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为人师表铸就师德之魂——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师德建设的几点体会

为人师表铸就师德之魂——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师德建设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奉献精神,乐业情怀。以求真、执著为基础,追求以身作则、以人教人的师表精神。师德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如何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师德建设;陶行知;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83-02
  如今媒体、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已经不仅仅在于知识层面对于学生传授和影响。如何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教师形象的社会化、规范化、是整个社会更为关注的。这其中一定离不开“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通过自己无私的爱,为人师表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体现师爱的伟大、师德的崇高,将教育的根本意义进行发挥。
  一、师德建设的内容
  当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才能适应当代跨世纪的教育发展。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应当以爱为前提和基础,发挥师爱,展现师德从以下几方面而谈。
  1.源于内心的关心幼儿、尊重幼儿。
  “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教育。”每一位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幼儿活泼聪慧,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却心思细腻。作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幼儿,走近幼儿的内心世界,积极体验幼儿的内心想法,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幼儿。蹲下身,耐心、平等地跟幼儿进行交流,当教师的眼神和幼儿平行对视时,此时,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如同朋友一样地交流。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平凡之中的最伟大追求”要求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对教育事业保持着满腔人情,对崇高理想有着不懈的追求。我们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学龄前的小宝贝。教师必须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做起,种种生活中的琐事都离不开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矫正。虽是不起眼的小事、琐事若是处理不慎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幼小心灵,甚至是其一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处理每件平凡小事都是伟大的追求。
  2.源于内心乐于融于和幼儿的互动中。
  展现师爱,乐于与幼儿融于互动,互动离不开沟通。亲友间、夫妻间、同事间的沟通使生活幸福快乐。师幼间的沟通互动,使师幼关系融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互动沟通是走近幼儿内心世界的重要渠道。在沟通中产生交流,在认知上达成一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效的互动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发挥作用。面对幼小的孩子,教师展现耐心,展现倾听,从根本去读懂幼儿的所思所想。和幼儿的沟通、互动也是讲究方法,一味地对幼儿宠溺、鼓励会娇惯了他们。适当的批评矫正也是可以让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沟通的能力。把握沟通的原则,耐心的引导。注意沟通的语气,用词分寸,话语要委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幼儿面子,尽量选择个别教育的机会,提高单独沟通的有效性,掌握好批评矫正的分寸,做到幼儿心服口服。表扬的方式有很多,言语上的鼓励等。肢体的互动,给幼儿一个进步的拥抱,摸一摸幼儿的小脑袋。物质的小奖励,在你争我抢荣誉榜张贴小五星等。表扬一定要真诚,发自内心。用真诚的心开启幼儿内心的大门。
  二、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师德建设。
  1.学习陶行知先生为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能够献身于中华民族教育事业,是他有着对教育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他放弃了大学校长、厅长、教育部长的机会,一心来到乡村,在艰苦的条件下办起了乡村学校,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当今社会面对种种利益、诱惑的驱使,做教育就需要保持一颗平淡心。教育是无止境的,是枯燥的,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感情、时间、精力,而教师的成就并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就能体现。所谓“百年树人”正是需要教师拥有超越功名利益的清高和拒绝浮躁、淡泊名利的伟大追求。甘愿做一名乐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潜下心来育人的教师。
  2.学习陶行知先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
  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为人师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这一步。”这句话揭示了为人师的职业道德的内涵品质。曾给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和家长的沟通。我们每天接触的小朋友天真、活泼、可爱,但是,处于这样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記忆能力都强于成年人。有一次,一位孩子妈妈在和班级教师聊起自己儿子在家的表现,宝宝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回家模仿班级小朋友、老师的模样、行为及话语。孩子喜欢体验各种角色的乐趣。家长反馈说:“听儿子回家说,某某小朋友今天不小心尿裤子了,着急哭了!儿子喜欢模仿这名小朋友着急的样子,他觉得很有趣,乐此不彼。”“还有一次,看见某某小朋友因为调皮被老师批评了,儿子也喜欢模仿老师生气的样子、被批评小朋友的样子。”教师一个小小的眼神、举动都会被幼儿记在心里,甚至模仿。孩子的是非对错观念非常模糊,在他内心他体验到了角色互动和刺激,他觉得很好玩。这次交流给我们一个警醒,教师平时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大,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所谓“为人师表”我们更应该用正确的言语、正能量的行为去影响这些孩童,使他们对是非判断形成初步的意识和判断。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同时也不忘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在幼儿面前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需要不断地完善。
  3.学习陶行知先生求真、执著创新的精神。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幼儿做人的道理。在陶行知先生的一生中始终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而这一重要的责任落在了每一位教师的肩上,要培养出“真人”,首先自身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以及每个点滴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育人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也在不断推进,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特色。培养创造性从娃娃抓起,结合日常环节,可以从生活的点滴重视,例如:提供幼儿畅说表达自由的渠道,解放幼儿的嘴巴;组织各类丰富的游戏活动,解放幼儿的空间与时间;提供更多活动观察的机会,解放幼儿的眼睛。
  教育事业大力发展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积极投入教育事业,以自己崇高的师德去影响、教育幼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参考文献
  [1]杜年英.《结合陶行知精神探讨教师师德建设》科技展望,2015年21期.
  [2]卢艳君.《爱心和责任铸就师德之魂——刍议“三平精神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河南教育,2012.6.
  [3]徐春丽.《从陶行知精神谈教师的师德建设》教育教学论坛,2012.8.
  [4]王柏乐,郭俐.《浅谈陶行知的师德建设思想》黑河学刊,2001年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083.htm