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原始绘画与幼儿绘画作品的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大学期间,笔者比较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了美术史,从原始艺术(艺术的起源)到现代美术,从西方到东方,却从来没有意识和关注过“幼儿美术”,更不可能在原始绘画和幼儿绘画作品之间建立起什么关系来,接触幼儿美术教育以后才开始关注幼儿美术,但是没有怎么在意,更是认为前者都是比较“成熟”的艺术,而后者就是一种随机的、无意的涂抹,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哪怕自己也曾经创作过,站在成熟的角度仍认为幼儿美术是非常幼稚的。
  关键词:绘画;幼儿美术;艺术
  幼儿绘画作品有一种“稚拙”美,这种美被中外很多艺术家借鉴,比如毕加索后期的作品。这也难怪笔者在与幼儿绘画作品频繁接触及研究后,有意无意间就会将其和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联系起来。然而,这种联系是微妙的,说不清道不明,并没有把这当作什么新鲜的事情,或是灵感的源泉。直到把原始绘画作品和幼儿绘画作品放到一起之后,笔者才惊奇地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一联系存在了多久,这种穿越时空的相遇会对我们美术教育有什么启示呢?令人无限遐想。(在这之前笔者没有读过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
  原始绘画作品和幼儿绘画作品从构图上看,都没有“专业”的构图意识,只是简单的罗列。格罗塞通过对艺术起源的研究认为“儿童艺术与原始艺术都不知道配景法”。对于事物、生活片段、故事情节等,两者都用一种“整合”的方式形成画面,如漫天星辰。另外两者都有一定的对称意识。从造型上看,它们都不注重比例关系、透视原理,造型简略,夸张变形,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现,有极强的装饰意味,而“只應用事物的少数几个基本特征”。其原因在于缺乏对事物认识和没有科学的绘画技巧,所以其作品显得很抽象(在这里的“抽象”有一些客观原因需要说明,比如原始社会时期的事物和现在的事物相比是有区别的——进化的原因,而幼儿与成人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区别)。从表现语言来看,两者都是以点线为主。从认识事物的角度讲,它们都具有“泛灵性”,万物有灵,“有情如我”更多的是用直觉和幻想进行“艺术表现”。在用色方面,原始绘画多以黑白、红黄为主,其中红色有特殊的意义,而幼儿只对艳丽好看的色彩感兴趣。格罗塞通过研究认为“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红色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心理”。
  幼儿绘画作品和原始绘画作品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度,但还是有极大区别的。前者更多的是“象征性”,而后者则有更多的“写实”意义。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对此有所阐述。从表现的根源上看,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史学家研究表明,原始绘画更多的是出于某种目的,是一种成熟的理性思维表现,有强烈的“功利性”和“使用价值”。“原始绘画和雕塑无疑具有审美价值,但这种艺术很少是自由的和无利害关系的,它们一般说来具有实用意义,并且常常是一种生活的必须。”从“巫术说”的角度看其有很好的体现。原始绘画的审美及艺术价值从某种意义讲都是艺术史赋予的,它具有的更多的是史学价值,很多人这样认为,而笔者认为略显偏颇。幼儿绘画则相反,其完全是出于天性和本能,幼儿在没有语言和文字能力的情况下只能用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绘画)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或许,相对于语言和文字来说绘画显得更为容易一些,毕竟相对文字而言,绘画才是文字的起源。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原始绘画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幼儿绘画是感性的、潜意识的,“我”占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其写实性和象征性里有所体现。它们从各自的立场来说,或许都是理性的,各有各的理性。从美术史学的角度讲,幼儿绘画和原始绘画都不是艺术品,或许“艺术”的成分不多,虽然如此,它们的待遇却完全不同,后者位于美术史的开端,而前者却被隐藏了,这或许是因为原始绘画具有历史价值,而幼儿绘画却没有的缘故吧。故幼儿绘画不被更多的人看重,美术教育者如此,家长更甚。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接触到幼儿美术教育后才产生这些思考的缘由。
  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的美感可以用稚拙来概括,而这样的美感在进化和成长的过程中被淹没或是淡化。原始绘画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逐渐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绘画进入系统的发展时期,这样的美几乎被理性(绘画理论)所替代,这时期的画家是用一种极其科学的方法在绘画,这在中西方都有所体现(这也是在前面说原始绘画更多的是史学价值的一个原因):比如中国山水画在明清之际更多的是“书斋山水”,在西方画家利用解剖学创作。对于个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理性(包括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只有以理性和经验去观照事物,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谈创新,这样表达出来东西别人才能看懂,因为这是法则以内的理性观照。幼儿则完全相反,他们只有直观感受,而这种直观感受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他们有这样的想象力的缘由。于是,有很多画家又开始进行原始的回归,用理性去观照“稚拙美”。这其实是很难的一个问题,达到“大智若愚”需要对自己修枝裁叶、“时时勤拂拭”。
