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形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公共环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公共活动而出现的建筑空间,它是某个地域的精神与文化的集中体现。壁画作为公共环境中的装饰品,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也表现出更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研究壁画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形式,就是在研究空间人性化、审美化的问题。本文从概念入手,对壁画、公共环境的内涵进行阐述,继而对壁画的主题、色彩、材质、尺寸和光照等要素一一解析,以期获得壁画整体形式上的创作启示。
关键词:壁画;公共环境设计;形式
0 前言
现代壁画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愈加紧密,在提倡人性化和功能化的前提下,兼顾文化审美和地域精神的壁画为空间带来美的感受与艺术氛围。讨论壁画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形式,本质是在探索壁画设计要素的演变,从而让壁画展示出地域的文化和精神。
1 定义概述
1.1 壁画的定义
壁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它一般绘制在建筑物、洞穴的墙壁上,有时也绘制在岩石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壁画源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人们对美的认知的集中提炼。后来壁画逐渐从民间走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政治、文化、历史的展示载体,统治者也在它美化装饰的功能之外,增加了思想教化和道德宣扬的功能。壁画至此成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在古今中外的空间艺术上被广泛运用。
1.2 公共环境的定义
公共环境包含两个主语:公共和环境。公共一词源于德语中的“开放”“公开”,公共环境因此成为具有社会性质的,可以由人自由思考、自由参与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中进行以人为本的社会活动,在完成社会性质的工作的同时,凝聚这一空间内的精神面貌,让空间具备生机与活力。按照公共环境的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大型广场、商业空间、娱乐空间、展示空间等,还有一些是具备特殊功能的空间,如街道、墓园等。
2 壁画形式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2.1 收缩功能
大型的公共空间多以壁画作为装饰。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壁画复兴,当代壁画除了要完成它在空间中的审美功能,还需要兼具其他功能,运用壁画本身的元素去突破空间带来的限制,进行社会服务。中国传统的壁画多见于宏大的庙宇、空旷的洞窟、华丽的殿堂等空间中,它们需要帮助空间收敛,让信息更集中地传递出来。因此,我们常常在壁画中看到莲花纹、牡丹纹、回心纹等,它们或是居于壁画的四角,或是作为底衬衬托其他的图案。这种饱满的构图再辅以红色、蓝色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就会产生视觉膨胀的效果,使人们能完全地沉浸在空间中,被色彩制造的艳丽夺目的气质所吸引。
2.2 延展功能
利用空间透视让视觉产生“幻象”,可以给人一种空间扩大的心理感受,这种犹如魔幻的奇妙感受让狭窄、拥挤的空间不再逼仄。例如,在很多狭长的空间中会张贴有景深的图片,也会用特殊材料制成壁画。像是钢化玻璃、合金浮雕等透明材质也可以达到扩大空间的效果。德国汉堡著名的街道壁画《阿斯特湖畔的猫》绘制的是一扇敞开的窗户,窗户外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观众置身其中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环境,哪些是画中的风景,忍不住驻足观看,让壁画增添了娱乐功能。在较为宽敞的空间内,也可以使用壁画的景深实现延展功能。例如帕尔马大教堂穹顶上的科雷吉奥创作的《圣母升天》,通过层层叠叠的云朵和天使,制造出一种神圣、神秘的色彩,同时给人与天接壤的视觉感受。
2.3 启示功能
公共环境作为实体空间,凝聚并投射了公共精神,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源于西方的壁画,最早是以《圣经》为创作内容,给予了人们诸多启示。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颐和园长廊上的壁画,集合了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它的教化价值非常大,也反映出壁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在当时统治阶层心中的地位。公共环境如何体现人们的精神是当代艺术家的重要课题。以壁画为代表的公共艺术在未来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会起到联动的作用,这种不争的事实会得到放大。例如,西安大雁塔广场上的壁画记录了大雁塔修建的过程,还有反映唐朝生活场景的《马球竞技》《买花成习俗》《高原莽莽》《东商西贾》等,这些已经完全超出了壁画的艺术范畴,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当代壁画《井冈山》《祖国山河》《发展缔造未来》等紧密结合时代的特点,向社会大众传递了热爱祖国、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3 壁画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3.1 室内公共环境的表现
壁画在公共环境中处于客体地位,它需要依照母体的属性,创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促使公共环境的艺术性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共环境不仅需要承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功能,还需要具备个性化的艺术特质。公共环境成为展现当地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室内公共环境又是和人们联系最为紧密和频繁的场所,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交往、娱乐。可以说,室内公共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壁画的色彩、材质等都应该尽量服从于室内环境。从构图上看,室内壁画的构图方法更为多样,既有工整严谨(如《最后的晚餐》)的构图,也有解构主义构图的各种画作。因为构图的宽泛性,使得材料的运用也非常自由。传统的壁画大多分为干湿两种,直接涂抹于墙面。现代壁画的材质则非常多样,瓷质、土质、金属质地、玻璃质地,还有一些新型材料的加入。