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是只满足于温饱,人们对于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方面,人们对施工质量十分关注,因为建筑不仅仅涉及到人们生活的舒适性,更与人们的财产安全紧密相连。本文将针对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我国的建筑行业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地提升。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建筑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可以在外观上美化城市,而且在功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好质量的工程建筑离不开优质的管理,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1.1施工管理相对滞后
  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许多行业跟不上社会变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够到位,相对滞后。建筑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在管理方面比较落后,很多建筑企业一味地只看到了利润,忽视了建筑中一些重要的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工人职责分明,现场施工混乱无秩序,造成施工效率低下、质量受损。并且由于管理中没有明确职责,会出现工人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影响到工期等,给工程带来损失。
  1.2缺乏优秀管理人才
  现在的建筑工程里面,大多数是来自农村乡下的工人,他们在施工技术上可能是十分厉害,但是在管理上却是不足的。建筑工程一般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并且作业内容也是十分复杂,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资金的管理、原材料的管理、工人施工监察、工程进度管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专门的人来进行管理,但是建筑企业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管理工作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1.3缺乏系统的建筑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够系统,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比较混乱,施工质量不达标。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豆腐渣”工程数不胜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绵竹市一栋预备让灾区人民入住的“安居楼”突然倒塌,引来很多居民怀疑是豆腐渣工程。随后有人指出地震引发的多栋楼房倒塌,尤其是倒塌较为严重的学校建筑,很可能都是豆腐渣工程,但当局一直否认,最后不了了之。姑且不说这些倒塌的建筑是否真的是豆腐渣工程,但由于缺少合适的舆论途径和完整的建筑管理体制,导致社会大众对相关部门失去信任,最后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更是让人怀疑。
  二、加强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2.1加强建筑施工制度建设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各种会影响到建筑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都要有明确的审核评估标准。其次,对于施工人员和审核验收人员也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制。不是谁懂建筑或者专业知识扎实就可以成为民用建筑施工的管理者或验收人员,还必须是一个责任意识强、能公平公正的进行管理和检测的人才行。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施工人员和验收人员管理制度,保证每一位施工者能及时发现并举报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和不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进行建筑质量检测验收的人不因一时的利益而犯下不可逆转的错误。建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工程的施工制度,明确工人职责,制定奖惩措施,最后但是最重要的,制度的执行力。不管是多么完整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严格有力地执行,那它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2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其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下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的缺乏以及他们的自身素质问题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工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如果其管理水平不够,导致无法制定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而且没能安排好整个工程的规划,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度也不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然后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低下的问题。只有施工人员拥有扎实的技能基础,才会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如果施工人员的技能都是浅层次的,不够过硬,使得施工的技术得不到提升,再加上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不够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并且,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不够高,没有一种工作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懒散、推卸责任的问题,这也间接地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2.3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施工技术管理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建筑企业需要通过运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来帮助建筑工程进行更优质的管理,从而使得施工的过程清晰而稳定。去利用计算机、软件还有通信这些技术去搭建网络,对整个工程信息系统进行开发、运行和管理,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让整个管理变成一个程序化的模式,从而可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达到更高的管理的工作质量。
  2.4施工质量通病应对措施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则来进行原料的比例分配,攪拌时间上要适当,一般在1到2分钟,在混凝土出现蜂窝、面麻时,可以利用钢丝刷先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刷净,然后再用水泥浆进行修补。在出现露筋时,首先将钢筋上面的混凝土以及砂石清洗干净,然后再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处理。对于出现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问题,在浇灌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板厚的标记物,将标记物设立在浇灌施工场地,使浇灌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有衡量标准,保持厚度一致。
  2.5创新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应用新的管理模式来保障施工质量。首先是组织创新,建筑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进行全面的建筑施工质量监控,各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以及施工组长要进行质量管控,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监管体系。在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使用工具上也需要进行创建,运用关联图可以清晰问题的来龙去脉,能够帮助快速找到问题根源,采取解决措施;运用KJ图可以将复杂的文字资料进行整理,找出问题内在关系,快速找到问题解决办法;运用系统图可以将问题的全貌展现出来,找出问题重点,制度最优的解决方案等等优质工具地使用。观念的创新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质量的监控上不能一直采取某一种方式,要根据市场规律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来找寻更为优质的质量管理模式,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三、总结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且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综合性很强,复杂度高,它的施工管理工作相比其他行业更加有难度,因此必须加强其管理质量,从而提高建筑施工建设质量,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舒欢,李露凡.基于SEM的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因素指标体系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04)
  [2] 王占东.浅谈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J].吉林地质.2013(04)
  [3] 李亚东,郎灏川,吴天华.基于BIM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J].施工技术.2013(15)
  [4] 马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1)
  [5] 刘磊.“互联网+”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8)
  (作者身份证号码:41050319860911151X)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