有一种长江地区的灵秀和诗意之美。近年来,意象油画发展迅速,不再局限于江南地区,慢慢演变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中国代表作。
  2 中国意象油画的风格演变
  中国意象油画是融合中西文化特质的一种风格,是中国油画百年发展的历史见证,它从萌芽阶段、成熟阶段一直发展至今。
  萌芽阶段并没有明确的限定,代表人物有中西文化艺术先驱的刘海粟和展现本土文化精髓的林风眠二位画家。刘海粟的作品将表现主义和中国画大写意技巧巧妙融合,创造了个性化的形式语言。画面通过呈现气势磅礴的黄山景色,营造出一种气韵生动之美。林风眠开创的彩墨风景画对意象风景油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通过采用方形布阵,将光色和水墨调和,例如他的秋意风景系列绘画,将色彩对比减弱,把墨色作为团块参与到形式的建构中来,使得画面稳重中透露着活泼。
  中国意象油画在20世纪中晚期进入成熟阶段,这种地域文化鲜明的风格被大多数人接受和关注。代表画家有呈现形式美感的吴冠中和展现诗情画意的苏天赐。吴冠中的作品强调韵律和节奏,通过成群的房屋造型、装饰性的点线面和大小错落的块状结构来表现带有本土符号的风景。观察他的作品,可以看到简约和复杂的强烈对比,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取向。苏天赐的作品是一种本土化的成熟形态,他认为不论什么画种,它首先必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格的风景。因此,他的作品通过简洁的构图、清亮的色彩,将江南水润氤氲风景和斑驳跳跃肌理融合,营造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梦境。
  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经过漫长的发展,风格多样,形态成熟,代表画家有色彩旋律宁静悠远的沈从文和笔墨情怀浓重的陈世宁。沈从文认为油画色彩给他带来最大的愉悦感,他以跨度大的色彩表现诗意江南。而对于陈世宁来讲,他的意象风景画表达了对中国韵味的喜爱,通过随性的书写走笔,将浓墨重彩的远景和寥寥数笔的近景进行对比,以类似行草的线条呈现一种稳重和宁静之美。
  3 中国意象油画的艺术特征
  根据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这个风格作品的艺术特征。
  首先,中国意象风景油画强调中西融合。中西绘画各有所长,西方绘画注重形式而缺少情绪,东方绘画侧重主观而缺少形式。中国意象风景油画在萌芽阶段就融合了中西特质,并将这一特征延续。其次,造型方式灵活多变。中国意象油画的造型定位是对于形式趣味的追求,它不限于对具象造型的描绘,并在这个基础上突出画家的个人风格,呈现出一种不拘于形似的形象特征,表现出造型领域的中庸形态。再次,绘画语言凝练简约。中国意象油画笔法借鉴中国画和书法的特征,表现写意的效果。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就是绘画语言高度概括,达到一种“无法胜又法”的境界,通过代表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到具有独特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的线条,以及主观表达与客观表达相统一的意境之美。最后,以江南图式呈现诗情画意。江南美景含蓄文雅,而对于诗意画面的描绘不是简单地通过技巧和图式就可以表现,它主要通过画家诗意的思维来展现,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为基础,以抒情画面为依托,以优雅色调和柔和线条来赋予画面通体皆灵的神韵。
  4 结语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作品是蕴含中国文化精髓和诗韵境界的作品,它结合了中西方绘画的风格,在油画艺术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对中国意象油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中西绘画有更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刘耀熔.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王韧.上海洋画运动研究 1913-1937[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 吕旸,廖新.论意象油画中的文人画趣味[J].蚌埠学院学报,2012(10).
  [4] 杨友成.意象油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诗意魅力[J].艺术百家,2013(07).
  作者簡介:徐玉林(1971—),男,山西洪洞人,本科,助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