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污水处理中技术的创新及节能降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更加使我们重视水资源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工作。本文将对污水处理中的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7-0-02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also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We are also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ational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as made u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sewage treatment has become a vital task.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energy saving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Key words: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ergy saving
  1 污水處理的内容及其作用
  污水处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程度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根据污水处理的内容,污水处理工作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水体中含有的各种矿物质进行检测,包括对酚、砷、铅、铬、镉以及一些有机农药等的处理;第二类则是对水体的色度、浑浊度、悬浮物等进行处理。通过这些处理,对人类生活周边的各类水资源进行净化,对于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以及日常生活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对于改善水质、保护环境也提供了强大助力。在目前的生态危机中,水资源匮乏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人类城市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而城市污水排放却在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这加剧了城市污水对水资源生态的破坏。其次,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对废水排放管理的不完善,造成了工业废水对水资源的破坏。另外,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也是造成水资源匮乏的一大原因。在此认识上,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运用工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做到节能降耗,是有效的提高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键举措。
  2 污水处理技术运用现状
  2.1 物理处理法运用现状
  目前采用的污水物理处理技术,是通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以及少量油类的一种处理方式。它同时能够对水体水质和水量进行科学调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受到了广泛使用。在污水物理处理中涉及到的主要是对非溶解物质的清理,因此采用重力分离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重力分离法又分为上浮法和沉淀法,依靠水体中漂浮物与废水之间的密度差,借助重力原理,对污水中的沉淀物和上浮物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用到上浮设备和沉降设备,其中包括沉砂池、浓缩池、隔油池、气浮池等。在对大量污水进行处理时,应该考虑调节池的设置。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质水量以及污水的预处理,除此之外它能够在水质中pH值变化较大时,起到均衡水质的作用,这一效果有效改善了污水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生物处理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便利条件。现行污水物理处理技术的缺陷在于,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水泵、起重机等设施,长期工作会造成很大的电力资源损耗。
  2.2 化学处理法
  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物理方法无法解决的污染问题,如污水中无法用物理方式去除的溶解物质,就需要通过化学混凝的手段,让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凝结沉淀,然后再通过物理处理技术进行清除。化学混凝主要通过向污水中投入化学药剂,促使水体中胶体物质脱稳,形成絮凝体。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水体浊度,去除水体中的高分子物质和有机物。同时,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降低,有效改善水体环境。化学处理法还能够调节污水中的pH值,从而有效控制污水的酸碱度,主要手段是通过在水体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杀灭水体中的病菌微生物,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现行污水化学处理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而且对人力的需求较大,不满足节能降耗的污水处理需求。
  3 节能降耗理念下的创新污水处理方式
  3.1 节能降耗理念下的物理处理技术
  3.1.1 底泥疏浚技术
  水体底泥中沉淀的有机物会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断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中的溶氧量不断下降,同时产生恶臭气味。采用底泥疏浚技术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梳理,能够有效降低底泥内源负荷以及水体中营养盐和磷元素的含量,进而能够有效控制水体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发挥了改善水质状况的作用。这一技术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对水体底泥进行大范围清理的过程中,容易对水体中的生态造成破坏,对大型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在实施这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疏浚深度,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   3.1.2 截污分流
  截污分流技术主要是通过运用城市排污管道,实现对城市污水的科学管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对城市排污管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造分流式截污排水系统。其中对截污管道、泵站、截污井等的建设和运用是该技术的关键,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些设施,能够起到有效的污水处理效果。
  3.2 节能降耗理念下的化学防治技术
  3.2.1 化学除藻技术
  蓝藻水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导致的,可以通过化学方式来解决。例如,可以采用硫酸铜或者柠檬酸铜等化学制剂,有效抑制蓝藻生长。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铜离子与蓝藻中的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破坏蓝藻细胞。再比如,使用卤素化合物、重金属制剂等,同样可以起到抑制蓝藻生长的作用。
  3.2.2 重金屬固定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被污染水体中加入石灰、炉渣等碱性物质,与污水中的酸性金属溶解物进行反应,中和污水酸碱度。同时也能够起到固化底泥的作用,对水污染治理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3.3 节能降耗理念下的生物防治技术
  3.3.1 微生物氧化技术
  生物氧化法的运用,主要是针对污水中的溶解物和胶体有机物质。在生物处理技术中,又可根据氧化分解过程中有无氧气参与,分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拥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好的处理效果,受到了广泛运用。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大面积、高污染度的水体进行有效治理,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治理中。其技术特点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氧化能力,对污水中的苯胺进行去除。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好氧工艺处理,使废水与厌氧微生物得到充分的接触,从而有效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3.3.2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参考有效性原则、经济原则,并依据生物相容性在水体中种植各类水生生物(如凤眼莲、苦草、金鱼藻等),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同时能够对水体中的氮磷化合物进行转换,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此方法对恢复江、河、湖等大型水体中的水质有较好的效果。
  3.3.3 活性污泥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的微生物聚集体,其中以好养细菌和原生动物组成的微生物集团为主,另外还包含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和无机悬浮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利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能够有效吸附、吸收污水中的杂质,并对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使其转换为稳定的有机物,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3.3.4 生物膜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又称为生物过滤法,主要利用了附着于固态物表面的微生物对污水环境的适应性。相比于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其管理过程较为简便,同时由于微生物附着于固体表面,有较为稳定的生存环境,从而容易形成高营养级的微生物,使污泥量大幅减少。因此认为,生物膜处理技术比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残留的污泥量要少。不过,生物膜处理技术主要依靠自然风提供有氧环境,其污水处理效率并不算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生产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大量的污水、废水也随着产生,水质污染状况越发严重。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有效开展污水处理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当前,污水处理的重点应该放在促进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中,只有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技术水平,才能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有效开展污水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文.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污水处理节能降耗概念模式探索[J].山西科技,2018,33(04):102-104+110.
  [2]陈旭明.城镇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节能,2018,37(06):110-112.
  [3]蒙文忠.城市环境污水处理过程节能优化控制方法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8(08):53-54.
  收稿日期:2019-03-06
  作者简介:韩博(1987-),女,汉族,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