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所谓的优质课堂就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等为目标的综合教育,意在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打造出更加活跃,且充满朝气的课堂环境。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小学数学,由它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思维逻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师要在深入分析优质课堂特征和其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创造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科学的优质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优质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39-02
  1.前言
  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相应地有了一定的改变。老师不但充分认识和了解了学科本身的特点,也认只到了数学启蒙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从传统的灌输,转变成积极地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然,这种转变也切实提高了学生数学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目的。但是由于老师教学水平层次不齐,雖然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他们在教学中还是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并且由于能力的限制,不能灵活处理,影响课堂教学,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运用新理念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也必须找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改革措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同时也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为将来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以及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小学数学教学多样性相对欠缺。
  可能是对小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它的特点认识不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小学数学简单,教学方也就没有必要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浪费时间,只需要简单给学生讲述清楚一些条件、概念,让学生背记一些口诀和相关的知识点足矣。他们既没有认识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拓展以及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更没有认识到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是相对欠缺的,需要通数学这样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比如,思考能力,解题能力等等。
  2.2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只是用讲授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用自己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给学生提问或者质疑的机会,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消化所学的知识,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也忽视了对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评价也只是通过成绩等。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主体,他们不但需要老师讲授知识,更需要在学习中调动潜能探索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等等。这就导致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师生关系也不够融洽,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来,影响学生情感以及智力的发展。
  2.3课堂导入效果不理想,内容进入太突然。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趣的课前导入,不但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快迅进入学习内容,参与教学过程,认真听讲、学习,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集中精力,提高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可是由于老师对导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我发现当下好多老师在教学中要么根本忽略导入这个环节,要么导入简单、形式,有过程没作用,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多大用处,发挥不了其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3.实现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策略
  3.1给学生传授学习方式,提高其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很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老师首先就要教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不但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点,更是激发学生自学、体验学习、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不断深入学习,获得知识,升华知识的主要途径。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既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概念,同时学生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想、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自觉,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3.2让学生学会适当的接受学习,提高数学成绩。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来说固然是有效的方法,也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但是我们知道数学和语文学习不同,它的结构特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即使怎么努力也有解不开的难题以及不理解的知识点,这就需要老师用及时、恰当讲解来点拨,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学“四舍五入”、“年、月、日”等的一些规定,有些知识点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和更多学科的知识积累,理解不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达到理解,从而保证教与学的实效性。
  3.3学以致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下,我们一定要本着提高学生能力这一宗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教学的效性。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跟家长去超市去购物,让学生在超市货架上认识标价,在父母购物付款是学习找零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使用方法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贴合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3.4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保证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年龄关系,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就要结合学生心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基础,进行教学情境的营造。比如,运用合适的导入方法,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积累数学知识。当然老师也可以把数学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数学与我们生活无处不在的密切联系。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老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和老师一起督促和指导学生来预习相关的知识,或者复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就能为接下来更好的学习打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全面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图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木棒来拼三角形,然后问学生:“3个木棒可以拼出来一个三角形,那么两个、三个三角形各需要几根木棒呢?”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动手。如此,不但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4.结束语
  总之,优质的课堂教学,就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实现的教学要求与目标。主要是指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优化与升级,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促进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再加上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使抽象的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学生能够更加快乐、轻松的学习,更加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吕开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2]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4.
  [3]陈飞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2):111.
  [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5.
  [5]沈宣旺.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吉林教育,2008(3-4):87- 88.
  [6]李培芳.从能力走向素养——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福建教育,2016(6):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