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措施,为实现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课堂模式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 英语课堂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235-01
  引言
  在目前传统的教育背景下,英语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大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同语文、数学一同成为传统教育的课程之一,而代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也一直备受学校、教师、家长所关注。由于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并且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起来,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承担的责任更大,教学压力也较大,因此,为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模式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小学生喜欢上学习英语。
  1.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传统,小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受传统教育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被要求要在课堂上遵守纪律,不能随便发言,只能在课堂上听讲教师所传输的知识,不可随意打乱教师课堂秩序,如此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即使教师有安排发言讨论环节,学生由于基础差、知识点不熟悉,他们也不愿意参与其中,最终,使得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1.2 英语课堂教学缺乏互动。
  教师在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时,往往教师授课时间占到了80%以上,甚至更高,并没有安排或者规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去进行课堂反馈或者进行学习讨论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很少,因此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英语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互动。如此下来,学生、教师之间都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学生不知如何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长期下来,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2.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小学生学习能力很强,语言天赋很高,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对于年龄小的小学生而言,因为刚刚接触英语知识时间不久,小学生对于英语的看法较为简单,因而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英语课程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 因此,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代课教师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好奇心也得到满足, 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更好的学习英语课程。
  3.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措施研究
  小学学生在英语学习时,若教师采用必要的互动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英语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前提,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创造学生一起学、一起探讨、一起进步的学习氛围,创建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主动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快速掌握英语知识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3.1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参与其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气氛太过于严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会衰减,学习积极性也会有影响,从而导致教师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是至关重要的,也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学习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吃的水果特色,让学生都戴上画着水果外观的帽子,先是讓学生相互说出各同学帽子上水果的英文,然后可以让学生一起玩“水果蹲”游戏,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如此一来,课堂气氛活跃有趣,学生也会更加喜欢学习英语。
  3.2 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也成为教学、办公、娱乐等生活、工作必须使用的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如使用PPT、视频、图片展示等等有趣的英语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观看有趣的英语小故事、小视频,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巩固了学生所掌握到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4.小结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已被运用到生活、交际、贸易等各个方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语言之一。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互动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更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国飞,国荣光.如何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15.
  [2]莫燕玲.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