  经过对原始绘画和幼儿绘画作品对比研究后,笔者有一个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参考。人们普遍认为绘画(这里的绘画是广义的)和艺术应该是有区别的,因此笔者也认为,绘画和艺术也有不同之处:绘画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技能,是以理性思维为主导(在西方有科学介入绘画,如解剖学);而艺术是一种感性认识,是一种直觉、一种天性。前者可以传承、模仿和复制,而后者是可变的、不可捉摸的,是一种自然且真的状态。后者更接近艺术的本源。两者是一种承接和递进关系,正所谓“技进乎艺”,只有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或者程度(这里的标准是属于专业理论体系的范畴),再通过这样的技术把感性认识、直觉、天性、自然且真的东西表达出来,艺术才更为完整。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艺术”和“绘画”,艺术不可教育之,可教者唯技术也(绘画技巧)。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成熟的人的思维方式很难去改变,这是天性的问题,也是与生俱来的,可以后天培养,但强求不得。只有放弃很多东西,尽可能回到本源的、纯净的状态,才能如实观照,见心见性。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更是如此,教师更多的是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其绘画创作,激发他们的绘画欲望,使他们对事物始终保持热爱积极的心态,不是教会他画什么,而是激发他们表现冲动,至于怎么画,那是他们的问题。这对于美术教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幼儿美术教育。   首先,与成年人相比,幼儿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且不稳定,认识事物的能力还有很大的不足,如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意识,具有可变性,所以在很多的情况下他们只关注事物的局部。正因为如此,幼儿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点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从技能的角度来说,幼儿的动手能力远没有成年人那么稳定,控制能力较弱,往往表现出来的线或者形都是随机的,或质朴,或单一,或夸张,或“抽象”,有极强的随意性。
  再次,在色彩的关注度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幼儿都喜欢艳丽的色彩,比如红色、黄色等。成年人对色彩就有很多的理解,比如对“色彩学”及“色彩文化”的关注,受色彩的搭配原则影响等,就有了更多的经验和理性的成分,不像幼儿是靠一種本心的视知觉,完全是随性的。所以,在看幼儿绘画作品时,就不能用“成熟”的思维和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因为他们在表达的时候没有确定的意义。
  另外,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培养他们能成为艺术家,而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去培养他们的能力。比如说观察能力,我们可以用绘画是视觉去引导幼儿去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相互的关系等。又如,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幼儿通过观察有所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还要动手,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就会同时工作,这对促进大脑协调发育有极大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幼儿的行为足够认可,激发和引导他们去想象,不要用绘画专业的理论去束缚他们,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让其翱翔,如森林中的树苗自由生发,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足养分,让其自由成才。作为人更应该具有像幼儿时期的那种自然的状态,用幼儿的心去观照世界。“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形态有‘白’‘素’的特点,不见习气和固化形态;一方面作为生命之开端,具有一种内在的活力。而从发展层面看,他又表现未预定的无限可能。”就像流水,任其流淌,无形无不形,终能包容万物,成江河浩海之气势。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原则,让绘画在教育中的价值真正显现。
  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在艺术的领域里有若遥远的星辰,闪烁着光辉,被或多的人遗忘。它们一“白”一“素”,就像“婴儿”的状态,一个体现理性,一个体现感性。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
  [2]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殷晓蕾.原始绘画与儿童绘画的创造精神[J].艺术探索,2011(1).
  [6]郝晶晶.原始绘画与儿童绘画的比较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单位: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