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于都甑笊舞的形态特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其中大多数文化体现在以歌舞为主的艺术形式中。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历史悠久的民间特色艺术文化变得鲜为人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流传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甑笊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其文化价值的探讨,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传承及保护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于都甑笊舞;形态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于都甑笊舞的形态特征分析
  (一)独具特色的表演道具
  1.甑笊。是一种在于都县的农村所独有的用于洗刷餐具的客家日常生活用品,也叫作“甑刷”“箩笊(发音qià)”。甑笊舞的表演过程中,舞者通过敲击甑笊,使其在舞蹈中发出独特响亮的声音作为伴奏。甑笊是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所要用到的重要道具,也是为舞蹈提供伴奏的独特节拍发声器。
  2.狮毛狗。甑笊舞中的独特道具,因其外观与狮毛狗尾巴相似而得名,一般由舞狮毛狗者所持。
  3.桨拍(发音bèi)。甑笊舞中的特有道具,形似划龙舟时的木桨,通常由划桨者所持。
  4.蒲扇。客家人较为常见的生活用品,一般用蒲葵的叶和柄制作而成,在“敬神”仪式中由灶背王持有。
  5.烟斗。根据传说中的灶背王形象所制作的独特道具,通常由灶背王所持。
  6.撸。该道具在客家人的生活中较为常见,在“敬神”时一般由艄公、艄婆所持。
  7.小三角旗。一般用作“敬神”仪式时的指挥,通常由负责舞小三角旗的舞者持有。
  8.令旗。令旗是道教中的一种法令工具,在“敬神”仪式中发挥着驱鬼辟邪和号令阴兵的作用,一般由舞令旗者所持。
  9.小旗。小旗一般要与桨拍结合起来使用,通常由划桨者持有。
  在甑笊舞中,舞者手持甑笊边唱边舞是十分明显的形态特征,舞蹈中的独特道具各自具有相应的作用及含义,或无上神圣,或十分隐秘,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与文化。
  (二)不同角色的对应舞蹈
  1.舞甑笊者。舞甑笊者的对应舞蹈为手持甑笊而舞,其独特之处在于舞者双手舞动甑笊进行敲击的动作。通常根据舞者击打甑笊次数或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动作分为:一击笊、二击笊、侧身击笊、回身击笊等。
  2.舞小三角旗者。舞小三角旗者的舞蹈动作一般为双手分别持一面小三角旗,然后进行时而双手合拢的上下挥舞,时而双手分开的八字舞动。
  3.舞令旗者。舞令旗者的舞蹈动作一般为双手持令旗并高举,在空中呈“横8状”进行挥舞。
  4.舞狮毛狗者。舞狮毛狗者的舞蹈动作通常为双手持狮毛狗并高举过头顶,在空中以上下举旗三度来舞动狮毛狗。
  5.划桨拍者。划桨拍者的舞蹈动作一般为舞者右手持伴有固定于桨拍头的小令旗的桨拍于左胸口前方,舞者左手需持至桨拍的三分之一处并置于左胯旁边,像划龙舟一般做前后摇桨状。
  6.艄公、艄婆。艄公、艄婆两个角色的舞蹈动作大致一样,舞蹈时,两人面对面以右前左后的弓步站立,同时手持一橹做有来有回的“摇橹”动作。不同的地方在“摇撸”时,艄公要双手握着橹的两端,而艄婆则左手叉腰,右手持橹的中部。
  7.灶背王。灶背王的舞蹈动作与艄公、艄婆较为相似,通常为双手持橹,以右脚前左脚后的上抛物线动作进行舞动。
  (三)审美独特的舞蹈队形
  在舞蹈构图中,舞蹈队形是十分关键的部分,舞者表演时在舞台上的位置变化能够让观者整体产生十足的观赏性,是编舞者透过舞蹈语言想要表达的情感的体现,也是舞蹈的主要内容及看点。但身为起源古老、动作直接的甑笊舞并没有十分复杂和刻意编排的舞蹈队形,这一方面说明了客家人崇尚自然的独特审美,另一方面也符合甑笊舞“敬神”的本意。
  二、探讨于都甑笊舞的文化价值
  (一)透过舞蹈体现了农耕时期的文化
  于都甑笊舞中所用的道具多为生活类道具或者农耕所用工具,比如其中的主要道具——甑笊,就是一种赣州地区客家人用来洗刷锅碗瓢盆的生活用品。而舞蹈中的许多动作亦来源于早期的农耕生活,比如舞甑笊者在舞动时有规律性地向下深蹲的动作,就象征着当地居民农耕时节农忙情景的再现。另外,甑笊舞被称为“敬神”,也是因为早期的农耕讲究祈禳天神,便根据现实中的劳动人物设计了许多角色,以舞蹈形式祈求上苍给庄稼的成长提供好天气,希望老天爷保佑庄稼大丰收。透过舞蹈,体现了赣州客家人在早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的文化及人民所表达出来的淳朴情感。
  (二)通过舞蹈记载了客家民族的族史
  客家人的称呼中之所以带个“客”字,并非毫无来由,而是大有来历的。通过对甑笊舞进行历史的追根溯源可以探得,客家人在历史变幻中经历了许多次大的迁徙与逃亡,甑笊舞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也正是因为客家人民的多次地理位置变迁。因此,甑笊舞可以说是记载了客家民族的族史,其历史价值相当贵重。
  (三)跨过舞蹈看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子
  甑笊舞中所体现的崇尚自然的独特审美,其实与道家文化有十分重要的联系。远至明代之时,于都就有许多著名道教真人在此进行表演法事、传授道家思想等活动,那时的“祈神攘神”仪式便被银坑族民所接收,后来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才发展成为如今的“敬神”仪式,也就是甑笊舞。跨过甑笊舞可以看到古代道家文化的缩影,让人在现代感受到浓厚的道家文化。
  三、于都甑笊舞的传承及保护相关建议
  (一)保证甑笊舞的“原汁原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甑笊舞逐渐被置于角落,唯有节日之时才会被客家人们拿出来表演,银坑村年龄较小的儿童,有不少人没见识过“原汁原味”的甑笊舞,这十分不利于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甑笊舞的传承工作需要首先保证其“原汁原味”,要进行道具、唱本、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留样;其次,要从儿童开始抓起,在校园中开展甑笊舞的相关活动,普及甑笊舞的相关文化及历史价值;最后,加强甑笊舞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人担当起传承的重任。
  (二)避免甑笊舞的过度商业化
  许多传统非物质文化不被现在的年轻人所喜欢,甚至沦落到要进行商业化的地步,甑笊舞也难逃这一厄运。为了加强对甑笊舞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避免其过度的商业化,一方面需要当地文化部门做好监督与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在商业活动中减少对甑笊舞的过度使用。
  甑笊舞作为赣州地区客家人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流传下来的重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其充满本土特色的独特内涵,需要后来人做好及时到位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保证甑笊舞的“原汁原味”,避免甑笊舞的过度商业化,是十分有利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的。
  参考文献
  [1]陈倩.浅析赣南采茶舞风格中的茶韵之美[J].福建茶叶,2016,38(7):342-343.
  [2]杨林.于都银坑禳神仪式中甑笊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