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林业产业作为具有较大潜力的前沿产业,不仅能带动地方经济的提升,还能有效改善当前的自然环境,满足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而病虫害对林业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制约森林建设工程,对此,全面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的危害具有显著的持久性、宽泛性、层次性和结构型,充分认识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定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保护好现存资源,大力发展后备资源,为改善生态环境而作出卓越贡献。
1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森林是世界各国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它所具有的自我恢复性、生态调节性是确保生物不会灭绝的关键。我国森林资源名列前卫,但受人口基数的影响,人均拥有的森林资源量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这一状况下,还存在很多乱砍乱伐、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给林业建设工程带来很大麻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森林管理程序,不但能净化人类社会环境,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些年,我国逐步推进了退耕还林工程,带动建设了防风林、经济林,各地政府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地方发展林业产业的重点内容。森林病虫害具有种类繁多、危害范围广、反复性等特点,据统计,能给森林带来中度以上损害的病虫害已有两百多种。虽然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关注度的提高,其效果愈加明朗,但部分地区仍然难以找到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的防治手段和控制体系,间接导致突发性病虫害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扼制。这种生物损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必然引发连续性和大范围的林木死亡,不仅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会破坏整体生态平衡。面对这类情况,只有全面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完善各项管理机制,科学规划砍伐与种植,确保森林系统的自身稳定性,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固有抵御力。
2 在林业建设中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1 维护生态稳定
众所周知,森林包含了最为丰富的生物基因,相比其他生态系统,森林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和食物链更为复杂,其总利用率、生产率也是生态系统中占据最高的。但相应的,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能力也比其他生态系统高,病虫害的种类更丰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是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影响范围。如果能在前期便有效控制住病虫害的蔓延,压制其暴发,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且病虫害防治也有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进一步促进了林业的发展。
2.2 提高经济效益
重视林业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是国家提出的宏伟规划。针对森林系统固有的功能性和经济效益,既要满足环境的适宜,又要合理利用好现有资源,使林木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因生存环境不适造成的物种灭绝现象,这些消亡的有益物种对于文物组织的资源保存和研究工作是极其不利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完整性的破坏可能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确保森林中林木品种的多样性,可进一步提高对病虫害的抵御作用,维护好生态系统的稳定效果,还能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带来很多的附加价值。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管理,是维护当地自然风光,实现收入增长的必要措施。森林植被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是由一定关联的。病虫害会随着天敌的出现而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生态平衡。对此,栽培和管理环境越好,动植物便能稳定发展,这也便于开展各项防治工作,甚至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便能达到预期效果。
3 如何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森林管理人员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对象。对于一线人员来说,理应认识到森林维护在林业产业中的重要性,认真储备专业知识,如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等手段,根据国家最新制定的林业发展战略计划,提出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的栽培管理方案,在提高林木生存力的基础上,从源头上解决林木资源利用不到位的情况,改善周围环境质量。
3.2 加强森林检测
要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就要立足网格管理系统的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对定期暴发的病虫害展开跟踪,便于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检测工作便是科学预防病虫害的基础内容。在林木的抚育、栽培、管理、调运、移栽过程中,应时刻进行检疫,避免外源微生物感染并防止病菌扩散对周围林木带来更大危害。在害虫蛰伏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检测,预测病虫害的暴发趋势,以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3.3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单靠人工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特别是气候寒冷、环境艰苦的地区,只有合理选择抗寒性较高的林木品种进行种植,加上一些危害性较高的害虫畏惧寒冷,因此可很好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栽种人员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林木特点、土壤结构等因素展开了解,因地制宜地选择良种,进而提升树苗成活率。
3.4 加强监督和考核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旦忽视了某一环节很可能对整个作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林业管理人員要监督和管理,在检测和监督后应及时复查作业效果。病虫害防治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季节性,其指定的防治方案也要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以免效果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要认真剖析实际状况,调整管理计划。
3.5 合理密植
我国森林主要分为天然幼林、人工造林。对于天然幼林来说,分布相对不均,需要依靠人工育林。人工造林则是根据当地实际需求,配备合理的造林密度,确保单株林木有着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量,促进根系发育。要建立完善的间伐机制,为林木的发育提供时间。后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可通过建造混交林来提高效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抵御能力。现阶段的难题是营林造林技术规范不统一,很多地区所选用的植被品种单一,种植人员的意识淡薄,造林后的维护管理工作持续时间长,致使人工造林难以保持生态平衡。
3.6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从业人员应当认识到,治理与防范应当相辅相成。事实上,在实践中,不仅要做好造林环节的病虫害防治,还应当在选种、育苗、选地等环节中注意保证林木的抗性。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好物种关系,科学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变被动防治为主动,把病虫害防治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中,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技术机械能综合治理,适地适时育树,建立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对灾害的防控能力和恢复能力。实施接近天然林的发展模式,提高不同生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使其长期维持在稳定状态。我国地域辽阔,但人均可利用资源少,因此,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扩大林木栽培面积,也有利于环境的净化。各地部门要重视宣传工作,动员群众的力量来保护森林资源。
4 结论
林业工程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当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工作人员要以预防为主,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综合治理。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带动下,重视对天然林的调控,同时分析生物种群之间的依赖关系,尽可能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减少药物使用,将有害病虫都控制在受害允许的范围内,并能为地区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于保刚.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2).
[2] 贾文军.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8(02).
[3] 杨绍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园艺,2017(07).
[收稿日期]2019-01-23
[作者简介]孔超(1987—),男,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木遗传育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