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低年级写话教学,以培养写话兴趣为主,通过不同方式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写话兴趣,来达成写话的意愿。在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中,通过激“图”趣、引“智”趣、发“理”趣,与“看”“听” “说”等活动相融合,真正让小学生对“写话有兴趣”。
【关键词】写话教学;低年级;激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写话”是小学生学习书面表达的初级阶段,既是内容,也是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一年级小孩虽然刚刚入学,但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一样可以发展语言训练写话。为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夯实语文基础,采取举一反三的训练方法,强化写话。一学完拼音,就要求家长配合为学生准备好绘本写话本子,然后结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开启愉快的创作之旅。在教学中,为激发小学生写话的兴趣,采取与“看”“听”“说”等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了看图知画趣、听语明智趣和说话晓理趣的写话教学探索。
一、看“图”知“画”趣,能写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写话可以绘画为主,兼附少量文字,利用图画等搭起一座兴趣的桥梁,让学生快乐地走进阅读和写话,并让心灵和语言充满美好和诗意。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通过图画来写话。
(一)看圖写话
学完《秋天》,布置作业——观察季节变化,补充句子。题目为《秋天来了》,写话内容是:“秋天来了,什么怎么样了?”要求学生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以调动积极性为主。课堂上进行情境拓展,朗读短文《秋天》,分别以田野、果园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为学生回家的仿写埋下伏笔。课后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幅果园或田园的彩色图片,提示学生可以说说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衣着打扮的变化。在家长帮助下,将所看景物写下来。很多孩子学完拼音小练兵即身手不凡!如杨紫滢写的《秋天》:
秋天来了,橘子红了。秋天来了,桂花开了。秋天来了,柿子熟了。
秋天来了,小草发黄了。秋天来了,农民伯伯大丰收了。
写出了所见,也写出了熟悉的生活与事物。
又如马羽馨《秋天》:
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
秋天来了,小朋友都穿上毛衣了。
看图写话,有所表达,基本上能完成用字及组词,甚至成句。虽篇幅不长,却也情致满满。小学生首次写话,基本上是纯拼音,有的在家长辅导下写成汉字,有的还不会使用逗号、句号,或打了或没打标点,有的甚至是画画涂鸦,没写成话。没关系,大胆尝试,鼓励为主!下次努力。
(二)写话配画
学完《大小多少》,再次布置写话。题目为《大小多少》,先在课堂上完成画画,画时强调两种事物的明显特征:或大小,或多少,回家后写话配画。要求是:左边配画,右边写话;同类事物才能一起比较(如水果和水果比,动物和动物比);开始规定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这次交上来的作品质量要高多啦!如《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老虎一只鼠。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蚂蚁一条虫。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月亮一颗星。
一边多,一边少,一串葡萄一个梨。
写话配图,于图中动物或景物观察认真,对比鲜明,用词逐渐表达准确,会选用字词来完成句子。通过图画,先看后写,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写话兴趣,让儿童喜欢写。
二、听“语”明“智”趣,愿写话
先看后写,直观性强,兴趣较浓烈;先说再写,实践性强,锻炼语言表达,让学生在说话和交流中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培养学生写话意愿,让学生在说与听的语言活动中正确表达和有效交流,包括认真聆听,再将说话内容写下来,重点是对词语运用的选择上,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在“听”的过程中,让小朋友感觉“有话可写”和“有话要写”。
(一)有话可写
有话可写,是一种示范或提示。确定话题,学生先口头作文,再写话。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学完《比尾巴》,就安排了仿写《比一比》。开展“有趣的尾巴”的拓展活动,认识了有趣的尾巴,引导学生可以比较动物身体长短以及身体某部分(或器官)长短,还可以比较不同植物的叶片、花儿不同等……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写话内容,配上比例恰当、形态逼真的图画。现场说话,将说话内容写下来,看谁说得好,就写下谁说的内容。如杨忆妍的《比一比》:
谁的叶子长?谁的叶子短?谁的叶子最美丽?
玉米的叶子长。白菜的叶子短。胡萝卜的叶子最美丽。
余昕瞳的《比一比》: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最好看?
