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当下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明显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练习 基本技能
【课题】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院“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FZ2018ZX03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154-01
一、目前在课堂练习时出现的问题
其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不明造成解题过程中出现大量概念性错误。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只有当学生充分掌握数学本质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其二,缺少创新思维,学生受到平時教师课堂讲授的影响,老师将自身掌握的知识直接或间接的迁移到学生的思想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解题过程中就难以做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其三,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存有片面性,而数学习题往往涉及到人们的生活问题,因此造成学习练习中的诸多错误。
二、针对问题探讨提出的解决策略
(一)优化练习设计
通过对练习题的改进,可直接缓解学生做题压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性的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设计练习要注意:①围绕重点,精选习题;②由易到难,呈现题组;③形式灵活,题型多变。在对练习题进行择选时,可以直接摘录课本上的习题,也可以自己编写,但是均应仅仅围绕课程内容的关键点;所选择的习题类型也应当多种多样,符合整个班级所有学生的学情需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我能力灵活把握习题解答。
(二)分年段开展教材资源开发,充分发挥练习的应用价值研究
新教材内容中有诸多的可利用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据此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教材的练习题能够重新回归到学生面前。充分利用课堂5-8分钟的巩固练习环节,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学习思维,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激发他们的数学应用兴趣,进而对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三、有效应用课堂练习资源的意义
其一,进行有效的课堂练习资源开发,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升技能熟练程度,促进智力增长,行之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水平,数学学习热忱,开创观念以及实践能力增强;其二,通过数学课堂练习资源开发与应用,激发教师研究热情,同时在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设计的过程中,也可提高教师的专业设计水平;其三,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地开发应用数学课堂练习资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四,通过相关课题研究,可直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准、具备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师团队。
四、开发练习资源的策略
(一)学生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的沟通
在《几分之一》教学中,分数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平均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谈“分数”。而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就是分物体时要“公平”,而这种“公平”的意识,恰好正是数学意义上的“平均分”。本节课先从整数的层面上来分苹果,两只小动物得到的苹果数量不一样多,让学生感受到不公平。然后让上台的孩子自己动手分一分,进一步认识到在这里公平就必须要数量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课程的设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小猪佩琪入手,说出四只小动物住的房间各是房子的几分之一(如右图)。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下,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是我们所共同追求与向往的教学。
(二)在变式中对数学概念进行巩固
在学习比例尺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我说你画”的游戏来引入课程教学,引入比例尺的初步概念,引导学生画出“1m”,如利用1cm表示1m,或5cm表示1m。可以直接认识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区别,而两者之比即为比例尺。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情况出发,在变式中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巩固。
(三)课程设计符合童真
当我们思考教学时,应该跳出教材和教学,略微思考一些“数学本质”的问题,然后再来考虑如何教更好的问题。如当在学习“6、7加减法”时,利用孩子原有的经验,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审视,可使孩子能够真正的了解数学的神奇。课程的设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项中入手,可以借助身旁的事物,吸引孩子的目光,以此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化的解放,同时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实现一种美的享受。
五、结束语
对课堂练习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应用,对于孩子的学习质量与课堂的教学效率均可起到提升的作用。通过教学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设计教学课程内容时,尽可能的贴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对课堂内容也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青.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