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提问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漫长历程中,数学老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契约关系。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数学老师必须运用对话等必要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老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成绩。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课件,提问学生:“为什么人们用圆形做汽车的轮子而不是用方形或三角形呢?"学生们对这个接近现实生活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在渴望理解的驱使下,他们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和分析。
  另一个例子:在“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展示了从两块不同颜色的纸板上切下的两个不同尺寸的梯形,并问:“哪一个是大的?有多大?”学生通过观察迅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但回答第二个问题并不容易。此时,学生们渴望了解大梯形区域比小梯形区域大多少,自然容易进入新课程。这种设计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答题环境
  数学老师应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表现出轻松、幽默的精神状态和诙谐的语言。放松的课堂环境和数学老师的及时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好的课件可以打动学生的感情。通常,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感知的环境。在这个直观的场景中,学生们培养了参与的欲望和热情。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运用,使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改变其刺激,使学生能怀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问题,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维世界。同时,根据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良好的表现心理,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竞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可以用一些矛盾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性,但必须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问题的“精”“准”是指数学老师设计的问题要求准确、正确、力求精练。研究表明,数学老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对问题设计多做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问题设计,使设计问题既简洁准确,又能突出难点。在关键问题和问题设计的总结中,我们必须更加有选择性和慎重。此外,课堂提问还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正确提问的切入点,提出重点,提出精彩的观点,要求结果。因此,为了实现课堂提问题的“精”和“准”,数学老师还必须掌握提问的“三度”:即难度、精度、适度。
  三、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设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还要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预设问题”会诱发“产生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的“产生问题”会因其特性、思考方法及个别学习科目的差异而难以控制;鉴于课堂上所呈现的“生成问题”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数学老师应首先不拘泥的假设,灵活调整、整合、甚至可以放弃预设的问题,聪明地产生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并等待机会而变,即兴发挥。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多做假设,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既是数学老师教学经验的体现,也是数学老师教学技巧的表现。由此可见,课堂“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并非完全分裂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补充的矛盾统一体。正确认识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的不同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善于把握课堂产生的新问题,从而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实现课堂提问对加深知识理解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节提问范围
  同样的问题内容可以用非交談的方式表达,以回答其内容的范围。根据问题答案所要求的思维范围,问题可以分为广义的问题和疑问。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调整问题的范围,使之适合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愿意思考答案。
  例1: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例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例3:1/4和1/6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例4:1/4和1/6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以上问题的范围已逐渐缩小。问题2和问题4也表明了思考的方向,增加了学生给出答案的可能性。一般说来,当学生刚接触到新知识时,老师应该用什么问题。随着知识的增长,或者当问题过于容易解决时,数学老师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数学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提问的难度要求。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涉及到很多问题,但关键问题在于数学老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三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数学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勇于实践和创新,才能胜任21世纪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梅冰瑜.培养学具操作,提高课堂实效[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5,(2).
  [2]刘雅梅.利用学具学好数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数学老师,2015,(1).
  [3]周宇倩.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运用学具[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