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雅篆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日 超

  篆章,顾名思义,即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篆刻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它不仅是一门技能,而更加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中国的篆刻艺术可以追溯到陶器时代,后随书法艺术演进而逐渐兴盛,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历经了10余个朝代。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同时,秦始皇还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朴实的古文,匀整方正的小篆具有屈伸自如,增减合法,挪让有序的特性。便于治印者在小小的方寸之间,作巧妙的安排。以致篆书虽然失去了书写的实用价值,却因为篆刻艺术而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篆章讲求章法。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实在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篆刻大师们会慎重地根据文字具体的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印章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信物。其实,西方早期也有印章的出现,但是以雕刻图形为主。后来发展而成为版画,浮雕等艺术。
  人们有时候也把印章称为“古文字博物馆”,把边款称为“微型碑林”,把印钮称为“缩微雕塑”,把各种各样的美丽印材当做珍贵的珠玉一样收藏赏玩。当这一切集中到一方小小的石材之上,在方寸之间分朱布白、斗艳争奇,怎能不让人赏心悦目,惊叹于艺术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近年来,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奇葩,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微更使全世界认识到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很多时候,人们甚至忘记了会微的正式名称“舞动的北京”,而直接以“中国印”代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