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古筝表演艺术的古典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從古筝的起源讲起,对古筝演奏的情感表现、艺术处理和古典美的表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旨在实现古筝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在保留原有美感的基础上实现古筝艺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古筝;情感表现;现代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很多新的理念、创作手法逐渐被应用到音乐创作中,使得原有的古典韵味不断流失。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音乐,实现古典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研究其中蕴含的美元素,并通过与现今艺术的结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为我国民族音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筝的起源和发展
  古筝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不过,由于地域、年代以及乐器种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对筝的起源说法存在各种不同的版本,如蒙恬造筝说、瑟为筝源说、筝筑同源说、筝源于琴说、筝西来说等,这些不同的说法使得人们无法追溯筝的起源,以至于到现在对于筝的起源也没有统一结论。因此,笔者从筝的美学观角度出发,希望可以寻得一些线索。
  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筝多被称为秦筝,这主要是由于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地发展而来,并被广泛流传。在当时年代中,古筝多被用作娱乐,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目的。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盛唐时期,古筝逐渐被更多文人雅士所熟知,并成为乐曲演奏中最为重要的乐器。在唐朝时,出现了很多古筝方面的表演人才,为古筝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二、古筝表演中情感的体现和艺术处理
  (一)情感体现
  古筝演奏者要想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就需要对作品的内容以及创作背景进行详尽的掌握,这样才能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古典美艺术价值。音乐是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古筝演奏中,只有抓住情感精髓,才能更好地提升演奏效果,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同时,在古筝演奏中,还应将自己的思想变化和情感感悟融入作品中,实现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这样既能够将原有的古典美学元素凸显出来,又能够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表演风格,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艺术处理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处理方式,对于古筝演奏者也是如此,除了要求其熟练掌握专业的演奏技巧外,还应对作品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将其中的古典美学元素充分展现出来。在作品艺术处理上,需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音乐情绪
  不同类型的作品其表现风格不尽相同。如抒情类的作品其节奏相对较慢,在演奏中应凸显其温柔优美的特征;而欢快类作品的感染力相对较强,应凸显其轻快、活泼之气;激越类作品较为庄重,需更多的凸显情感主调。
  2.速度和力度
  速度和力度的把控是提升演奏效果的重要环节,演奏者要根据曲目内容以及情绪变化调节演奏的速度和力度,凸显作品的节奏性,将人们引入作品的意境中来。
  3.乐句、乐段关系的处理
  对于古筝音乐作品来说,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应注重其层次感的变化,在弹奏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之间的关系,确保演奏的流畅性。
  三、古筝表演中古典美艺术表现的途径
  (一)合理掌握古筝形制和演奏方法
  古筝的形状多以S型为主,共21根弦,材料的选择上多以桐木、白松、红木、老红木为主,通过不同木质材料的搭配提升古筝的雅致、端庄、稳重之感。由于古筝的形制,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多为坐姿,且保持身心放松、肢体协调,以强化演奏的整体效果。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将身体与筝融为一体,并通过肢体语言的应用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提高表演的自然流畅性。
  在古筝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双手并用,右手的母指、食指和中指拨弦,控制主节奏和旋律;左右则主要是弦音和升半音的控制,以达到润色的效果。古筝通用的指法有挑、勾、劈、撮、劈、抹,各个筝派有其独有的指法。
  改革开放后,古筝的演奏手法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双手交替演奏形式、左手创新技法、多声部演奏方法等的出现,为古筝演奏带来了创新元素,这不仅提升了演奏技巧,也凸显了表演者的身姿形态,强化了整体审美效果。
  总的来说,在古筝演奏中,要想提高其艺术表现效果,不仅要掌握古筝形制和演奏方法,还需注重情感和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入,进而营造不同的审美享受,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掌握和了解不同筝派的特点和演奏形式
  我国筝派主要可划分为南北两派,包含了6个派系,分别为蒙古筝、山东筝、潮州筝、河南筝、浙江筝和客家筝,且每个派系均有其独特的演奏方式和风格。通过对不同派系的研究可以看出,古筝的演奏方式和风格与区域的戏曲文化、民族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正是这一原因形成了古筝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且在现今仍是人们较为喜爱的乐器之一。另外,由于不同派系的发展历史有所差别,再加上地域等文化的影响,使得其在演奏形式上也存在着差异性。如客家筝的音乐风格含蓄内敛,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筝因受江南丝竹的影响,乐曲多以琵琶曲为主;河南筝由秦筝和当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来,其演奏形式具有“曲高和寡,妙技难工”的特点。不同的筝派在表演形式上均有其独特性,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对不同筝派的演奏风格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日后的演奏中才能将其内含的古典艺术之美凸显出来。
  (三)结合现代发展趋势实现古筝古典美的传承和发展
  在古筝初级学习中,没有对派系进行区分,只是进行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教材中,各派系的音乐均有涉及。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除了要对传统的表演风格和特征进行有效传承,还应结合现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表现形式的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提升古筝的整体艺术表现效果。
  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筝乐作品,例如《天涯歌女》《分飞燕》《香港之夜》《绿岛小夜曲》《一剪梅》等,这些筝曲大多被应用于一些影视作品中,不仅加深了作品的影响力,而且让更多现代人了解古筝音乐的魅力。同现代乐器相比,古筝能够营造一种优美、清雅、婉转、大气的环境氛围,从而构建出理想的听觉世界,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基于此,在现今古筝演奏中,需要对其模式予以不断创新,一方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意境,另一方面可更好地适应现今发展需求,推动古筝文化的进一步前行。此外,市场化作为现今艺术发展的主要风向标,在现代古筝表演时,应在注重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迎合市场发展需求,对其予以重新的编制和谱写,将古典与现今文化有效融合起来,以此满足现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再者,表演者还需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当代人的心理,将其融入作品演奏中,从而有效引发当代人的情感共鸣,加强艺术表现力,将古筝表演的古典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结语
  古筝表演作为古典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求演奏者明确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技巧,还需要结合现今发展趋势,不断进行表现形式的创新和优化,并运用新的表现方式将古筝的古典之美体现出来,促进古筝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文娟,刘克利浅谈古筝的起源发展历程[J].青年文学家,2011(5).
  [2]夏云.全球化格局下的民乐发展之路——也谈新民乐“女子十二乐坊”的创新[J]. 艺术百家,2008(S1).
  [3]慕羽.“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看《云南映象》[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2).
  [4]张露.古筝曲《晓雾》之教学研究分析[J].祖国, 2017(8).
  作者简介:张珂(1997—),女,汉族,河南新乡,河南大学音乐学院,16级在读本科生,音乐学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