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营林技术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关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国林业面积广袤,营林范围逐渐扩大,相应的森林病虫害也逐渐增多。如何充分依托营林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关乎我国林业发展前景。森林病虫害有其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但将营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结合起来,其应用价值巨大。因此,主要围绕营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两者间的关系及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营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2.040
  在森林小循环体系中,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运行,对我国森林繁育带来严重侵害。但是,森林病虫害属于常见现象,具有一定的季节反复性。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不能仅凭单点防治,而要结合营林技术,通过综合防治手段达到预期目的[1]。因此,立足新时期林业发展特点,探究营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结合应用极具现实意义。
  1 营林技术基本概述
  1.1 育苗
  营林育苗应先根据森林规划确定相应的地址,在林场环境的选择上以育苗良好发育环境为基本参照。确定育苗地址后,要考察林苗培育的土壤土质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将育苗地址与林苗水源距离进行相近设计,缩短两者距离,缓解林苗可能出现的干涸危机。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开展营林育苗区的杀菌消毒。
  1.2 自然混交林
  自然混交林以森林形式存在,主要由各类植物及树木构成。在划分森林植物及树木类型存活生长区域后,可因树木类型及特点差异形成林木混交。相比植物类型单一的森林,自然混交林拥有数量更繁多的树木品种,树林面积大,生态系统多样,生态效益显著,自然抵御病虫害的效果佳。
  1.3 人工造林
  实施人工造林营林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人工造林要依附自然混交林的属性特征,秉持科学性原则,结合拟造林区实际状况,明确人工造林步骤方法,提高造林树种的发芽率及生存率。人工造林有别于自然混交林,在土壤活力值上有更高要求。完成造林作业的同时,着眼于林区树木的生长,还要做好人工造林的管护工作。
  2 林业病虫害防治概述
  林业病虫害防治关乎我国林业发展大局,是林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林业病虫害持续多发,主要见于森林树木发育成长过程,危害性巨大,损害整片林业。林业病虫害类型多样,传播途径广泛,有些病虫害见于国内,始发于国外[2]。不管国内抑或是国外病虫害,都带有极强的传染性及扩散性,应予以预防并消灭。此外,基于林业种类及区域差异,某些病虫害可能常见于特定地区,但其为害相当大,应针对性预防。
  随着社会各界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和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高,除了采取单一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与营林技术相结合也能够大幅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质量。在具体病虫害防治方法上,可以综合采用物理防治、植物检疫及生物治理方法。但是,從营林技术角度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最理想。一方面通过种植植物类型的变化及树种种植密度的设计,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及树种,可以通过树种的多样化发挥不同植物属性的相克特性,借助营林技术降低森林植被害虫发病率;另一方面可以选取健康茁壮的幼苗,为幼苗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大幅提高植物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基于森林病虫害对片区林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将营林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充分结合,能够将林区遭受病虫害的概率降至最低。为此,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应从森林树木类型及相对应的病虫发病规律为参考,在森林循环生态系统中栽植病虫害预防能力较强的植物物种,借助循环系统功能实现对病虫害的抑制。
  3 营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3.1 营林技术有效提高林木抗病水平
  营林技术在新时期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显著提升作用,更契合自然林的生态规律,在防治林木病虫害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3]。营林技术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营造混交林、林地清理等措施,既属于具体的营林技术分支,又对森林树木生长发育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森林生态环境能够极大限度地制约林木免疫力功能表现。好的营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林木遭受病虫害的概率,大幅提升林木抗病水平。例如,营林时考虑林木类型及相对应的病虫害类型,通过优化林木培育方式,同步借助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提高不同树种抵抗病虫害的基本能力。
  3.2 营林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生长速率
  通过林木抚育技术的使用优化,能够有效影响病虫害生长条件,控制病虫害的生长速率。树木防病能力的提高,与林木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极大关联。森林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森林植物类型选择的不同。不同类型森林植物可以凭借自身生态系统防治病虫害,将病虫害生长速率降到最低。简言之,通过营林技术能够达到病虫害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目的。
  3.3 营林技术有效抑制病虫害扩散范围
  森林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因自身抵御力及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病虫害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林木整体生长所受影响一般在可控范围内,但有些林木因病虫害的扩散传播而引起的林木枯死概率与日俱增,主要原因在于病虫害扩散范围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营林技术中,通过增设林木间的隔离带及防护区,能够大力抑制病虫害的扩散传播。单独的病虫及菌类无法破坏森林的整个生态,掐断病虫害传播扩散路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林木树种。
  4 营林技术与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结合应用的相关思考
  4.1 提高营林技术综合应用意识
  营林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的重要途径。林业工作者要树立营林技术应用的思想观念,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关头前提,通过开展实施营林技术,从根本减少林业病虫害发病概率。营林技术涉及面向广、技术种类多,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要站在系统全面统筹的角度应用营林技术,在相关技术手段上分类施策。例如,针对杨树品种,在营林技术应用中要考虑杨树栽植土地土壤要求及水分含量指标,通过整地及土地翻新等措施,为杨树提供优质的栽种及发育环境。也可以使用穴状整地结构、通过砂石固定等措施,使杨树根部生长发育处于稳定的环境。   4.2 因地制宜地选用营林技术类型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关键着眼点上要把握植物在生长发育中的检疫环节,通过合理采用植物学、植被杂交学及转基因学等专业知识综合施策,让森林植被类型能够通过微生物循环等措施,提高森林植被的抗病虫害能力及植物的成活率。在营林技术类型选取上,一方面要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特征,根据林木树种的差异确定相应的营林技术形式,另一方面要本着治标治本的原则,深入分析林业病虫害的发病时间、发病机理及阻塞路径,使林业病虫害防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隔离并处理遭受病虫害感染传播的植物。例如,土地较为松软的林区,栽植植物时除了采取植苗造林法及穴状整地方法之外,还要根据土壤特性,确保苗木的根系能够在土壤中充分舒展,避免窝根、露根,并同步做好翻土及浇水工作。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营林技术策略,将林业病虫害的发病概率降至最低。
  4.3 推行实施混交林营造的林业发展策略
  在林业栽植育种中,除了充分依托自然林栽外,适当采用人工造林技术也能够有效改善林区小生态,从而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水平[4]。病虫害尤其是某些有害昆虫,对树种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针对某类病虫害昆虫,可以通过树种合理搭配、设计耐阴及喜光树种混交区等方式,达到加强森林树种抗病能力的目的。例如,山东地区森林树种一般以常见的杨树作为基本的林木品种,在广大地区广泛种植单一化的树种会招致病虫害。为此,相关林业工业人员可以以杨树为主、以柳树及榆树栽植为辅进行混交林营造,使林区树种能够在杂交混合中提高自身的适应力和抗病能力。再如,在林区中设置融合灌木林及花卉林的混合区,通过一种树种或花种吸引害虫天敌的方式防治病虫害。
  5 结语
  營林方式的不同及差异会给林区生态系统的形成及稳定带来较大影响。在林区病虫害防治方案的制定上,不能仅局限于单一的病虫害预防及处理,而要从营林技术应用角度将两者充分结合,通过营林技术的应用及混交林策略的使用,提高林区病虫害防治能力,为我国林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文斌.森林病虫害防治制约因素及控制措施[J].农业工程,2018(10):133-135.
  [2] 孟凡金,祝军.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12):210.
  [3] 范大庆.浅析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J].种子科技,2018(12):77.
  [4] 孙福海,张德生.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及营林技术要点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9(3):157-158.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