兔子的耳朵长。小马的耳朵短。猫咪的耳朵最好看。
说“叶子长”时,有说树的叶子长、花的叶子长等,指导学生可说出具体是什么树和花,表达要精准;有说玉米叶子长、玉米叶子短的,提示要不同植物比较,表达有条理。说“耳朵长”时,有直接用兔、马、猫,余昕瞳同学用了“兔子、小马、猫咪”,细致与生动皆有,兴致与情趣盎然。
(二)有话要写
有话要写,是一种启发或思考。在口头作文时,抓住话锋,交流学习,再写话。培养学生学习的“愤悱”状态,尤其是在同学用字组词时有创见,字词精粹,表达到位,要有一种点赞感,或启迪性,激发自己的思考,希望也能创设一个这样的精美“字词”,并能写成话,即“有话要写”。 写《比一比》,有写比果实大小的、比尾巴粗细的以及比果子味道的……随着“小作家”“小画家”一顶顶桂冠的颁发,小作者们一次比一次兴致高涨。又如胡家荣《比一比》: 什么花儿香?什么花儿红?什么花儿向太阳?
桂花香。玫瑰花红。向日葵向太阳。
说话时,胡家荣同学绘声绘色地说出了花的香味、颜色和状态,生动且细致,其他同学在聆听后觉得很好,有趣味,马上就写下来。写时,老师要求他(她)们注意问号的使用,且在说话时启发学生注意问号语气。
三、说“话”晓“理”趣,会写话
与口头语言比较而言,书面语言要严格得多、规范得多。写话内容,要“写自己想说的话”,意味着低年级儿童可以自由表达,可以自主。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 先看,后说,再写,看要仔细,说要准确,说间要有思考、有想象。唯如此,写才精彩。
(一)写话“有表达需要”
读了语文园地里的《谁会飞》,再次安排仿写,题目还是《谁会飞》。要求模仿儿歌一问一答式分别介绍三种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介绍,先说后写。说话时提示学生注意条理,要有一定“理”性色彩,充分显示话语表達的“理”趣,关注三点:一是介绍三种动物依次出现,说话要有层次性;二是两个问号的使用,说话语气要具有情调引人入胜;三是动物的行为动作表达要准确,还可表演说话,模拟动物动作,以便准确用词。如段思源的《谁会飞》:
谁会飞?喜鹊会飞。喜鹊怎样飞?拍拍翅膀去又回。
谁会跑?兔子会跑。兔子怎样跑?撒开腿儿快快跑。
谁会叫?公鸡会叫。公鸡怎样叫?伸长脖子喔喔叫。
谭李阳的《谁会飞》:
谁会飞?蝴蝶会飞。蝴蝶怎样飞?张开翅膀翩翩飞。
谁会跑?狗会跑。小狗怎样跑?摇摇尾巴朝前跑。
谁会游?蝌蚪会游。蝌蚪怎样游?摇头摆尾游啊游。
学生在说话“谁”和“怎样”时,有板有眼,抑扬顿挫,一问一答配合协调,有时还请两位同学以问答唱的方式完成说话,有的还配以手势和动作,演绎得淋漓尽致,像谭李阳同学在说话“蝴蝶飞”时还用了“翩翩”一词,表达非常完美。在充分说话中,启迪学生思考,满足表达需要,展示精彩,然后将精彩的话语写下来。
(二)写“想象中的事物”
又如黄浩阳的《谁会飞》:
谁会飞?大雁会飞。大雁怎样飞?扇扇翅膀向南飞。
谁会爬?蜗牛会爬。蜗牛怎样爬?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谁会跳?青蛙会跳。青蛙怎样跳?扑通扑通往前跳。
在说话和写话中,黄浩阳同学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写大雁飞,向南飞,有“雁南翔”的意境;写蜗牛爬,一步一步往上爬,让人联想《蜗牛和黄鹂鸟》的童谣,有似曾相识之感;写青蛙 跳,用“扑通扑通”一词,回忆蛙跳生动场景。学生在先说后写间或留心周围事物,或回忆幼时童谣,或想象美丽图景,充分释放心灵,激发创造,活跃思维,慢慢地提升了写话兴趣和写话能力。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从这个例子中去习得方法举一反三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灵活。写话还能促使孩子观察生活,将书本所学电视所见与生活现实勾连起来,对所学词语、句子是一个复习巩固合理运用的过程,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低下头来模仿,抬起头来创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再渺小的苔,也有寻求绽放的梦想;再卑微的青草,也有破土而出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需求、创新的欲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引导肯定与赞赏。只要巧引导,定能绽芳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唐晓莉,女,1976年生,湖北松滋人,湖北省松滋市八宝镇八宝小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