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传统扎染工艺在初中美术课堂实施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扎染是中国传统而独特的手工艺。它不仅是技艺和实用功能的展示,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开展扎染工艺教学,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文章通过对扎染工艺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对传统扎染工艺在初中美术课堂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扎染工艺;初中;美术课堂
  扎染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手工艺的代表,是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见证,是古代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的体现。扎染一度兴盛,既有大规模的生产车间,又有家庭自给自足的个体化生产,它装饰着古代人们的服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如今,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机械产品,虽然五颜六色,款式新颖,却不能体现我国传统艺术之美。扎染艺术充满个性,贴近生活,是一种丰富的情感体现。因此,继承和发扬扎染艺术,是振兴传统文化的需要,是现代人回归自然、情感寄托的需要,是弥合传统与现代差距的需要。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扎染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初中美术课堂开展扎染艺术教育的情况分析
  (一)初中美术课堂开展扎染艺术教育的研究策略
  在全国权威的教育教学网站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扎染艺术的论文与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研究策略得出一些艺术教育的结论。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系统地分析扎染艺术教育和总结适合初中美术扎染工艺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其次,这样的采访和初中学习扎染艺术的调查结果可以了解中学生学习扎染艺术的情况。最后,中学美术教师反馈,配合教育经验积累的扎染技术,探索初中美术课,根据对教育的实施艺术扎染效果,总结初中美术课堂开展扎染艺术的具体的学习模式。
  (二)初中美术课堂开展扎染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美术教育应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和文化,涵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在传统扎染工艺的课堂上,学生将能学习到包括扎染基础知识和制作扎染工艺在内的各方面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合作性和创造性。初中美术教学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需要。
  (三)初中美术课堂开展扎染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对初中美术课扎染艺术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中学美术教育没有重视学习我国优秀的民间工艺文化,而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美术教育内容上也十分欠缺。因為扎染工艺的教学没有系统的教学素材,且部分教师对扎染工艺不太了解,在初中课堂中实施的机会较少。初中的传统扎染工艺教育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艺术,同时也让学生进行创造和实践。初中扎染艺术教育既要注重扎染艺术的特色教学,又要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扎染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更贴近生活,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二、初中美术课堂扎染艺术教学的实施
  (一)了解扎染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述传统扎染工艺的概念,即它是一种染织工艺品,把织物部分用绳子、木板等扎起来,使其不能被完全着色从而形成一种肌理的一种扎染策略。在扎染工艺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了解扎染肌理形成的原理之后,再进行扎染工艺的制作体验并感受扎染的艺术效果。教师可以用棉布、白T恤、围巾等布制品演示扎染步骤,让学生先在教师的演示和讲解中了解扎染作品上的纹路肌理形成的原理,才能使学生更自主地完成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接着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艺术品,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论和展示。初中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为学生学习扎染艺术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美术课堂扎染艺术教育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愿意接受新事物,而且具有主动的操作性的特点,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用扎染工艺的艺术魅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虽然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手工艺工作坊有教授扎染艺术的课程,也有很多小学曾经开展过扎染课程兴趣班,有半数左右的学生对扎染有一些了解,但是真正体验过扎染的学生非常少,甚至很多学生对扎染的了解是空白的。为了传承这一中国传统艺术,也为了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特意设定了此课程。
  此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精心设计,并确定学生的需求,采取更加令人鼓舞的语言技巧和方法从小事做起。学习的质量是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当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成就时,他们自然会对学习充满热情。扎染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三个主要优势:扎染历史悠久、文化背景丰富;扎染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扎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中学美术课中引入扎染艺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扎染艺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扎染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扎染艺术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例如,在阐述扎染艺术的相关原理和基本生产工艺和方法时,先取出方块白色织物,对角折叠,然后系紧,笔者把打结的织物放在预先准备好的扎染中浸渍,最后用水去掉漂色并拧干。当织物展开时,一个色彩斑斓、独特的扎染手帕展示在学生面前,他们的眼睛突然被吸引住了。这时,笔者趁热打铁,拿出一些准备扎染的作品,让学生在小团体中欣赏,请学生比较扎染作品和我们常见的染织艺术有什么不同,扎染的魅力在哪里。这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热情地交谈着。有的说“扎染工艺很简单”,有的说“扎染作品形成不规则图案,富有独特性”,有的说“扎染工艺很特别”。经过学生的精彩发言,笔者总结:“扎染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既然我们认为扎染工程是美丽独特的,你想试试吗?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笔者利用课件展示扎染艺术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制作基材。当学生观察和模仿时,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通过简单的练习,增大扎染作品制作的难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例如,使用传统的缝合方法,或者使用我们自己的缝合方法来创建扎染艺术作品。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扎染艺术的生产方法,还能使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扎染艺术在中学课堂上具有生命力。   (三)用扎染工艺的艺术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扎染工艺的艺术特色是多阶段光环效果,质感极佳,凝聚了作者在制作中的感觉。突发性思维是高水平思考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先决条件。传统扎染工艺的艺术特征与发散思维、创新技能的发展是一致的。卓越的扎染包括创作者的丰富感受、个性化设计和出色的技术。
  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五种不同的捆扎模式,并利用课上教授的扎染纹路形成原理进行分析,这五种不同的模式将可以得出怎样不同的效果,最终将他们的设想融入扎染图案设计过程的预测和模式效果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然后让他们设计一款扎染作品。学生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各种模式。
  其次,从技术层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技术的多样性决定了扎染风格的多样性,使用不同的技术,形成的装饰效果是不一样的,或厚实而简单,或灿烂朦胧的形象。因此,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打结相同的图案并观察效果。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掌握了包括折疊、抓取、缝制、夹紧、综合装订等技能。通过技能训练,打开学生的思维,学生创造性地在创作中运用多种结绳,创造一种让教师惊讶的高度审美化的工作。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打破常规,运用一些新颖的扎染方法,如褶皱、缠绕和打结来打结。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引导学生动用头脑、发挥想象力、敢于将思维结果转化为实践动机的思想,这与扎染工艺的艺术特点相吻合。好的扎染作品是创造者个性的表达和思想火花的凝结。
  三、结语
  传统扎染工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艺术的热情,传承这古老的民间艺术。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艺术,抓住这个契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更深入、更广泛的艺术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扎染艺术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方炜.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J].学周刊,2015(30).
  [5]邱云.浅议扎染工艺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究[J].教育观察,2017(24).
  [6]黄盛源.校本课程“魅力扎染”教学思考——扎染工艺在中学美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尝试[J].新校园(阅读),2017(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5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