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尼尔森交响曲的“结构重叠”特征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卡尔·尼尔森是20世纪初丹麦著名的作曲家,他所创作的系列交响曲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被誉为丹麦最杰出的音乐家。尼尔森的作品完全打破了欧洲传统的音乐风格,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他的《第四交响曲》,这部作品充分運用了赋格这一主题。同时他有意识地让局部黄金分割点坐落于乐曲的高音部分,并配合打击乐器组,使整个乐曲的演奏效果达到巅峰。
  关键词:尼尔森 第四交响曲 结构重叠 曲式结构
  16世纪初,丹麦民间出现了通过乐器来为舞蹈配乐的娱乐形式,其中包括波尔斯卡、马祖卡和小步舞等三拍形式的舞蹈。到17世纪,丹麦的管风琴音乐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追捧。18世纪,丹麦进入了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相互融合的新时期。19世纪,丹麦的乐曲逐渐开始多元化发展,浪漫主义风格的交响曲、田园风格的歌曲、流行乐曲以及歌剧等种类的音乐得到了全面地表现。直到20世纪,由于受到国外各种风格音乐的冲击,丹麦的乐曲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摆脱这一困难时期,众多音乐的风格和作曲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就是丹麦著名作曲家尼尔森。鉴于此,本文以尼尔森的《第四交响曲》作为研究样本,重点对《第四交响曲》的“结构重叠”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分析,为国内音乐界进一步剖析尼尔森音乐思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呼吁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和专家来探索尼尔森音乐思维,分析尼尔森的音乐作品。
  一、尼尔森交《第四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从1914年-1916年间,尼尔森创作了他的《第四交响曲》。在乐曲创作之前,他在与爱人的通信中提到:“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创作新作品的思路。这部作品没有具体的名字,但它却可以将我个人对人生和人类精神的感悟完全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每一个能够运动的东西,每一个具有生存欲望的东西,无论是邪恶的还是慈善的,没有贫贱富贵之分,没有大小之分,只要具有生命力和自身的欲望,没有其他的形象,唯有生命和运动,截然不同,却又相互关联。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无休止的奔流。我想我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完美诠释这一切的东西,这就足够了。我没有办法将我所想的全面表述出来,但我所希望的都是无比美好的。”
  在尼尔森创作《第四交响曲》这一作品过程中,他在感情和工作上都遇到了阻碍。1916年1月14日,他创作的《第四交响曲》终稿定下来了,并在次月在他亲自的指挥下进行了初次演奏。这一作品在当时的整个丹麦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尼尔森的学生班尔特在评价这部作品时说:“这部作品可以影响整个欧洲音乐”。虽然占格尔、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家在音乐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但他们从始至终都被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干扰、约束着,并没有从其中真正的解放出来。而尼尔森对音乐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音乐灵感不受外界环境的约束,整个音乐思想来源于人类的返璞归真时代[2]。
  二、宏观“结构重叠”
  1.整体结构布局中的“结构重叠”
  通过对《第四交响曲》的整体结构局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交响曲从始至终都采取奏鸣曲式。从作品的主题材料发展内在关系来观察,呈示部的连接部、副部间的连接、呈示部的结束部、展开部的阶段工Ⅰ以及再现部的结束部,都是在子材料演变的基础上得到。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第四交响曲》采取的是通过主题材料回旋性质结构。
  2.局部结构布局中的“结构重叠”
  局部结构布局中的“结构重叠”也影响整个曲子的演奏效果,在整个作品中起到关键作用。存在差异的乐曲组成要素,在排列上可以体现出多样化的结构形态,并且两两或者更多元素之间形成多重的“结构重叠”。通过对局部结构的“结构重叠”分析来看,完全能够通过作曲层面来分析整个乐曲在形成过程中作者对乐曲结构的巧妙调理。
  3.整体结构与局部结构成正比的“结构重叠”
  本文所分析的成正比的 “结构重叠”侧重于整体结构与局部结构由美点分割之后所形成的非对称性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点,数值为0.618,具有美学意义)。首先,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将整个作品分割成两个部分,再进一步对分割后的部分进行二次黄金分割,让整个交响曲存在两个黄金分割点。假如,整个曲子的两个黄金点恰好位于区域的高潮区域,这就可以说明音乐的整体结构或者局部结构经美点分割之后所形成的非对称结构之间存在正比关系,且二者之间不仅构成 “结构重叠”,还让音乐的高潮部分得以充分的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得知尼尔森在创作交响曲期间,有意的将整个作品通过黄金分割点来进行分割,将音乐的整体结构与局部结构搭配的更加恰当。如果一个曲子的黄金分割点正好落在了高潮部分,则可以认为是偶然现象,如果音乐的局部分割点也恰好出现在整个音乐的高潮部分,则可以认为作者对整首曲子的结构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尤其是在《第四交响曲》中,其中有三个乐章均出现了局部结构的黄金分割点恰好处于音乐的高潮区域,可见,尼尔森对在创作时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巧妙地应用黄金分割原理来对音乐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进行分割,让二者之间出现非对称的“结构重叠”关系,这不仅可以让听众对歌曲具有更好的享受感和满足感,还可以让音符给与听众们视觉上的冲击。因此,《第四交响曲》之中的三个乐章所体现出的局部结构分割点处于音乐的高潮区域,这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作者尼尔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有意安排。
