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理解观。在整理和回顾中,它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虽然表面上,许多知识之间没有联系,实际上,它们是密切相关的。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复习,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清晰、系统的知识语境,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更有效地吸收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 思维导图
  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小学,因此教学中有许多基本的知识概念。从表面上看,小学数学的教学结构比较零散,但实际上,小学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1]
  一、利用思维导图增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像一根链条,相互串联。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充分把握,那把将教材所有串联起来必能得心应手,和学生一起画思维导图,根据各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对思维导图进行链接,同时,比较了知识点的概念、相似性和差异性,以表格形式列出哪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哪些知识点高度相似但本质上不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将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在课堂上运用对比教学,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目标,更好地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
  比方,求商不变的定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值、分数、百分比及小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套完整的填空题,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些概念,犯很多错误。如果我们熟练地运用思维导图比较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知道分数中的被除数等于分数中的分子和比的前项,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号,除数相当于分母、后项,这样,对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就迎刃而解,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要容易得多。[3]
  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小学生们的学习想法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通过知识复习,老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运算、思考以及寻找规律方面拥有更好的技巧和办法。
  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引导、启发学生对应用题的复习与学习。例题:小明、小芳进行200米比赛,小芳的跑步速度是4米/秒,小明的跑步速度是5米/秒,问跑步比赛谁获胜了?小芳和小明分别跑了多长时间?这虽然是一道应用题,但是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个应用题还原成了图形,标注了环形跑道的距离,用简化小人分别标注了小芳和小明,并且提出创新型问题,现在学生可以自行调整思维导图,如环形跑道的长度可以缩短成100米,也可以拉长至400米、800米,询问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又如设置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改变已知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思维导图既还原了应用题本来的题型结构,还通过现实图例的方式,启发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创新解读”,通过创新解读,学生会对应用题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让应用题的原始问题拔高,形成全新的样题形式,进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三、利用思维导图辅助错题整理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平时出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并在错题旁标明出错的原因、正确的解法,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对自己当时犯错的地方、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再次巩固。但是错题整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学生付出耐心、细心的工作,一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能在错题整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要重视学生错题整理的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法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
  例如许多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容易出现错题,教师就可以针对“应用题”用思维导图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黑板正中央写上“应用题”,再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和自己错题本,将这段时间的错题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错题的类型,如统计题、计算题、图形题......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大类型下的题目进行细分,学生又将图形题分为植树问题、方针问题等,计算题又分为鸡兔同笼问题、行程问题、年龄问题等,统计问题又分为抽样调查、工程问题等。在学生分类的过程中,就会归纳出自己常出错的问题类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看看是不是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偏差、是不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是不是自己平时做题不够专心仔细等等,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能够让学生及时认识到错误,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
  四、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归纳总结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复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其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数学学习中,归纳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独立、独立地提高和补充相关知识点,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比如在“认识多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列出一些矩形、平行四边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多边形等形状。他们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和討论,梳理这些数学意义的平行性和包容性,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就可以独立地分辨出这些较难理解的含义,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对相关的含义进行区分、总结和
  归纳。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这一模式有着较强的创新性,将其有效地应用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当中,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染力及体验感,也能够增强其参与程度,帮助其减轻学习压力、学习负担等,以使最终的复习效果达到预期。基于此,身为一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对此进行分析及探究,以期将其应用优势发挥到最大,并使自身的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东辉.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2]张引.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v.5(24):316-317.
  [3]黄培添.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师,2018(1):44-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