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长期以来,德育教育一直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德育教育是否能够良好开展关系着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提升,因此,推动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德育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教学策略的老套、单一,导致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时难以投入,这便影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升华。而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应积极探究更具实效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意识去理解道德思想和精神内涵,进而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小学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呢?下文,笔者便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对此进行一番论述。[1]
一、联系生活,升华学生的道德理解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作用于生活,而生活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许多道德品质的闪光点都是从生活中被挖掘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联系生活来深化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而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素材相联系是极好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兴趣源于生活,带有生活元素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联系生活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从更多方面对生活有所感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
例如,笔者在讲《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笔者便联系生活中共享单车被小学生随意拆锁、乱扔的现象。笔者先是为学生介绍了共享单车为人们出行所带来的便利,然后引出有些小学生随意损坏共享单车以及一些其他公共设施的事情,让学生点评这些小学生的行为。由于笔者所导入事件的主人公是小学生,而那些小学生所做的不道德的事情都是学生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这便使学生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这样,学生在思考关于公共设施被损坏的情况时,便能够站在生活和自己的角度产生更客观的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评判笔者导入现象中小学生行为的错误,进而升华学生的道德理解。
二、创设情境,推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往往主导着教学节奏,这就使得学生感受不到自身课堂主体的地位,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于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的开展产生疲劳感与厌倦感,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表演情景来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充分感受到自身课堂主体的地位,继而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去体会表演情景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与情景中的人物产生一种情感共鸣,进而使自身的情感得以激发。
例如,笔者在讲《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笔者便为学生创设出如下情境:小明的家乡本是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的地方,可是来了开发商要把小明的家乡开发成旅游景点,结果,由于游客的不文明扔垃圾,小明的家乡的山都扔满了垃圾、水都被污染,这时,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决定劝开发商好好治理景区,还家乡青山绿水。随后,笔者便让学生表演小明和小伙伴,并让学生思考自己应如何劝开发商治理环境,这样,便推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在表演中自觉将自己放在小明的位置,积极地就如何保护家乡环境来进行思考。
三、结合案例,提升学生的德育认同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纪较小,其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时,很难形成自己独立地对道德理念的认知,这便影响到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引入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结合案例来让学生思考美好道德品质和精神内涵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道德认知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德育认同,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德育知识。
例如,笔者在讲《大家排好队》这一课时,笔者便导入一个由于争抢排队顺序而導致人员受伤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仅仅是由于排队的小事,两个人便发生口角,继而动手、住院,亲人伤痛不已,而自己也后悔莫及。随后,笔者便带领学生去分析这个案例中的两人的道德修养,让学生以此为鉴,避免发生这样的事伤害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纷纷指责两人,对自己心中正确的做法进行了阐述,这样,学生便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在今后,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恪守公共秩序的人。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积极探究更多角度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更善于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有效提升。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道德理解都是小学生的必备素养,教师应以更具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来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升华,才能够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段亚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 学周刊,2018.
[2]何锦洪. 新课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