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等院校是文化和人才的输出地,应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非遗保护中,使其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使命。通过分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非遗教育方面的探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路径。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70-02
   一、引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为了文化传承,更是为了实现国家、民族的复兴,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教育工作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因而,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刻不容缓。用鲜亮生动、当下适宜的方式进行非遗教育是教育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人类文明的技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湛的部分,饱含了中国人的记忆与技艺,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梦想。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同层面广泛开展非遗教育,期间涌现出诸多非遗爱好者、参与者以及关注者。文化、教育界参与非遗传承与教育的热情逐年高涨,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非遗活动中,加大非遗宣传、丰富校园文化,非遗教育呈现勃勃生机。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的推广,开设非遗教育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为大力提升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推动相关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三部委在2013年、2016年两次遴选公布了16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为选拔和推出优秀艺术设计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搭建广阔的平台。
   近年来,非遗传承和保护运动正在中国蓬勃开展,虽然全国各地教育机构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但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非遗高等教育仍是一个空白。高层次、高素质非遗事业从业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非遗相应技术、文化、开发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当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非遗教育的独立性和紧迫性,我国非遗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教育作为非遗传承的主渠道尚未形成,高等院校作为非遗传承的“大本营”也尚未确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路径
   高校是文化和人才的输出重地。从高校做起,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非遗保护中来,使其可持续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使命。高校如何做好非遗教育呢?笔者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非遗文化传承的路径做一些探讨。
   (一)非遗教育需要凸显地域特色
   目前,我国各级非遗项目总共87万余项,已有39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众所周知,“非遗”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我国非遗不仅资源量很大,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非遗的地域性、独特性、历史性、艺术性等特征决定了非遗教育有其独特教育规律,非遗教育应该是自成体系的教育。高校应该对非遗教育进行梳理筛选,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规划,以便更好地推进非遗教育工作的开展。
   高校开展非遗教育,首先应该对非遗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入甄别和筛选。杭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出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彰显了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了让杭州的古老的生命记忆和鲜活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引进最具本地文化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首批包括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旗袍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伞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形拓技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个项目。就拿金石篆刻来说,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像苏东坡、白居易等不少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也诞生了不少印学大家,如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等,印学史上被称为“西泠八家”,为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通过金石篆刻的学习,学生在了解篆刻文化之余,对杭州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加深了理解。
   (二)非遗教育需要进行跨界合作
   非遗教育要落地开花,需要跨学科融合,更需要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金石篆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属于中国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泠印社作为金石篆刻的发祥地已经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杭职院非遗传承教学创业基地”中,杭职院与西泠印社合作共建了一项“西泠学堂”项目,双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在“大师班”教学、非遗项目拓展、文化事业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希望探索出一种名社与高校有机结合、反哺社会、服务公众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还与社区积极互动,植入“互联网+非遗文化”,构建学习型社区文化家园工作模式,拓宽非遗教育的层面,让更多的市民可以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非遗教育需要大师共同参与
   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种价值观、一种审美导向、一种造物传统、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核心价值观,最后都应该落实到实践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遗教育要想接地气,一定突出“体验性”。学生若没有亲身体验,想传承是很困难的。
   传统工艺是学生最直观也最为直接感受文化氛围的途径。因此,民间大师是非遗教育的主力军。通过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国家荣誉感,建立文化自信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秉承这个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给率先引入的五个项目分别聘请了非遗传承人刘江、黄小建、闻士善、屠燕治、韩吾民,他们分别在杭职院开设“大师班”,正式收徒授课。进入这个班的学生经过前期自主報名、推荐选拔、大师面试等环节才得以与“大师”面对面。每个班不超过20人,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以每周一次课的频率进行授课。大师课深受学生欢迎,有学生表示,“非遗课程,不仅仅是从课程中传承非遗精神,更是让自己多学一门手艺”。
   (四)非遗教育需要开发各种资源
   为了更好地推进非遗传承工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方面,注重线上资源的开发,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即“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正在建设中。目前,有10所高校共建共享资源库的21门课程,可以让很多学生受益。这21门课程包含“道(匠心素养)”类课程《风骨——从西泠印社看中国文人的执着和坚守》《大国工匠》《传统手工业作品欣赏》3门,“器(技艺传习)”类课程《龙泉青瓷》《中国丝绸》《中式旗袍》《西湖油纸伞》等13门;“术(技艺创新)”类课程《非遗产品会展策划》《非遗产品互联网推广》《非遗产品包装设计》等5门。学生可以通过微知库学习平台APP,了解金石篆刻、中式旗袍等非遗技艺课程内容。另一方面,线下建成非遗博物馆、传习创新基地和非遗体验中心,同时引进技艺传习真实项目。非遗博物馆则根据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项目不同级别分成五个子馆,包含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民间非遗项目。杭职院打造的“一馆一库一平台一基地”模式实现名社与高校有机结合,反哺社会、服务公众。今后资源库将会在全国推广,让更多人共享非遗资源。
   (五)非遗教育需要融入创新理念
   传承绝不是为了简单的复古。非遗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除开展教学任务外,杭职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还承担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功能。学院计划利用校内大学生创业园的区位优势,在三年内组建5~10个创业小组,配备创业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线创业及OTO定制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同时,依托杭职院原有的“台湾大学生创业基地”项目,计划三年内在传承创业基地举办三期两岸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业交流活动,让杭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远。
   为传承非遗和鼓励创新,杭职院还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非遗文化礼品设计大赛”,旨在用现代的技艺去表现传统的纹样与底蕴。学生积极寻找富含韵味的纹样,将其制作成雨伞、抱枕、装饰餐盘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以非遗的特色,用现代的审美,去感受古老的灵魂。通过这些活动让非遗融入现实生活,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现和传承,一直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历史印记。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等院校义不容辞且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圣龙,李丽.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0).
   [2]臧其林.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
   [3]于日锦.非遗教育,做鲜活的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17-08-24.
   [4]李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