例如,以玻璃做壁画最为经典的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教堂。其中的雕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人们置身其中,就像置身于人类美轮美奂的文化历史长廊一般。巴塞罗那圣家大教堂除了富丽堂皇的玻璃壁画,还在教堂的三个立面采用了石头,雕刻出《圣经》中耶稣诞生、耶稣受难、上帝荣耀3个内容。其中蕴含了厚重的教化和启示意义,成为现代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其他墙面的壁画在构图上充分展现自由的气息,瓷片、石料等材质的使用极为广泛,把壁画和室内建筑空间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内的壁画相较于国外,在制作工艺上又更注重民族元素的融入。最著名的是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武夷之春》使用的是福建漆画工艺,还有传统的浮雕艺术在室内壁画中更是不胜枚举。在更大众化的场合,公共环境中的壁画主要针对空间使用的主要人群,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但几乎不被我们所察觉。例如游乐场所颜色明丽的壁画、飞机场和火车站风格明快的壁画、医院溫馨宁静的壁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壁画和我们的生活已然相得益彰,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服务功能。 3.2 室外公共环境的表现
在室外的公共空间使用壁画,设计师除了要强调壁画和公共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还要特别强调壁画自身的特点,因为他需要不加选择地面对更广大的受众群体,总体上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壁画的使用还可以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甚至可以激活人们的艺术细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引导。这也是壁画启示功能的表现。杭州的湖滨步行街,云集了国际上各种奢侈品品牌,但是和其他步行街不同的是,他们除了展示自己的巨幅广告,还根据室外环境设计了许多壁画。人们在这里可以同时实现购物、娱乐和观光等多种需要,提升了公共环境的功能性和实用感。天水火车站的壁画《陇上明珠》,以天水特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历史为素材,运用了更有立体效果的马赛克,将麦积山、羽泉观、仙人崖等十余个天水的自然人文古迹表现出来;给迎来送往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也成为天水一张独特的名片。室外公共环境中的壁画还应该特别强调人文关怀,这几乎成为一个地域文化水平高低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素来以街头文化著称的美国在发展现代艺术的过程中,专门为人们提供了正面墙自由涂鸦。人们在上面随意创作,不必拘泥于美术技法,更看重的是直抒胸臆。这种墙上艺术更能展现出一个地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回归到壁画创作的初衷上。
4 壁画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壁画艺术作为空间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共生物,未来不仅要满足功能和审美的需要,还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具体来说,设计师不再只看重壁画本身的创作,而是将壁画置于整个公共艺术体系中。从材料的革新、风格的突破、形式的多样等各个方面,促进壁画从平面艺术走向三维,甚至是四维艺术。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3D壁画可以视为科技壁画的先行军。除此以外,壁画中蕴含的商业价值、公益价值、生态价值等也会被深度地挖掘出来,消弭了壁画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例如,在西安的大唐芙蓉园中的大型水幕电影是壁画艺术和声光电等科技载体结合的一种形式,还有每晚闪烁在黄浦江畔的摩天大楼上的“I?SHANGHAI”的标志、无人机画图等都是对壁画材质的变形与创新。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不仅是壁画,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会呈现出外延外扩的特征。这种外扩甚至可以让壁画的基础元素全部消失,不受任何外部因素限制的绿色壁画应运而生。我们在上文提到的这些新型壁画,皆可列为绿色壁画,不需要额外的开采和铸造,不需要人工合成有机材料,LED灯、冷阴极管、太阳能灯等都是壁画展现的“源动力”。虽然壁画依附于公共环境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但是它们不会再受到公共环境的限制,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出现,如白天是摩天大楼,夜间是观光景点。这种方式使一些固体物也得到了拓展。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这些“新载体”也会展现出画幅更为巨大、细节更加丰富的“壁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5 结语
壁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依附于空间,也不断地经历着时代的流变,优化和改善着构成要素。它们无论在设计思维还是设计体系上,都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展现着地域文明,传递着必要信息,回溯着精神图腾,让人们身在其中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心理上的舒适感和使用上的便捷感。可以说,壁画和公共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壁画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情感传递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任贤慧.探析公共环境艺术中的壁画艺术的特征[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
[2] 马莉,魏明涛.公共环境中壁画艺术的人文关怀[J].黑河学院学报,2016(07).
[3] 孟东生,贺荟文.壁画形式语言在公共环境中的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8).
[4] 王茵雪,孙玲玲.浅谈壁画在公共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安徽商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