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优化乡村历史面貌,而且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在有效保护区域特色景观的前提下,塑造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景观特点、问题、规划原则、规划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建设
  随着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乡村景观建设受到较大关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塑造优化乡村原有环境、景观及农业生态,打造出山清水秀、宜居宜游、集约高效的生态乡村环境[1]。只有打破传统的建设模式,科学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才能提高乡村魅力,实现经济转型以带动乡村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景观的特点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景观的特点
  1.生产特点
  乡村生活的主体是农民,乡风、环境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习性和个性发展。因此,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以满足村民真实的生活需求为基础,与实际环境及生产情况相结合,不能与生产出现分离。所以,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表现出明显的生产特点。
  2.地域特点
  乡村景观的形成是以当地的自然景观为基础的,不同地域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特色,且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地理特点带给村民的思想意识也不同,使其产生的民风和审美有所不同。因此,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表现出地域特点,保留当地地域的民族风格[1]。
  3.其他特点
  乡村景观规划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有明显不同,乡村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其乡风和文化是经过长时间不断积累的。而农民依赖土地生存与发展,所以部分景观不是农民主观建造的,是无意识形成的集体景观,自发性较强。
  (二)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地域分布不均
  城市和乡村在文化、经济上存在差距,在同一地区形成了经济发展较好和较差的两种区域,给统筹区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而且各市县之间的公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同,部分乡镇区域间缺少一定关联,制约了乡村景观的建设[2]。
  2.景观规划平均规模受到限制
  对我国省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城乡发展体系是以城市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且以中小城镇为依托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虽然效果良好,但受到城镇平均规模的限制,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层面来看,其经济、文化的辐射力还不足,给乡村景观规划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分析
  (一)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坚持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景观规划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打破原有的资源粗放开发模式,减少对乡村资源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山水原有骨架,合理规划,避免一味追求城市化发展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可借助科学的设计规划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把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和经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近年来,受经济、人口和技术条件的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乡村为了改变现状,进行围湖造田、砍伐森林、坡地开荒等资源利用,以获得经济利益,虽然这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对乡村自然环境资源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部分生物景观也受到了影响,获得了近期效应却违背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所以,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村民正确及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合理规划景观建设,做到规范资源开发行为,减少破坏,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
  3.尊重地方特色
  乡村的地方特色包括地貌环境、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等,是乡村发展难得的财富资源。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尊重当地传统,保护历史文化特色,展现出地方特色[3]。
  (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1.乡村景观分析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从环境学、美学和生态学等综合角度来进行景观分析,并结合乡村景观的实际情况判断景观开发后可带来的综合效益,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确保景观建设的成本能降至最低,以全面提升综合效益。
  2.重视乡村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规划是结合现有的景观对乡村进行一系列的全面分析,最终选择与乡村实际情况更符合的发展规划形式。在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结合景观具备的功能水平进行合理分区,针对不同功能区拟定规划目标,制定合理的建设方针和措施。通过合理的规划,能实现自然景观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结构的科学配置。
  3.完善景观设计
  完善景观设计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景观规划设计已经明确了乡村景观设计的具体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应对整个乡村景观设计进行不断优化,以充分实现因地制宜、因势造景的理想规划成果,充分考虑不同发展需求以完善乡村景观的改造和开发,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构筑、植物培植等实体形象的设计,真正实现乡村景观的审美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另外,在后续景观的管理维护保养方面,需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景观进行延续性保护,进而提升景观规划建设的效益。
  三、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构成因素
  (一)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性景观是大多数乡村现有的基础性景观,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且保存程度较好,具有一定观赏性。聚落性景观一般包含建筑和生活环境,建筑景观体现了乡村长期以来的审美,生活环境则是指乡村的街道、庭院、活动广场和公园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在进行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尽量保持乡村原始形态,避免对聚落风貌和文化造成破坏。   (二)生态性景观
  乡村生态性景观包括植物、河流和自然保护区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规划设计时应以保护为主。一是要加强对森林绿地和生态防护林的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使其融入乡村生活环境。二是应在不对河流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营造优质的水资源景观。三是在乡村景观建设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降低噪声,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三)生产性景观
  乡村的生产性景观主要是指乡村生产景象和农作物生产景观。对生产性景观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生态价值的保持,再谈美观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每块农田的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格局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四、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聚落格局
  进行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时,要保留乡村的原始形态,深入挖掘乡村的节点元素、空间肌理和景观素材,构建出乡村聚落格局。规划乡村道路应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劳作场所、休憩场所和娱乐场所,合理布局乡村空间[4]。
  (二)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乡村品牌,提升乡村知名度,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提取乡土文化,运用现有特色,将当地自然资源、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体现在乡村景观中。同时,要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文化价值。
  (三)做到民商分离
  随着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逐渐壮大,大力发展了地区经济。虽然乡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某些企业布局与景观规划不合理,出现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现象,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而且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所以,在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将工业区和居民区隔开,做到民企分离,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开展工业活动,同时要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五、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模式
  (一)新型社区景观
  新型社区景观模式的建设一般选择在离城市较近,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深的乡村。这种景观建设模式在景观规划设计上类似于城市景观,多规划喷泉和生活广场等;在房屋建筑风格上,通常遵循整齐统一原则,并进行分区管理;在植物规划配置上,多选用与环境相匹配的绿植。这种景观模式受城市化影响严重,覆盖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自然风貌。
  (二)乡村旅游景观
  乡村旅游景观模式是围绕当地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等特色建设规划,以本土特色吸引游客的景观模式。此模式的乡村景观保留了当地的民风民情特色,对生态环境扰动较少,且游客消费可以为当地居民增加经济收入。农村与旅游相结合的乡村景观模式是我国现行大力发展的景观模式,可以发扬乡村文化,彰显当地民族风情,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同时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三)休闲农业景观
  休闲农业景观模式是以当地农业景观为基础,集农业生产、农田景观、农民生活和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景观模式。城市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休闲惬意的农业田园生活能使人身心放松、回归自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农业观光园前期经济投入较小,后期回报大,有利于拉动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在进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时,要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利用原有景观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生态园,结合市场导向,科学合理地規划生态园,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使农民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田园综合体
  2017年中央明确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通过商业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形成集农业休闲、田园旅游于一体的现代乡村景观模式[5]。此模式可分为“田园”和“综合体”两大板块,“田园”是指乡村的自然形态景观和田园景观,“综合体”是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该景观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景观优势,打造当地特色品牌,而且可以进行不同的休闲生活体验。
  六、结语
  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改变乡村传统发展模式,在不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乡村原有景观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显现出乡村的区域特色,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在景观规划建设中,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乡村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底蕴,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制定出适合乡村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以体现和传承乡村文化。并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做好民企分离,充分展示乡村的美感,进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婷.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18(20):83-84.
  [2]李宇.体验式景观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营造研究[J].设计,2019(6):133-135.
  [3]宁焱,洪艳,陈昊旭.浙江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3):72-74.
  [4]刘恩熙.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9(4):191.
  [5]乔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艺术科技,2018(1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2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