  三、微观“结构重叠”
  微观角度上的“结构重叠”侧重于分析乐曲中的“结构元素”,例如:声调、循环、配乐、节奏、音响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结合过去乐曲发展来看,音量和音调是决定乐曲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他的因素如旋律、节奏等都是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往往在乐曲的高音部分发挥作用。而在当今的音乐中,所有为乐曲高音服务的乐曲结构元素逐渐呈现出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并成为了组成音乐的一个必要部分。
  综上所述,这些“结构(力)元素”在组成音乐的同时,都在整个乐曲中存在独立的形态,它们之间表现出了“结构重叠”的关系。本文尝试通过微观“结构重叠”视角来对尼尔森的《第四交响曲》展开研究,并对作品中出现的 “结构(力)元素”进行单独探析,实现对尼尔森《第四交响曲》创作思想的深入认识。   1.节奏的“结构重叠”
  节奏的“结构重叠”指的是通过音乐作品的节奏结构在演奏过程中划分出两个或更多的结构元素,实现纵向上的重叠,以及在横向上重叠的结构形态。
  (1)节奏结构中的多重拍混合的“结构重叠”
  在演奏音乐过程中,音乐节拍的重复性、循环性可以呈现出整个乐曲的多重节拍混合效果。所以,在整个音乐节奏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具有差异性的节拍循环,同时在纵向上存在数个节奏的差异性,这就构成了乐曲多重拍相互交叉的 “结构重叠”。
  (2)打击乐器组中节奏的“结构重叠”
  在《第四交响曲》的乐曲中,最能够激发听众内心感觉的唯有打击乐器组了。《第四交响曲》的最大特点就是“狂热、狂野”,而打击乐器组在整个乐曲演奏中所呈现的声乐效果正符合乐曲的风格,进而将乐曲推向高潮。例如,在尼尔森《第四交响曲》的末乐章中,他有意的將两个鼓乐安排在了不同阶段,进而使得两个鼓乐之间相互交叉、碰撞,营造狂躁的声乐效果,两个鼓点节奏既有重合之处,也有对立之处,让整个交响乐在演奏过程中更能体现出空间层次的动态效果,让音响效果更佳具有爆发力,震撼听众的耳膜。
  2.力度的“结构重叠”
  声乐力度的“结构重叠”强调的是声乐的织体中通过数个不同力度层次在纵向上形成叠置,且在横向上出现相互重叠的结构形态。该种结构形态让这个乐曲的不同部分在声乐力度上存在差异,进而呈现出声乐力度不同的混合音乐效果,这在提升乐曲空间动感性的同时,也可以完美地展现出音乐作品立体性的力度结构思维。
  3.和声的“结构重叠”
  和声的“结构重叠”效果主要在多层次声乐相互交叉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此种和声结构方式打破了传统和声模式,其主要出现在20世纪的多层次乐曲之中,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俄国音乐家斯特拉文斯所创作的《春之祭》,其巧妙运用八种类型圆号演奏出多种混合和弦音,实现了声乐和声的 “结构重叠”。
  4.调性的“结构重叠”
  调性的“结构重叠”强调的是乐曲对多调性的应用,其一部乐曲中存在两种或更多不同调性。在20世纪初,多调性开始由原来的传统调性向特殊调性转型。这种转型完全颠覆了传统声乐对调性的应用,并受到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专家的认可,多调性在很大程度上让声乐的演奏效果更加有活力,在使得乐曲具有狂热感的同时,也蕴含着一丝细腻。
  在尼尔森的《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充分体现出了多调性的特点,这一乐章中的引子材料和主部主题两个部分形成交融,与呈示部相比表现出了更加密集的效果。当两部分深度融合时,便形成了声乐多调性的叠置和互融。根据整个交响曲的内容能够得知,在声乐高潮前夕,高声部的引子材料为B大调,而低音声部为E大调,当引子材料处于F调时,则整个乐曲的演奏逐渐趋向于在低音区的F大调上重复演奏。
  5.旋律的“结构重叠”
  赋格主体作为乐曲旋律最为典型的“结构重叠”,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拉丁文中Fuga的译音,它的意思是脱离、逃走。在巴洛克时期,赋格非常的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8世纪时,巴赫将赋格这一手法应用到了极致。在《第四交响曲》中作者就重点应用和赋格这一主题,同时通过赋格段的方式融合到狂躁、狂野的节奏当中,这为整个交响曲增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亮点。尤其是在尼尔森的《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中,赋格段被尼尔森应用的淋漓尽致,整个乐章均采取了赋格段的形式,同时巧妙的配备的打击乐器组,将两种手段融合在起义,让整个交响曲的演奏效果达到巅峰。所有赋格主题在乐曲的不同部分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在声乐的横向上与织体和旋律相互融合,在纵向上与节奏形成 “结构重叠”。旧思维的赋格一般应用在声乐的高潮之后,在横向上往往随着纵向的调性的改变而改变,尼尔森在《第四交响曲》中关于赋格的应用与传统赋格的调性完全不同,其在横向上始终维持着开始的调性一直到声乐结束。
  参考文献:
  [1] 卢栋栋,胡禹.肖斯塔科维《第十交响曲》赏析[J].黄河之声,2018(5):32-33.
  [2]唐昊亮,吴格妮.从十九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潮看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J].黄河之声,2018(3):30-31.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一般项目:中国地方戏曲伦理功能研究(编号:gxyq2018098);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戏曲“拉魂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编号:AHSKLW2014D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